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些事是在你買完電單車後才發現的?

時間 2021-05-06 08:27:36

1樓:阮大胖

其實禁摩的城市

你不是拿來上下班通勤

一年能騎1000/2000公里已經是騎得非常多了這不是2023年現在已經快五一了

我的車還沒發動過

電瓶又得換乙個了

下雨不騎

週末又各種安排哎

2樓:布衣村長

我以為:

我就騎帥不騎快

實際上:

路況但凡好點你會不想騎快就有鬼了......

我以為:

250排量開兩年換車應該差不多

實際上:

兩個禮拜沒到就想換......

我以為:

騎摩托買個頭盔買套護具就差不多了

實際上:

開了4個月車,頭盔已經買6個了,別的就不說了......

我以為:

跑山壓彎的都是愣頭青

實際上:

現在天天想壓彎......

我以為:

仿賽就是玩具,摩旅是不可能摩旅的

實際上:

上周末一天幹了650公里......

我以為:

我就自己玩玩,早過了跟摩友玩的年紀了

實際上:

回到了當年跟車友一起玩的樣子......

我以為:

老婆當初說要買小摩托是3分鐘熱度

實際上:

我們家現在兩輛小摩托了......

我以為:

兩輪只是玩具,偶爾開開就好

實際上:

兩天不摸就手癢,只要天氣好,開4輪是不可能開4輪的......

不是我瞎說,擰油門的快樂,沒擰過的不會懂

隨便上幾張圖,我們家是紅男綠女

3樓:慾望的惡魔

(冰雨BGM響起)

會飛的蟲子在臉上胡亂的拍,

暖暖的眼淚跟寒雨混成一塊,

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蓋(頭盔起霧),

車的影子無情在身邊徘徊。

4樓:張達林

不同地方對電單車的管治水平是不一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上海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電單車也可以託運

5樓:

兩輪就在城裡買個菜送個孩子吧,詩和遠方留給四輪。乙個人最好別出遠門,出了事都沒個照應,畢竟不是到處都有監控。體驗極速去賽道,城市裡就當自己是電動車。一定要戴頭盔,哪怕是夏天。

6樓:hausen munch

1 買車前以為有個頭盔有個車就齊活了,結果還需要買小手套、護具、騎行服,騎行靴等等,錢包就日漸單薄了。

2 買車前以為按書面保養里程就可以了,so easy,買車後才發現各種小tips需要注意,那是您愛的供養了。

3 學會使用隨車工具了,換個機油,洗個車,刷個鏈條,換個外觀件,嘿嘿,把乙個連螺絲刀都不會用女孩紙歷練成為動手達人了。

4 買車前氣虛血虧,枸杞紅棗不離手,買車後時常推車挪車扶車,現在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氣上六樓也不費勁了,沒有老娘扭不開的瓶蓋了。

5 你以為大家都酷酷的,其實相處熟悉後,才發現,都沙雕得半斤八兩了。

6 買車後經常都會有感慨,「大意了」!就醬!

7樓:盡頭之初

座標天津周邊郊區,非限摩區域,大環境是周圍車友全部持證上牌。

買車之前決定嚴格遵守交規,該在最右邊走就在最右邊走,絕不壓白線亂竄,絕不鑽縫,上路不超速。為啥呢,因為交通法里就是這麼要求的,依法行駛嘛。我天天都騎車上下班,我深愛兩輪,不想在自己身上雙標,不想被人說「騎摩托的爭著路權還溜鋒」,不想給摩友形象抹黑,起碼要讓天天和我跑一條路的汽車車主們覺得,人家騎摩托的真有特別守規矩的。

上路之前就有個顧慮,會不會有四輪車看到我排隊等燈就瘋狂滴滴我?會不會總有汽車來擠我?等等。

上路之後,就這樣按規矩騎,第一感覺真是安心,踏實。每天往返這條路線,有些同樣作息的汽車車主都已經互相臉熟了。正常的跟車排隊行駛,沒碰到過等燈滴滴我的人,乙個都沒有,暫時也沒碰到別車的,大多數都比較佛系。

遇到過禮讓我的,也遇到過我禮讓完豎大拇指表示感謝的,屬實感到開心。

可能有人會說了,你買個電單車不溜縫不超速有什麼用啊,沒靈魂啊什麼的。這個我只能說觀點不一樣了,我只是喜歡騎電單車的感覺,真有危急情況,我肯定能提速能靈活變道。被誰崩什麼的我也真不太在乎,我騎六十穩如老狗,龜速又怎麼了,超我就超我唄,反正我臉皮厚戴頭盔,又沒人知道我是誰。

