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和終身監禁相比,哪乙個是更重的懲罰?

時間 2021-05-06 07:56:34

1樓:奶瓶戰鬥機

簡單呀,比如說給終身監禁的犯人乙個選擇權,它可以在終身監禁和死刑立即執行當中做乙個選擇,你看看有幾個人願意選擇死刑的不就知道了嗎?

2樓:

有的終身監禁比死刑更可怕。

具體條件是:在狹小的幽閉空間終身監禁,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任何人或物與之溝通,無法感知時光流逝,也接觸不到任何資訊,不定時投食。

等它瘋掉之後再執行死刑(以免浪費糧食)。

3樓:倭歌

懲罰輕重程度因人而異。

如果這個人是為了自由而活著的人,那我終身監禁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如果是乙個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人,那麼死刑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4樓:鐘石油

反對高票的死刑更殘酷觀點。

反對「終身監禁更殘酷」的人,乙個很經典的理由是:

人是有適應環境的能力的,雖然蹲監獄很痛苦,但是久而久之是可以適應這個環境的,所以,終身監禁不殘酷。

但是,很多人會忘記一點,那就是人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正是因為種種的不確定,人生才會豐富多彩。而如果人生早就被某種確定性規定好,哪怕是規定好乙個順利圓滿的人生,因為沒有不確定性的豐富多彩,因為沒有自己達成自己人生的過程,這個人也會是空虛而覺得時間漫長得想死。

更何況,這種確定性是,終身監禁呢?

法律學家貝卡利亞的觀點認為,刑法的持續性具備比劇烈性更高的威懾力,死刑圖了除掉罪犯的一時之快,但是其震懾影響難以持續長久。我們試想,如果50年後,藥家鑫還關在鐵床內,想自殺亦無門,那個時候社會的觀感又會怎樣呢?

我們每乙個人都是必死的,我們之所以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很美好,是因為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的精彩等待自己挖掘,還有很多沒有遇到的緣分等待遇見,還有很多自己愛的人希望他們能夠更好,以及,我們希望讓後人對自己能夠有美好的回憶。沒有那個可以因不確定性而改變的多彩人生,沒有能力去照顧自己愛的人,沒有辦法讓自己能夠被後人銘記在心,這樣的人生是乙個徹底沒有了盼頭的人生在這種沒有盼頭的人生中,雖然沒有收到死刑的劇烈性刑法,但是漫長的終身監禁,其持續性才是最有震懾力的刑罰。

此外,再插播乙個題外話。這段話涉嫌答非所問,但是我也很想說。那就是我們認可法庭裁決的權威,如果法庭的裁決沒有權威,這個世界會亂得很難想象。

但是我們也知道法庭的裁決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哦,為了社會能夠運轉,我們既然不得不認可了這個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的法庭裁決是有權威的,那麼我們是否要限制法庭的權力範圍呢?如果法庭利用權威處死的罪犯最終被證明出現了偏差,那麼終身監禁的人可以得到平反,而已經冤死的人呢?這裡沒有任何藐視法庭的意思,恰恰相反,我認為乙個良好的法治社會中法庭必須擁有很高的權威,正是基於對這種權威的珍惜,所以我才認為法庭不應該有判人生死的大權,或者是說在判人生死方面應該極端謹慎,因為如果一旦失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極端後果,這只能削弱法庭的權威。

5樓:

那得看咋樣的終身監禁。

如果是北歐那種待遇堪比宅男,除了不能出門外甚至好吃好喝能上網還有醫保的日子,那甚至可以誘人犯罪。

但如果是那種暗無天日每日做苦工,沒有任何隱私和尊嚴還動輒被打罵,生死有命的終身監禁,那確實比死刑更重。

6樓:

我要是爬到高位,又在琢磨怎樣能暴富的人,我肯定在各種場合大加宣講終身監禁比死刑懲罰更重;如果我是通過各種機會主義手段——結小圈子、行財色賄、溜鬚拍馬——爬上高位,如果我即使在監獄也能對監獄外的社會發揮影響力,並且我也有志於暴富,我不僅自己要大加宣講,而且要買通法學家大加宣講

7樓:Angry Blondie

可能死刑的犯人聽到判的不是死刑,會長舒一口氣,律師辯護的目的也是免死。

沒見過判了無期的嚇得半死,堅決要求立即處死自己的。

8樓:將離

知道自己過不了多久就會死,那剩下的日子到死都是在折磨中度過的,終身監禁剛開始會很難受,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說不定還看開了,在監獄裡待久了還會懼怕出獄

