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期免息分期算下來有多優惠呢?

時間 2021-06-01 03:48:34

1樓:

原價a萬元,分b期還,免息。分期導致本應要立即消費掉的錢,能留在你手上一段時間,這期間可以用來買理財賺收益。萬份收益(即每萬元每天收益)c元

有些產品只會標註年收益,如果年收益是3.65%,假設存1萬,可計算出一年中每天收益c = 10000 * 3.65% / 365 = 1元。

第1個月還了1期(a/b)萬元,你手上還剩下(a-a/b)萬元。乙個月30天,第1個月理財收益:30c(a-a/b) 元;第2個月理財收益:

30c(a-2a/b) 元,...,第b月理財收益:30c(a-ab/b)=0。

理財總收益 sum = 30c * [ (a-a/b) + (a-a*2/b)+ (a-a*3/b) + .. + 0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首尾之和*項數/2。

所以,sum = 30c * (a(1-1/b) * b / 2) =15c(ab-1)

2樓:太陽

天貓分期了air3 感覺超爽不要錢的體驗哈哈哈

對不起,兄弟姐妹們,我錯了我現在已經還不起分期了,明明我當初錢是夠的,關鍵我也沒有買什麼東西,我還依稀記得當時想要看著把錢放支付寶掙點小錢……我的錢呢!!!晴天霹靂啊,看著花唄的待還,真的是開學都救不了我,慎重啊兄弟姐妹們

3樓:

剛好在年前買iphone11的時候考慮過這個問題。當時想著既然購物可以享受免息,那貸款期間可以用待還款金額做點理財收益。想法挺美好,但是經過計算過後卻沒有太大的驚喜。

首先我先說下我計算的方式,採用的是金融學上的內部收益率,也就是EXCEL裡的IRR。思路是這樣的:假設我們初期擁有一筆可用於購買全款手機的資金,期間可以進行投資理財,但是必須按時償還貸款。

案例:iphone11 64G 官網售價5499元,12期免息,理財利率:2.62%(餘額寶)

結論:12期免息折扣是9.82折,24期免息折扣是9.76折

計算下來的結果無論是12期還是24期,差別不大,過程中也調整過理財利率。即便是調整到5%,無非是98折變成96折左右,折扣幅度完全由理財利率決定。如果被迫在優惠券和免息中做選擇,建議根據折扣力度做決定。

我最後購買的時候選擇了優惠券+免息分期的組合,雖然手上資金充沛,但潛意識還是覺得手持現金比全款要健康得多。假如有購買需求,免息分期還是應當作為第一選擇。

24期免息買手機有什麼壞處嗎

82年雪碧你要不要 就這麼說吧,以現在手機的發展速度,半年一更新換代,你24期免息,就好比現在你買了10,兩年過後出到12了,你十的貸款都還沒還完 雖然說是早買早享受,但也是在承擔範圍內的 午晴 穩穩有錢還就沒壞處,可能會沒錢還就不要分期,如果你想分期10000買手機,你手裡有兩萬,也要考慮未來的收...

預算充足的情況下,選擇蘋果24免息分期算理財嗎?

個人認為 如果預算充足,就全款購買,因為電子產品是乙個不斷貶值的商品,iPhone在你拆開包裝的那一刻就開始貶值了。然後在一年甚至兩年後,你還在為乙個貶值幾千塊的東西付之前沒貶值的錢 還不算人民幣公升值等因素 這不就很虧嗎?錢貶值的速度跟手機買乙個月掉1000,24個月掉3 4000沒有可比性吧 可...

高頓cpa五年班一萬三左右,分24期免息怎麼樣?大一開始是不是有點早?

不建議報,如果是VIP小班 私教 可以快畢業的時候再報,如果只是上財名師五年班,不建議,價效比非常一般。還不如東奧或者中華的五年六科班,不值那麼多錢,如果是私教班四大會計網校 高頓 中華 東奧 斯爾 報哪個都是一樣的。先說結論 高頓的cpa課程,價效比極低,極不建議 大一準備稍微早了一點,大四畢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