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禮讓行人扣三分合理嗎?

時間 2021-05-06 18:30:13

1樓:唏噓

綠燈碰到搶道的人是真的煩,合理tmcb,你可知道一走一停後果是什麼嗎?是發動機燃油燃燒不充分,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我們改裝排氣就是為了充分燃燒燃油,進一步省油,如果行人把讓路當作理所應當,那跟缺錢搶銀行的有什麼區別。

能制定規矩的都是人才,卻淨幹那沒水平的事。

2樓:小齊

合不合理不清楚,某城市的主幹道上,只能直行的紅綠燈下斑馬線寫著四個大字禮讓行人,綠燈我是不敢走了,準備在那個綠燈前停一輩子。

3樓:

合理不然根本沒人禮讓。

我有乙個奇技淫巧:每次過斑馬線的時候就把手機舉在胸前做出在錄影的樣子。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從此以後遇到的野蠻司機變少了很多都乖乖禮讓了。

4樓:Joker一

合理?當然不合理,但這樣的法律還是被執行了。為什麼,因為角度不同,制定法律的人,出門需要自己開車麼?不僅不需要,甚至他們的車可能都無視紅綠燈。

另一邊,這些法律越讓你覺得難受,你就越容易犯錯,然後就去交罰款吧,當地的財政收入也就增加了

5樓:Sherlock

不合理,如果說禮讓行人也被當做發條必須執行的話,請問關於行人通過路口的法條是不是也要執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訊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訊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訊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6樓:

不完全合理,從合理的角度看:保障行人的安全!

不合理的地方:1、禮讓是相互的,只規定車必須讓行人,而沒有指出行人過馬路必須看車輛。這樣會造成一小部分人更加肆無忌憚的強行過馬路(本人遇到很多過馬路的人,不看過往車輛、不顧情況是否危及)。

2、增加尾氣排放。那麼多斑馬線,有一人過馬路所有車輛必須都停下來,相當於多了一倍的紅綠燈,即浪費車主時間又增加能源消耗和尾氣排放。

3、增加車主的違章和內心的怨恨。有兩次在斑馬線前,我停車讓行人走,行人站那不走,然後我就走了,結果也算違章!很無奈,只要馬路兩邊有人通行的都算違章…

7樓:第二翎

合理,作為行人來說,有了扣分政策後明顯感覺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好走了。

不過站在車主的角度,覺得有的地方要完善一下。

見識過站在斑馬線上聊天的奇葩(遇到熟人)、站在斑馬線邊上「蠢蠢欲動」實際不準備走過去的(這種時候我如果不禮讓他,可能會被拍到)……要忍住,招呼招呼,示意他過。

禮讓行人這一塊都還注意的,還沒有被扣過分,都是超速被扣分,超20%一次就扣6分了

8樓:

不合理。不遵守交規指示燈的電動車以及非法電動車還有電動三輪滿街亂竄,先把這些合理治理好再談禮讓不禮讓的事兒。禮讓行人在人群密集區域,等同於沒有訊號燈的「隨時紅燈」,國內人口多,密集度高,隨時禮讓,還有可能偶發追尾車禍。

9樓:

合理。因為國內很多司機的素質非常需要規則來約束。學校出門有個路口,作為行人兩年來從來沒有一回得以一次綠燈通過.... 全地面路權最低的右轉車都堅決不讓你。

最近在學車,驚訝地發現就連教練的一些駕駛習慣也不規範。比如無紅綠燈路口明明有人準備過馬路不讓行,有紅綠燈路口堵車了還催我們開過停止線進去...... 糾正一些容易忽視的問題大概還是罰款扣分的警示管用。

定新規之前有些城市已經試點強制讓行人了,前年去杭州,剛遇到還不很適應;後來自家這也有了這種規定,交通狀況明顯感覺好了很多。

10樓:胖虎

在中國人的素質提公升到明確知道啥時候該走啥時候不該走之前,我覺得沒必要講求禮讓行人。任何禮讓都是作秀,是捨本逐末。

我在馬路上開車,在機動車道上路權最低的現在成了我,我要禮讓行人,讓自行車,讓電瓶車,人家不守規矩坑了我,我還得擔主責,我還開個錘子車,坐11路不好嗎?

11樓:七十二刀

就剛才,我開車看見見面有個行人路,一哥們騎電動車正在等,因為沒有拍照,旁邊車直接過去了,但是我下意識剎車停住。

那哥們愣了一下,然後騎車過去,回手給我乙個大拇指 。

喜滋滋。

12樓:董潘

先寫結果,不禮讓行人罰款不合理。在Q市交通擁堵路段,計程車被執行扣三分。好了,計程車司機長記性了,只要有行人在路口,而且行人眾多,然後就不走了,不走了你不能罰我吧。

那就都等著吧。路一會就變成了停車場。之後交警就改了。

13樓:鵬凌逸飛

禮讓行人確實不錯。但是毛病也不少。路的規劃,在我們城市裡,有的路段每隔幾十公尺就有乙個行人路,還在地面寫著禮讓行人,你讓車怎麼開?