9樓:

忘記了在哪本書看到的了,某個國家處理重犯時通常帶到乙個教堂裡,(不知道有沒有教父在裡面講經)給吃給喝,不用做事很悠閒,但就是不准踏出教堂一步。但乙個月後,乙個個嚷著寧願死了也不願待在教堂裡。大概是在乙個月的不受外界影響下,恢復了自己的思維理智,清淨的地方最會讓乙個人平靜下來反思自己,於是後悔自己之前的惡劣行為。

而教堂在西方人眼裡是最聖潔的地方了吧,在最聖潔的地方,乙個做了不可磨滅的行為的人不受懲罰整天還無所事事…再待下去,怕是要精神崩潰的吧

讓乙個罪犯受到內心的譴責才是最好的懲罰

以上有點偏題了,終生監禁還給罪犯提供了衣食住行,而且不用提心吊膽地生活,如果自身有能力的話很可能提前釋放。而死刑這輩子就這樣了吧,在臨死前幾天大概還會有一點悔改後怕之意

10樓:brion

死刑和終身監禁相比,哪乙個是更重的懲罰?

這個沒一定答案,每個人的看法不會一樣。好比有人愛吃白菜,有人愛吃蘿蔔,那麼哪個更好吃?

11樓:

是死刑吧。

死刑是因為乙個人到了罪無可恕的地步,已經對社會造成無法原諒的惡果,死刑的處決,不是對罪犯的懲罰,反倒是為社會進行清理。

然而終身監禁,是證明罪犯的行為還有對正確思想的認識,可以給罪犯一生的時間去悔悟。拙見。

12樓:潘雋永

死刑比終生監禁更嚴重,死刑並不是一死了之,等待死刑的過程很折磨。俗話說,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所以說生不如死的這個死和死刑還不是一回事。

13樓:梁NEO

最近剛好看了東野圭吾的《虛無的十字架》,死刑的意義在於滿足遺族復仇的需求,然而被殺死的罪犯卻並不一定有悔恨之心。在書中,殺死主人公女兒的罪犯在被判處死刑之前的上訴過程中已經被這種反覆上訴的過程折磨的不想再活著了,最後接受死刑判決,也不過是因為厭倦,並沒有對自己罪行的一絲悔恨。而書中一對殺死自己新生嬰兒的情侶,在沒有任何人檢舉的情況下,在二十多年裡揹負著巨大的愧疚,女人成為妓女,認為自己不配吃正常的食物,患上偷竊癮,遠離自己的父親。

男人一直無法原諒自己,娶了乙個意外懷孕想要自殺的女人當妻子。

所以,我覺得死刑與無期哪個更痛苦並不是取決於生或死,而是罪犯對於自己的罪行有沒有悔罪之心。有悔罪之心,活著的每一刻都是折磨。

14樓:0461

從法理角度講

死刑更重

人身權利是無價的,是不能以物質衡量的,所以,針對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均由刑法管轄,由刑法做出懲戒。所以在刑事犯罪案件中的賠償都為單獨附帶民事訴訟,既刑事懲戒與民事賠償相分離

死刑作為對惡性犯罪打擊手段的一種,直接剝奪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維持和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

而終身監禁,只是終生限制人身自由權,並沒有剝奪人的生命權(法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東西)

所以我認為從法的角度講,死刑是作為法的最終手段,是最嚴重的處罰。

15樓:熊大大

換個思路

終身監禁可以通過故意犯罪讓自己轉化為死刑立即執行而死刑立即執行一旦被複核通過,不論做各種努力都不能轉化為死刑了也就是說終身監禁者還有選擇,而死刑者沒有了。

16樓:

對很多外中國人來說,信仰自由主義,自由比愛情和生命更重要,讓他終身囿於方寸之地沒有自由,比死還可怕。不自由,毋寧死。連困在乙個小隔間加班都痛苦地要把老闆舉報了罷工去遊行,還讓我終身蹲監獄??

對很多中中國人來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好死不如賴活,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指不定哪天就大赦了呢,監外執行了呢,減刑了呢,保外就醫了呢?自由?那是什麼,能當飯吃麼?

