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人越來越老,年輕人應該怎樣做?

時間 2021-06-01 23:21:38

1樓:一條有夢想de閒魚

讓老人保持開心的最好方法就是 —— 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能幫到你。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讓家裡上了年級的老人不要折騰做事情,例如一些家務等等都不讓老人參與,美名其曰「孝順」。

真的是這樣嗎?捫心試問下如果你的家人不讓你參與到家中的任何事物,美名其曰讓你休息,你會怎麼想?老人也是一樣的,他們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沒有辦法再幫到你了,會認為自己才存在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累贅,很多老人(特別是當周圍同齡的就剩自己的時候)會因此而不愛和人多交流,甚至性情大變,變得易怒,喜歡酗酒,情緒容易激動,說話也會變得直白(難聽),這些都是抑鬱的表現。

如果在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是老人在不影響自生身體狀況下能夠輕鬆做到的,哪怕是一點點小事,我們都不要去搶著去做,因為這些對於你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對於老人們來說,會給予他們一種心理暗示 —— 我還能幫到我的孩子

這種心裡暗示往往就是老人窮極後半生所希望得到的。對於老人來說,所謂的滿足也不過就是這樣罷了。

『不要用所謂的「孝順」來限制老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想做的事。別到了你的口中,一句「你不懂、別瞎折騰」就全盤否決了老人的一切行為,他們也會傷心,他們也渴望自己能幫到你,他們也渴望得到你們的誇獎,他們也渴望能得到你們的——愛!』

當然年輕人的想法也沒錯,你們拼命賺錢,希望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日子,可能辛辛苦苦打拼想讓父母和你一起生活換來的只是父母的婉言相拒(所謂我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希望自己忙碌大半輩子的父母能夠在晚年歇一歇享清福。

可是試問一下,你的父母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突然讓他離開他的家鄉,離開他熟悉的生活環境,改變他幾十年的生活習慣,突然讓他什麼都不用幹,捫心自問 : 「這現實嗎?這真的是你父母想要的嗎?

」 答案很顯然。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關心則亂,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所以才會造成許多不好的結果,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要說別人不懂你,難道你有敞開心扉給別人機會了解你過?

人都是相互的,大家都不容易

2樓:珍貴的蒼藍猛獸

很重要很重要的是陪伴

我身邊的老人,總是給人一種很孤獨的感覺

當人越來越老的時候就越來越像小孩子

她們特別需要子女的關心

以前暑假的時候我去我姨家玩兒了很久大概有乙個月回家以後見到爺爺奶奶他們說想我,總說說我黑了瘦了小時候並沒有在意,現在才發現老人真的需要乙個小孩子去為他們的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還有一點就是讓老人感覺自己是被愛的

看過很多調解欄目都是關於養老的

在我們小的時候他們盡可能的給予,現在就是我們給予的時候不需要給老人買很多東西也沒必要花很多錢

經常回家吃飯,經常回家看他們,經濟允許的話帶他們旅遊大概就是這樣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

學渣 中國的出生率再一次創歷史新低,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出生率已降至歷史最低點,因為出生率的降低,中國也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似乎千禧一代中的年輕人中,很少有人早早結婚生子,自二胎開放後,首次生育數量上公升的女性群體是35歲以上的女性。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要生孩子了,大致上歸為以下兩點 第一,...

為什麼年輕人找工作越來越難?

題主這個提問方式,有點麥兜點麵的感覺。不加魚丸還叫魚丸粗麵嗎?中國現在人活的那麼累,工作難找 加班 福利待遇差 競爭激烈等等歸根結底就是 人太多了 丟擲人口因素,那就是個別人的個人原因了。為了所謂的 彎道超車 中國要犧牲幾代人,我們會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大多數人,特別是90後以及之後的年輕人,沒有任...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悲觀?

洛維 什麼是悲觀呢?大概內心受到永遠不會癒合的創傷,不期待不嚮往,就不會有傷害。我16歲時遭遇家人去世的傷,所以此後五年間我逐漸成為乙個悲觀主義者。不期待,不嚮往,也不消極,只是前方是看不見的濃郁的黑罷了。 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平凡和普通,隨閱歷的增長看到了這個社會不公和人與人之間遙遠的距離。理想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