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裡提到「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為什麼不是「富家子弟多傲,貴家子弟多驕」呢?

時間 2021-06-01 03:48:34

1樓:張垚

古文有一種修辭手法叫「互文」。驕和傲都是同乙個意思。

同樣的還有「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不是將軍就非得死了,壯士十年後都回家了。是說將軍和壯士都有百戰死,十年歸的。

2樓:趙扶風

@神胖胖 說的「互文」是一部分原因,從原文看,還可有其他解釋:

1. 這句話不是曾國藩首創的,是流傳已久的諺語。此諺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易於流傳,被曾拿來引用,不需要解釋!

原文想說的是,富貴子弟多驕傲,不只是錦衣玉食、動手打人算「驕傲」,開口議人短長也算「驕傲」,要謹慎!

長傲、多言二弊,歷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嘗不視此二者為樞機,故願與諸弟共相鑑誡。

……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諺云:

「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非必錦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後謂之驕傲也。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傲耳。

link: 曾國藩家書摘錄

2. 在流傳中,這句諺語更容易讓人理解、接受。

非要解釋的話,比如為啥流傳諺語是「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而不是「富家子弟多傲,貴家子弟多驕」,我的理解:

富是暴發戶,貴是貴族,後者比前者要高乙個檔次 (不是每個富家都能成為貴族)

驕是驕矜,傲是倨傲,後字比前字要高乙個檔次 (打個比喻,驕矜是驕縱、霸道:老子有的是錢,你們誰比得上?倨傲是傲氣、自負:鄙人三代顯貴,錢有何稀奇?)

君不聞,「富而不驕則貴」?

能很好詮釋這句話的是這個回答:

link: 你的家傳祖業,有什麼精彩的內行故事嗎?

3. 考據了下,此語同義句古已有之,不過多解讀也行。

《後漢書-崔駰列傳》:【傳曰:「生而富者驕,生而貴者毝。」生富貴而能不驕毝者,未之有也】

注[四]國語管仲對齊桓公曰:「昔者聖人之理天下也,而慎用其六柄焉。」韋昭注

雲:「六柄,生﹑殺﹑貧﹑賤﹑富﹑貴也。」漼猶摧落也,音千隗反。

……傳曰:「生而富者驕,生而貴者毝。」生富貴而能不驕毝者,未之有也。今寵祿初

隆,百僚觀行,當堯舜之盛世,處光華之顯時,[一]豈可不庶幾夙夜,以永觽譽,弘申

伯之美,致週邵之事乎?[二]語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三]昔馮野王以外戚居

位,稱為賢臣,[四]近陰韂尉克己復禮,終受多福。[五]郯氏之宗,非不尊也;[六]陽

*(侯)**[平]*之族,非不盛也。重侯累將,建天樞,執斗柄。[七]

……注[四]易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老子曰:「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

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第四十二:後漢書

3樓:良子

很明顯,「富」和「貴」,「驕」和「傲」分別有不同的意思。而「富」和「貴」不等於現代漢語的「富貴」,「驕」和「傲」也不等於現代漢語的「驕傲」。

曾國藩的家書中為什麼反覆的提到讀書的重要性?還說到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可信嗎?

子正 如果太平無事,事業順遂,大可一心在事業上,不用看什麼閒書,尤其是經子類的聖賢之文,和一些毫無用處的散文。不過糟糕之處在於,是人都會在人生的經歷中遭逢一道道的坎。在這種時候,內憂外困,不得解脫。對內容易燥,焦渴非常,對外容易固執,沒辦法有乙個很好的疏導渠道。這個時候書籍的作用就起來了。書籍可以培...

你們覺得看《曾國藩家書》有用嗎?

大貓 成為名人,固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又或者自身實力強大,正如曾國潘一樣,又或者傳承能力強大,正如洛克菲勒家族一樣,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Samien 我覺得讀曾國藩最大的感受就是 乙個人不管資質多麼平庸,只要肯下苦功夫,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正如蘇軾所說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什麼時候,你愛上了曾國藩家書。

吉超讀書 向曾國藩學習一些優點 1.學習曾國藩的勤奮,他堅持讀書,堅持寫作。雖然小時候很笨,但是他相信勤能補拙。對比自己,我還不夠勤奮。2.學習曾國藩的恆心,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尤其在追求夢想,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有恆心非常重要。有了正向反饋繼續堅持很容易做到,沒有成績或者遇到挫折的時候才考驗恆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