還有就是,有的行人是乙個乙個過,能不能湊夠一波一起過去呢?還有的時候,車已經過了線了,突然衝出乙個行人了,還是跑這過來的,怎麼辦!中中國人太多了,現在又是講究效率的時代。

我們應該禮讓行人,同時行人也要有素質,市政也要好好的規劃下路。

我也遇見過,禮讓行人時,乙個老人向我點頭,稱讚,很暖。

扣分太重了!一共就12分。我們已經很小心了。

14樓:浪漫騎士

不合理。「禮讓行人」中的禮,通常理解為「禮儀」,是道德層面的。現在扣分罰款,是泛道德化。

乙個簡單的例子,是不是以後遇到老師不問候老師好,也要罰款扣分?

建議要麼就不要叫「禮讓行人」,直接叫「讓道行人」還可以接受。但這樣仍然覺得怪怪的,為什麼好好的訊號燈可以事前控制不用,卻安裝了一大堆抓拍燈來事後處罰呢?其動機十分可疑。

15樓:HIROSHI

16樓:平靜

不合理,嚴重影響交通效率。要麼就規定斑馬線必須停車通過。要麼就安裝手動控制的紅綠燈。讓大家有明確指示可以依從。搞個禮讓是什麼鬼!?

17樓:咕咕噠她爹

現行交通法規最大的問題不是合不合理。而是不夠嚴謹。

之前發生過正常行駛的機動車與逆行非機動車發生事故被定責的事情。理由是未盡到安全駕駛義務。

沒有酒駕毒駕,在本車道正常行駛,未超速,未在駕駛中從事與駕駛無關的事情,及時制動。那你告訴我還能怎樣才算安全駕駛?你總要有個理由吧?

讓行也是一樣。

18樓:「已登出」

至少在北京不合理。北京講究效率。想讓我讓你?行啊。乖乖等我紅燈了。在北京,紅綠燈路口的頭車一腳地板油竄出去不會被鄙視,反而認為人家這是提高了交通的通行效率。

19樓:志明

這個法律合理的前提是:

1,道路規劃的合理性。每200公尺就行人路?那車流速度其慢的說2,人車分流是基本面。這和第一點相關,還有就是人們日常的教育,在國外發達國家有這塊的教育

3,行人的普遍素質。因為人多,素質參差,過馬路就出現人群細長通過,車流長堵塞的情況

20樓:最美

很合理啊,違規就得受罰!!這樣社會就和諧了!!要是同時管管闖紅燈的行人,那就更合理了。

畢竟我曾經等了半個多小時還過不去乙個紅綠燈,等其實也不難受,克制不打死那些闖紅燈的人才比較難受!

21樓:OutOfControl

我所在的一座五線小城就有這樣的規定,而且還是在幾條車流量超大的主幹道上,不是說這個做法不好,兩個紅綠燈之間不到一里路,有三個禮讓行人,馬路一側是居民區一側是附近的商業中心,交通擁堵幾乎是家常便飯,交通部門正兒八經想幹事實的,你做個地下通道或者過街天橋效果比這個強得多,城市建設經費都不知道用在哪了,盡給老百姓添堵。

22樓:時光拉麵

合不合理不下定論,免得引戰。

只想說突如其來的發布「禮讓行人」規定之前,是否應該先提高提高行人及駕駛者的素質?

雖說機動車在道路執行中屬強勢一方, 但是現在的道路,我怎麼都覺得行人也變得強勢了。

如下情況本人不管走路開車每天都見:

(1)眼看著紅燈,還給自己上個「聖盾術+聖佑術」直接大搖大擺過馬路的。

(2)有天橋,有行人路。非要橫穿機動車道的,甚至在機動車道中間等車讓他的。

(3)直行綠燈,拐彎車輛強行轉彎,強迫行人避讓他的。(這都不能算禮讓行人範疇了)

沒有訊號燈的小路口禮讓行人是對的,但是不代表衝紅燈還要禮讓。交通訊號燈不是給汽車設定的,不遵守訊號燈,非讓車無條件禮讓行人,只會助長更多人闖紅燈兒,最後變成了「老子是行人你丫就該讓我,不讓我是吧?扣分扣到你丫找一牆角兒哭去吧」。

