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車所存車線完全露天?

時間 2021-05-30 13:23:57

1樓:不鹹鹽

存車線,沒必要,檢修線因為條件有必要,如果成品的動車組連基本的灰塵都不能阻擋,還是不要買了,更不要說天氣影響了,不說別的,200公里時速從你身邊通過,你就知道什麼叫豬長老收了神通吧

2樓:Caspar Cui

動車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雨雪天這種常規天氣的影響了,所以無所謂的。

就好比小轎車在外面放著風吹日曬雨淋的,也沒啥問題是乙個道理。

3樓:詹樹國

因為沒必要,車輛在設計時已經考慮了各種天氣原因對車身產生的變化,並且根據車輛所配屬地和交路環境都有相應加強,除了極限惡劣天氣都沒問題,甚至有的還做過靜態冷凍實驗

4樓:

因為沒有必要。存車線的主要作用就是存車,如果沒有影響就沒有必要加彭。雨天對於列車的傷害基本為零,雪天我在歐洲見到的一般對應措施就是車鉤上罩,因為車鉤變成一坨冰是要影響執行的。

倒是存車線的道岔應該有融雪裝置和清雪車。

5樓:懶洋洋

我覺得這個問題由動車段(所)工作的兄弟來回答比較合適,我是屬於機務段,雖然在動車所進、出庫作業也比較多,線路也還比較熟悉。

有乙個棚子遮風擋雨肯定是很不錯的啦,大夏天我們接車,沒有公升弓供電的動車組,司機室裡氣溫起碼有50℃以上,呆幾分鐘全身就濕透了。

沒進過動車所的人不會想像出動車所占地面積有多大,我局有兩個動車運用所,我經常出乘的乙個動車所,只停留、檢修250Km/h速度等級動車組,屬於中型動車所,可以進行動車組高階修,共有三個動車組停放場,不算檢修庫的6條線路,算上走行線,共有39條股道,東西走向將近有五公里長。除去洗車線多及走行線,可以停放60列單組8輛動車組。

這是早上6:30分在待乘公寓上拍的,最大的停放場,一大半的動車組已經出庫。遠處的建築是6線庫,可以同時檢修12列動車組。

如果要修建遮雨棚,每列動車組長度按200公尺長寬4公尺計算,每列動車組需要800平方公尺,60多列動車組需要大約48000平方公尺面積的遮雨棚,我局的另乙個動車基地更大,面積是這個動車所的兩倍以上,建設成本非常高。

動車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嬌貴,動車所設施齊全,存車線沒有積水的可能性,暴雨對車體的沖刷幾乎沒有影響。

對動車組影響比較大的是冬天的低溫冰凍天氣。動車組在檢修出庫前都已經加滿了水,供給車廂電茶爐及衛生間使用,氣溫低於零度時管路就有可能凍裂。在這種惡劣天氣下,動車組在存車線停放時,不斷電降弓,輔助系統裝置正常運轉,動車組處於保溫狀態,在降雪或下凍雨的天氣,隔一段時間還要更換受電弓,防止降下的受電弓凍結,無法公升弓。

這些措施保證了動車組各裝置處於熱備狀態,隨時可以出庫擔當值乘任務。

6樓:梅銘

事實上東北這邊的動車所是有存車庫的,不但有,而且庫內還設有專門的融冰除雪裝置。

如哈大高鐵、哈齊高鐵,這種高寒地區的高鐵,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寒,直接發車可不行。

有時間會上圖。

為什麼高速動車入口不與站台設計成完全齊平?

高鐵還沒觀察這麼仔細,地鐵是觀察驗證過的。同乙個站,上下班高峰期車廂地板略低於站台,而平常沒幾個人的時候車廂要高一些。那麼請問,如果設計成空車齊平,滿載會低多少? 完全齊平是不存在的,車輪本身就有磨耗,說白了就是新的輪子大 越磨越小。因此新車地板距離軌面高一點,舊車地板距離軌面矮一點。 我認為理想是...

為什麼好多動車都被取消了?

因為D開太快G票沒人買。比如說天國的D2202虹橋 宜昌東 比如說天國的豬上海 北京 比如說天國的T7785蘭溪 南通 比如說天國的K8418上海 黃山 渡月容一 真的非常想吐槽,他們只關心速度,不關心民生嗎?今年我和老公回家,車票錢都已經2K了,我的老家是乙個小鎮,經濟能力一般,當地的居民,連早飯...

為什麼坐動車需要二次檢票?

靜昀 我想借題吐槽一下,五一回來覺得不能理解。進站時 檢票時 上車時 上車後 出站口全部檢票,這個有點麻煩吧?我的票已經檢過,大概扔了。但是,出站檢票員一臉懷疑的說我沒票,委屈給訂單了。 怒答一波。其實這事兒和坐動車二次檢票沒啥關係,但是還是關於票的事情。上個月底,從利川回重慶,本來是定的下午4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