如何看待 孝 與 愛 ?

時間 2021-06-03 02:59:39

1樓:吳金銘

是人的七情之一,是身體激素的反映。生理學發現再大的激情,多巴胺的分泌只能維持3-4年,也就是愛只能維持3-4年。

孝是義。義者益也,也就是人應該有的思想道德。儒家說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些都是文明人應該持有的思想道德。

2樓:暖暖

「孝」是乙個比較傳統的字。它其實也歸屬於「愛」的範疇。所謂「父慈子孝」,就是在親代的盡心盡責愛護與撫育下,孩子對父母之愛的反哺,就謂之「孝」。

所以,會有人問了,如果父母失職、失責,甚至是失德、主動缺位,怎麼辦?「孝」這一字是否大於天?壓死人?

那你想想看囉!任何愛,有付出才有回報,若父母出現以上情況,你從他們那裡獲得了什麼?撫育?

教育?成長的陪伴?這種關係,是感情的互動關係,加之相互的責任和法律關係,不是單向的契約關係。

明白了嗎?在沒有上公升到法律層面解決之前,先談的是「感情」!如若,父母或子女雙方都未按照法律要求,盡職盡責,履行自己的責任,那麼,只能傷「感情」,只能付諸法律行動來解決問題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情況,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那也一定是傷透了心的親子關係。

3樓:餘木

「孝」是尊敬、責任、擔當、包容……等等。

「愛」最重要的想為ta好,想讓ta好,伴隨愛而來的是尊敬、責任、擔當、包容……。

4樓:大錕哥

愛是本能,流著他倆的血,本身就有動物性本能的愛,就算失憶了,看著他倆依舊是最愛的人

孝需要學習,需要思考,只靠動物本能是不夠的

5樓:百歲大魔王c

「孝」不是愚孝,對父母對長輩,「孝順」中的「順」應該是在可包容的事上盡量包容父母的錯誤,可滿足的事上盡量滿足父母的需求。但當父母做的錯事違揹你的底線或者違背道德甚至法律,「孝」與指出父母的錯誤,堅持自己的原則並不衝突。

「愛」則要看你說的是哪一種「愛」。如果「愛」的物件仍然是父母,我還是主張理性去愛,如父母之愛子女,溺愛是不可取的。

而如果你「愛」的物件是他人,甚至當你的愛情與對父母「孝順」產生了衝突,首先應找到產生衝突的根源是什麼,努力與父母和愛人雙方進行溝通,如果矛盾點可以解決,盡量通過真誠的交流,積極地想辦法來換取父母和愛人互相的諒解與認可。如果父母有錯誤應指出並在不傷害父母的前提下幫助他們改正,一味讓愛人一方讓步不僅不公平,也會給你自己的感情生活帶來危機,影響小家庭的和諧。

6樓:

孝是責任,而愛無關責任,孝事可以被自己強迫做出來,但愛乙個人任何人包括你自己都強來不了,你可以對乙個人好,但你可能愛對方也可能不愛

對老人為什麼不說愛,而要說孝呢?孝與愛有什麼不同嗎?

青稚書 這個很簡單,在觀念裡愛這個詞並是不是必須的,就是你不愛乙個人沒有任何問題,不會受到道德綁架。因為說到底你不愛喜歡你的異性或者同性其實很正常,但是倘若對老人說愛,那麼就上公升不到道德層面。很簡單,你的老人照顧養育你,你理應對他們孝順。這就是問什麼不能說愛,其實就從不愛和不孝這兩個詞上面去分析就...

孝 愛區別是啥

tanqi 孝是義務,由愛返還,愛是情務,發自內心,現在由愛可以生孝,由孝很難生愛,孝是晚輩對長輩,愛是全方位的,還有愛屋及烏之說。 白馬飛飛 肯定不平等。說文 的定義 孝,善事父母者。就是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他是儒家思想的概念,是自下而上的,是無條件服從報恩。而這一切基於血緣,被儒家思想統治下的...

如何看待宋智孝同時和Gary與陳柏霖有兩條love line的設定?

哈哈哈哈哈 首先想說在南韓 cp什麼的從偶像到粉絲都分得清楚劇情和現實,他們都是希望在一起,而不是像國內的認為就是在一起了 並且在開拍 我們相愛吧 之前,周一情侶就都表明出了朋友關係而已。而現在狗哥也結婚了,說明當時很大的可能是有物件的。其實近幾年的周一情侶,在RM都像只是個梗了,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