座標帝都

23樓:翔哥

交管部門解釋說只要行人踏上行人路就要停

24樓:肖糊給爺爬

主要是標準問題,這種東西要執行就全國統一,不能說有的地方規定,有的地方不管。

只在部分區域執行的話,就是司機與行人之間的博弈,行人不讓車,有可能被車撞,司機不讓行人,有可能被罰,或者撞了人。兩者都在猶豫就會降低通行效率。

25樓:何鎬祺

合理因為五六年前過斑馬線是這樣的:我蹭著向前,賭的是汽車會慢下來,而不是把我撞飛。

現在過馬路是這樣的:我站在斑馬線上,汽車就知道這貨要過馬路了,為了不扣三分,還是停下為好。

相比五六年前把命賭上的過斑馬線方式,現在可安全多了。

其實我更希望有乙個能完成「湊一波過馬路」功能的斑馬線紅綠燈,因為現在市內汽車的通行效率有一部分是在於行人過馬路是三三兩兩,還是一波過完。

26樓:高岩

扣分不是很合理但能理解:路口暢通車速快時,行人不敢截斷車流,導致行人長時間無法通過。

不過,應搭配配套措施:行人多的路口設定過街天橋(人車分流)或紅綠燈(綠燈不用避讓)。防止因行人持續通行導致車輛無法通行。

27樓:Allen Guo

合理單車道還好,斑馬線前讓行人先通過。雙車道或多車道就非常危險,有道德的車主停車讓行了,後面一孫子不停車,直接衝過,這時就出現不停車的車主視線盲區,會非常危險。讓行行人其實對車主也是好事,不讓你出事。

28樓:「已登出」

理是這麼個理,事不是這麼個事。

看到菱形我減速,可是我不知道那個在路邊逛的人是不是要過馬路啊。他要是踏進來我肯定讓,沒進來,我猜不到。

要不設定個舉手禮?

只要這種非燈控的,有人舉手就讓行?

我覺得這樣比較合理。

29樓:

我就覺得不合理。

我工作日平均開車距離25KM左右,上班時間步行步數平均也有10000步,都是在市區。

作為司機,遇到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不用說了。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至少80%的路人現在過馬路根本不看是否有來車,車離斑馬線還遠的時候都還好,踩剎車慢慢停下來讓行,有時候車真的離斑馬線很近了,只能急剎。這種情況正是大力推廣「禮讓行人」之後變得更嚴重的。

我因為不禮讓行人被扣過3分,是什麼情況呢,那貨站行人路下玩手機,我老遠都看到他了,前面的車因為正好紅燈都停下了,等紅綠燈的路人都過了,這傢伙還是玩手機沒動,紅綠燈變綠之後車都走了,這貨還是沒動,後來就收到簡訊扣3分罰200,網上一查我的車正好和這個傢伙同框。估計那次不止我乙個車被扣分罰款。

作為路人又是什麼情況呢?我自己是乙個比較惜命的人,就算是半夜路上乙個車都沒有,我也要等斑馬線綠燈亮了觀察清楚才過馬路,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一定要看到沒車或者車離得很遠才過。實際情況是在白天遇到要過馬路的時候,特別是路人比較多的時候,一堆路人無視距離很近的車非常勇敢的衝向馬路了,剩我自己一人像個傻X似的還站在路邊,等車都過了觀察清楚再過馬路。

為啥這些人這麼勇敢?還不是給禮讓行人慣的?守法過街四個字完全被無視了。

禮讓行人絕對沒錯,但守法過街同樣重要。單純的對未禮讓行人的車進行處罰,根本不能真正的減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對行人不守法過街的行為同樣應該有處罰。

等大家都被罰痛了,城市交通狀況才會更好吧。

如何看待機動車經過斑馬線不禮讓行人要被扣分?

水雲間 在中國不要過於相信機動車經過斑馬線會讓行人,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就剛剛,我下電動車推行過斑馬線,有一輛車直接衝過來了,整輛車直接壓在斑馬線上,車頭快出斑馬線了,我剛推著想過,他居然啟動加速了。幸虧沒過,要不然完完了。 人在北京,有時也開車。沒什麼特別看法,就想知道為什麼我在西二環這種交通繁...

為什麼投三分使不上力氣 ,兩分隨便投,出三分線就不行了?

阿積木白 兩個方向 一種是改變投籃方式來投三分,比如用庫里的一段式,這種方式對力量要求低,只要發力順暢多加練習,小朋友也能投三分 另一種是繼續用你投兩分的方式,但是做力量訓練,要注意的是做完力量你的肌肉記憶就會改變,突然去投籃會發現總是力量過大總是砸籃板或者從籃筐上飛過去,這又要花時間重新找回肌肉記...

為什麼這幾年 NBA 全明星週末三分大賽比扣籃大賽更好看?

周小凡 三分球大賽好看,是因為小球時代,優秀的三分射手越來越多,所以三分大賽競爭變得激烈,顯得好看一些。而扣籃大賽,拉文與戈登的精彩對決,只過去了三年,依舊還會被球迷津津樂道。但為什麼會覺得扣籃大賽不好看,是因為期待高,我們都期待會不會再出現乙個扎克拉文或者阿隆戈登。而這種期待會帶來落差感。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