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來就壞的還是後天學壞的,換句話說,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時間 2021-05-07 02:09:29

1樓:王陌陌

某,片面的說一下看法,古人提慎獨,即獨處之際,當嚴於利己;社會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提倡禮教,便是用道德來約束人心中的惡,現代社會,發現人開始可以喪失道德,心中的惡已經衝破了道德的約束了,法律被創造出來了,變成了高壓線,來打壓心中的惡。最後想到了,東野圭吾在《惡意》中曾提到:

世上最讓人無法直視的世上最讓人無法直視的

一是太陽,二是人心。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2樓:趙敏

「生而為人,對不起。」

還是荀子對,人性本惡。

聖經中也提到「人生來就具有原罪」,自私慾望是人的本能,人類總是不自覺去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然這世界上幾乎沒有絕對善惡的人,惡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得到規整與改善。大部分人不說變成好人至少也會成為乙個正常人,但也同樣不能否認有些人得不到正面的教育或者自制力極弱,難免成為對社會有害的惡人。

就好像小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應的就是人類本性。不管什麼樣的小孩子在懵懂之時就已經會維護自己,為了想要的東西甚至會和別的小孩子大打出手,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教育規整,否則長期以往小孩子長大必定是乙個極端自私的人。

有人說,人本來就是一種俗物,想要擺脫這種惡,只有兩種方法,禁慾或自殺。

3樓:卡卡夫

思維方式、價值觀是否符合主流價值觀,其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你不能指望乙個從小看慣燒殺搶掠、不懂文明為何物的個體成為一名謙虛友善的紳士,忘掉酒鬼的兩個孩子由於不同的心理而而成為酒鬼和好爸爸的故事吧,至少他們有很多機會接觸外面的人群。說了那麼多,主要目的是想說,人性的善惡是由其生存環境決定的

那麼,剛出生的嬰兒人生明明是一片空白,它們的善惡如何呢?這是乙個誤區,嬰兒在未出生時已經通過母親的身體與世界進行了溝通——母親對外界環境的反應,在產生如歡樂、幸福、感動、緊張、恐懼等情緒時,有生物學知識的人會知道,母親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激素或者其他化學物質,對自身行動進行調節。人體是乙個迴圈系統,激素隨體液進入在子宮內,然後作用於母體內的嬰兒。

母體長久的某種情緒(不同母體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可能會經常同情、快樂或者緊張、冷酷等),會對嬰兒產生同樣的效應。等到出生時,嬰兒性格核心其實已經形成,就如Windows、Ios、安卓系統,後天的環境對嬰兒成長的影響只是相當於在作業系統上的應用軟體而已。什麼?

你問我為什麼他們對嬰兒善惡的研究結果為毛是善7惡3?額,社會環境善惡的判定是由大多數人決定的,所以,「善」的人比例比較大,相應的他們的「善」嬰兒數量也比較多。個體人之初的善惡,僅僅由那個時代多數人的價值觀判定

綜合社會學因素,當代人對當代人人性善惡的大辯論中,「善」永遠會多於「惡」。以上。

4樓:潘敬華

旬子說的正確: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人為)也。也就是說,人生來是惡的,其中的善是進入社會時為適應社會而發展出來的。

人只有在社會中才會有善惡,只有乙個人的環境下,不管你幹什麼都沒有善惡之分。

善和惡其實就是利他還是利己,面臨選擇的時候通常利己的就是惡,利他的就是善。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利他放棄眼前小利,獲得長遠的大利,所以是被社會所提倡的,就定義為善。而與之相對的利己之心就被定義為了惡,利己之心是從遺傳獲得,來自於動物的進化,所以人性本惡。

5樓:夜忘語

人在出生的時候只有慾望。而社會給你定下了很多的條條框框。這就是所謂的道德或者是法律。

作為原始人或者是動物來說,他們沒有善惡,只有本能。

本能又依靠著資源,如果資源不夠的前提下,更沒有善惡了,只有生存

6樓:蓋亞遊記

人之初,即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惡,而是性本能。

像動物一樣,人在初始之時是沒有善惡概念的,一切行為只是生存的本能反應。動物的本能應該包括為兩大部分,一是獲取食物,二是繁殖。隱藏在這種本能中的私慾在不加控制的情況下就被定義為了惡,繁育下一代的愛推己及人就被定義為了善。