8樓:郭翀

不請自來水。

看看需求和經濟實力:裝逼、摩旅、玩泥巴、跑山、通勤。

大排進口車維護成本,保險,維修什麼的還是挺貴的。而且你轉手一賣又是巨虧。

特別你經常換比如寶馬單r,水鳥。虧死你。

小排比如玩場地越野,便宜,樂趣高,就是有點費人。

綜合起來就是理性啦。

不要低谷一大玩具給你的負擔,也不要高估一大玩具給你的樂趣

9樓:鴻鵠

你的眼睛不止於此,你的步伐變得更快了,你的生活更有趣了,你的姑娘也來了,你也會更加嚮往生活了,乙個人騎上車去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那是一件很酷很自由的事情.

敬你敬騎士敬這美麗的生活

10樓:鵬鵬

1.對於速度與激情、風和自由的渴望,電單車相比汽車更能滿足你。

2.1萬的踏板有一萬的踏板的玩法,2-3十萬的公升有公升的玩法,相比汽車30萬以內就老老實實別最求個性了,但是電單車,10萬以上的車型選擇太多了,實現摩托的豪車夢,比汽車簡單多了。

3.如果你真的熱愛騎行,天冷、下雨、高溫都不是不騎車的理由。

4.騎中小排量喜歡也容易夠得著車子的極限,以前騎390幾乎都是滿擰,紅區換擋,試探極速,現在騎1200反而騎得更慢更穩了。

5.騎車以後最痛恨的是灑水車。

6.各種車型都想嘗試一遍。

7.實際沒幾個騎士會去花大量時間練習最基本的繞樁,但是這是最能長進騎行技巧的基礎練習。

8.安全第一!

11樓:

小時候就沒見過幾輛電單車,好像是因為北京不讓開,還是怎麼回事兒,反正車牌很少…

等長大了,離開家,在外面,買了一輛小摩托…然後,發現…

停不進去,推不出來…太!沉!了!

12樓:

寫一些自己的見聞和看法

1、很多摩托駕駛員,總標榜自己是所謂「正規騎士」,就因為自己有駕駛證。但是,你問這些人怎麼考的,多半是科一考前刷題,科二放水考試或者直接包過、科三考前刷題,正兒八經認真學習如何更好的駕駛摩托的,學習安全知識、學習交通法規的,沒有,對,就是沒有。這些人很多剛拿照,還不怎麼了解車的效能和操作的時候,就上街去禍害別人。

我奉勸這些人,覺得命長就去自殺,不要禍害別人。

2、玩摩托花錢是真的,不過花多花少就看情況了3、過路口一定要養成減速的習慣,否則乙個鬼探頭就可能讓你的車「神龍擺尾」,或者見閻王爺。

4、遇到大貨車,要不然就超了要不就離遠,別跟著

13樓:小段

買完之後發現我兩是水命

第一次淋雨

天生的倔性子。就想提前提回來 ,車一到昆明,在我親家的百般勸阻無果以後(他說第三天去一定沒雨,我就倔著第二天必須提回來),兩人第二天早上六點開車上昆明,中午兩點辦完手續以後出發(頭盔都是現買的)。一路遇上兩次下雨,換著騎一人淋了一次。

第二次朋友約早上騎車去蒙自吃過橋公尺線,第一次騎遠的地方,剛準備進蒙自城就開始下雨。索性雨不大。

第三次因籌備新公司,去丘北普者黑踩點。一路回來淋了三次大雨,很奇怪,每次停車沒多久就沒雨了。最後在收費站停下來看了一下才發現,我是追著雨雲跑的,停下來就淋不到雨,速度一起來馬上就到雨雲中間淋著走(當時看著雨雲心裡一萬個草泥馬,沒辦法雲南天氣就是這樣)。

最後怕老婆擔心只能淋著雨回家。

14樓:一筆緣一刀夢

我有一輛大魔鬼,我來說一下我的情況。

1.市區裡開太費油了,那個油表變得太快了。跑郊區,國道不用一直停停走走的話好很多。

2.修車太費錢,之前出了問題我都服了,花了將近4成車價的修車費。

3.燒蛋。看著很拉風的樣子但是胯下的燙和頭盔裡的悶讓人分分鐘想打人。

4.機車文化。這幫抖音快手火起來的女騎士真的煩人,真的。

雖然是半夜了但竟然站在馬路中間拍照蹦迪也不知道怎麼火的。而且一眼就看出來她們有一半的摩托是後改的,把春風改成外國大排機車,我覺得買不起外國大排機車買中國產的也可以啊,要的不就是駕趣嗎?中國產一樣有啊!