監獄裡至少有飯吃啊,還不花家裡錢。

17樓:王心零

只要給我手機和足夠的流量,其實我到哪兒都在摳手機:床上、沙發上、書桌旁、酒店裡、景區裡、飛機火車上你們說的布雷維克有跑步機小書房什麼的,這些都可以不要,給我我也不會健身看書的,只要給我網路和電腦或者手機,只要有迅雷、知乎、電子書、網路日記簿,我覺得監禁也不會算難受。讓我乙個人監禁起來沒有別人陪伴都無所謂。

只要迅雷還可以下電影下美劇,我就不會寂寞死,「想看」列表總是消掉乙個又加上兩個,我會無聊?

如果沒有網路,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可能會哭吧。也許會在幾年之內迅速精神失常…

18樓:溫酒

死刑的重要性是它本身利用了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降低犯罪率,無期徒刑在這方面的功效,那是非常低的。

所以,很顯然是死刑更重。

注意,為了幫助很多邏輯零分的網民理解這句話,特此說明:

「死刑可以降低犯罪率」

和「取消死刑的地方就一定犯罪率很高」

是完全沒關係的兩個命題

19樓:

見過死刑希望改判終身監禁的,沒見過終身監禁希望改死刑的,除了特殊年代,有被囚禁的人因為其他原因(不是為了自由)自殺的,我們這個和平年代有多少被判終身監禁的立馬自殺的?說終身監禁嚴重性大於等於死刑,都是扯淡。

20樓:容止

從個人來說,終生監禁比死刑更可怕!

死刑在短時間內很快執行,你會害怕,會恐懼,會絕望!但是很快這些情緒都沒了!就一輩子睡著了!

但是終生監禁,這些情緒會延長到一輩子!一輩子處在這種環境裡!對個人來說是最絕望的刑法!

但是對於社會來說,還是死刑震懾最高!

21樓:

很簡單:哪個能實現痛苦最大化,哪個就更重。

理論上,人生就是受苦,死亡才是解脫,終身監禁更重。

但具體到中國,託幾千年來由地主及作為地主兒子的士大夫、軍閥、官僚、買辦、法學精英們組成的中國古典精英集團的福,苦了幾千N年的中中國人的幸福閾值早已低到 「 活著就是勝利,活著就是贏了,活著就是贏了 」 的地步。終身監禁的主觀感受明顯好於被處死。

加之死緩/無期事實上的十幾年刑期,只要不死,其他都不是個事。

否則死刑犯們就不會拼命上訴,讓當代中國的法學精英及其在社會主義司法系統內的高階門徒們心痛了。

22樓:

認為死刑比終身監禁重的,應該支援最惡劣的罪行判死刑,次一等的判終生監禁。

認為終身監禁比死刑重的,應該支援最惡劣的罪行判終生監禁,次一等的判死刑。

23樓:馬正成

無期徒刑比死刑對於乙個人的懲罰更為嚴重,這是全世界廢除死刑的理論基礎。推薦閱讀《論犯罪與刑罰》。

但對於目前中國國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認知來看,「主觀」上依然認為死刑更具有震懾力。

哪乙個是真的我呢?

活到老學到老 人一般身體裡都裝著兩個不同的我。碰到不同的人和事,就會跳出不同的自我。你不必非要選擇要做哪乙個。只要生活過得開心快樂,哪乙個都可以。 素服花下 當下能有幾人能弄清楚,哪個是真實的自己呢?做真實的自己難與生存。你必須隨著事情而變換自己的角色,比如你去某處辦事,明知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你必須...

「 」中哪乙個是作定語?

如子留學 也就是說在俄語中一般充當定語的是形容詞,物主代詞,序數詞。這類詞一般做一致性定語 也就是這類的定語跟著中心詞進行性數格的變化。還有一類定語叫做非一致性定語,可以用名詞來擔任,比如其中大學就做圖書館的非一致性定語 它的性數格就是這種形式,不會隨著圖書館在不同句子中的變化而變化。如子留學 俄羅...

潛意識和本能哪乙個是天生的?

劉傑 本能是全人類都是一樣的,你生下來會呼吸,吃奶,眨眼,而潛意識是你後天的教育或者是你曾經受益匪淺的事情給你留下來比較深的印象,是你記住了這個事,從而形成了特定的潛意識 許艷麗 潛意識來自於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是天生的。潛意識一部分是後天壓抑了本能衝動的結果,另一部分是生來就有的集體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