我們的社會倫理道德為什麼要區分善惡,為什麼要抑惡揚善,總體來說是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人類社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或特定時期下會有不同的倫理道德標準,所以對善惡的區分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實行走婚制度的摩梭人,在面對男女婚姻問題時對善惡的判斷可能和我們是不同的;納粹時期的德國社會對善惡的判斷也肯定不同於有普世價值觀社會的善惡判別標準。

7樓: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作為啟蒙讀物,這句話不是解釋人性是善還是惡的問題,而是為了教育我們:人之初,性本善。乙個孩童如果從懵懂時期記住了這句話,我相信TA日後定會多行善事。

8樓:

你對善惡是怎麼定義的呢?

不說法家,即便是儒家的兩位最有名的大師,孟子和荀子,也對這個問題有著似乎截然相反的看法.孟子"言人之性善明矣",荀子言"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矣".

順帶掃盲:

孟子言人之性善,是立足於人皆有惻隱之心,強調善良是天性,惡人是丟掉了天性所致;

而荀子言性惡的實際意義卻並非強調人性本惡,而在於強調人生性有慾望,如果順著慾望就會禮義亡,禍亂生;但是儒家一向承認人慾望的合理性,並且常常強調要滿足人的正常慾望(荀子也正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立足於這一點,荀子提出,禮樂是前人為了滿足人們的合理慾望而制定,因而禮樂,衣食自然是有他的正當性的.

應當看到,荀子的立論層面與孟子是不一樣的,他對性惡的論斷並非強調人性,而是在論證禮義的正當性的乙個過程.事實上他所持的基本態度是:人性本是一塊白板,貪婪爭奪是出於天性中對慾望的追求,而禮義廉恥則是後天人為教育的結果.

(荀書原文用"偽"字,並明確解釋了"偽"是人為的含義),因此荀子與孟子看似截然相反的論斷,實際並不衝突.

回過頭來,為什麼並不衝突的兩種論斷給人的感覺卻似乎是截然相反?正因為二人對善惡的定義不同,不是麼?

希望樓主看了我的話,能夠有自己的答案.純手機打字,很多事兒不能展開說,權當拋磚引玉吧.

9樓:Kirisame Maris

儒家提倡: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提倡:人之初性本惡

其實觀念在於道的定義,本就是平衡,半善半惡,關鍵在於觀察者從哪個角度看待人了。

10樓:Lusimov

好壞本身就是相對的概念。

鯊魚會在母體內就自相殘殺,如果嬰兒出生的環境也像鯊魚母體那麼惡劣的話,也許也就沒有雙生子的出現了。(比喻似乎不太恰當)

所以,壞不壞,取決於環境。本性是沒有好壞之別的吧。在於後天的引導。

人真的生來就是孤獨的嗎?

杉推 孤獨,是孤獨感吧,每個人都會有孤獨感。人是不是生來孤獨,是的,但隨著長大,和世界的羈絆越來越深,對世界認識越來越深刻,又隨著老去,和世界的聯絡越來越少,最後乙個人死去。有的人樂觀廣交好友感到孤獨就和朋友出去玩,有的人性格內向孤獨沒辦法排解就宅呀,有的人喜歡思考人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那就找蘇格拉...

人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賦予的還是生來就享有的?

小白 沒法律的地方,人沒權利生孩子嗎,沒權利讀書嗎,沒權利遊山玩水嗎,沒權利捕魚嗎,沒權利寫書譜曲嗎,沒權利聚會嗎 脖子上頂著的是什麼呢,難道只是個硬碟? 若兮姑娘 我傾向 天賦權利 的說法。然後,我反對一名答主說的 如果所有人都希望你死,那麼,你的生命權就沒有了 雖然很多時候,的確是這樣,這個社會...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是嗎?

一點都不胖 一直疑惑乙個問題 我是誰?游離在肉體中的我到底是誰?為何我在這世上.有的時候,突然覺得時間走得好慢,一分一秒都覺得特別漫長,渴望什麼時候時間可以完全停止。漸漸長大,覺得你不是父母的一切,一切你在乎的事情可能不是你心中那個在乎的樣子,變成不悲不喜的木頭人。感覺孤獨還是因為失望太多,不對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