機車文化又被玩壞了。

15樓:世宗大王

開摩托真爽。時速五六十公里真爽,但也有點怕怕。無牌無證在首都三環內開刺激,到處是交警但還好都不查(非中國首都)。

二手摩托電瓶有問題,經常發動不起來比較鬱悶。頭盔一定要戴好牢固,行車的過程中如果掉下來很危險。眼睜睜看著每輛車的底盤和頭盔摩擦。

30元的油能開100公里。有了電單車都不怎麼願意騎自行車了。夏天手很容易曬黑。

年輕的時候沒有碰過電單車,理想時速兩三百公里,現實發現六七十公里就很快了,哈哈。

16樓:劉步

比如,杜卡迪像乙隻懂事的柯基

座標西安

17樓:游離的哲學

1,控制速度,無論你對你的技術多麼自信,路上總有意料之外。

2,,並不一定省油,比如你排量比較大恰好你又愛轟油門玩,我就小踏板,還好。

3,不一定天天洗車,因為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4,注意所有的四輪,反正通勤路上被別被擠是常態。

5,跟車一定要保持車距,前面的四輪三輪可能突然一腳剎車。

6,遠離大車遠離大車遠離大車

7,鑽不鑽車縫這個很有爭議,雖然我個人覺得這是電單車為數不多的優勢,但是既然四輪的朋友們反感,那咱們就規規矩矩道路中間排隊。雖然我也開四輪,我四輪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同時也騎摩托的緣故,我反而會讓出一定位置來。 不過,怎麼說呢,互相理解吧。

18樓:飄揚大褲衩

1、電單車違章也會被攝像頭拍,走個應急車道6分200塊2、起步是真的快,250CC的秒殺絕大部分家用小汽車3、紅綠燈排隊的時候,可以擠在小汽車之間,從隊尾擠到第一排4、護具真的很重要,而且還很貴

5、保養一年下來,不比家用小汽車便宜

6、保險一定要買

19樓:涉世未深

我所在的城市,廣東茂名,為了保護環境和做個文明人,125cc的車不能上牌,對你沒有看錯,是125cc以上都不行,騎士夢,碎

20樓:「已登出」

國際檔不如迴圈檔,迴圈檔不如小踏板,小踏板不如電動車,電動車沒有長續航!所以我日常上下班摩托,買菜電動,颳風下雨開車!!唯一後悔的就是買的是跨騎,好想換小踏板啊!

21樓:光頭胖子張

1.帶妹不存在的,帶條狗我都嫌重,非常影響操作2.堵車的時候咱就是這條街最颯的崽

3.買完摩托基本就不想著買小車了,要買也是皮卡,得能把摩托一起帶上那種

4.上下班路段最危險,其次國道省道,高速是真的安全5.買不起進口車也有好處,交警一看中國產車都懶得理你6.

相比組隊騎還是喜歡乙個人騎,最多兩個人,以前自行車也是如此7.夜路是真的難走,咱們大燈閃對面都不帶鳥你,各種瞎眼遠光狗

預算一萬內可以推薦一些電單車嗎?除了踏板

許可 首先,別買地平線。別人都說騎電單車不安全,我就呵呵了。如果他說的地平線,這貨是真不安全。本人166.7cm,親測可以騎水鳥。但是是在我已經有五千公里以上的駕駛經驗的前提下。一萬塊預算就只能選二手車了,15年左右的飛致250,18年的無極300,17年左右的cb190。有些車是國三的,買之前先致...

為什麼小排量電單車造型不做的更好一些?

瓦塔夫斯基 造型好看的小排量很多啊,比如本田的MSX125,經典的幼獸。這個又不是我說的,是大家認同的啊。地平線的受眾群體,素我直言,都是些機耕道超哥啊,而且都是分期付款零首付去買的啊,只是為了裝逼啊,好多連車都不懂啊,加機油都踏馬往排氣管裡灌啊!親眼看到 他們250單槓機就可以上180啊,炒雞炒雞...

喜歡摩旅,想學習一些基礎的電單車修理,推薦哪些修理專案和書籍?

實話實說 買個破摩托,開半年一年的,很多東西都會了。我花1200買了乙個舊摩托,已經壞了三次了,第一次鏈條鏽死了,所以開著開著卡殼了,而且聲音很大,換了乙個鏈條,第二次,線路接觸不良,沒太看懂師傅怎麼修好的,今天第三次壞,後剎車輪磨損嚴重,起步沉,後車輪推不動,換了乙個剎車輪好了,如果下次再出現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