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自己有三觀?如何知道自己的三觀是什麼樣的?如何不斷完善自己的三觀?

時間 2021-05-30 10:44:17

1樓:橘荼荼荼荼

「比起不經審視的三觀。

對人性盡可能的觀察和了解,才應該是最大的誠意。

如果只是想當然,

一味強調所謂「根正苗紅」的價值觀,

到頭來的結果就只能是——

死路一條。」

世界上有七十億人那就有七十億種正常

2樓:

不要整天想著三觀…

三觀不是看幾本書就能形成的… 書只是敲門磚。

去社會上人群中 ,折騰摔打流淚隱忍 …

最終,能夠生活的平穩有序,這時候,你的看法想法觀念以及其指引下的行為,就是你自己的三觀了.

「人生不能動搖」… 呃,我覺得還是可以搖一搖的… 不搖怎麼知道穩不穩呢~

接受生活中變遷動盪的同時內心波瀾不驚~ 誒~想想就覺得棒呢!

3樓: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深有感觸!特來搬運!

4樓:cattia liu

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之處在於,它在無時不刻地影響著你的思想和行動——或者說影響的的選擇。你喜歡和誰在一起,你要做什麼。進而決定乙個人的人生軌跡。

三觀相悖的人是沒有辦法組成很親密的關係的比如知交好友或戀人,【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即是。

【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ely are, it is our choices.一一J.K.Rowling】

5樓:小圓

人的觀念總是不斷改變,和個人閱歷有關,也和這個社會的變革息息相關。

此時,保有一顆寬容的心最為重要為過分堅持己見就把自己綁死了。去傾聽以及敏銳地感受他人或者這個社會的意見和變動,並不會動搖自己的核心,只是不斷在完善和適應自己。這裡所說的適應並非去適應別人,或者適應社會。

因為好像很多人抗拒這種說法。

就好像有些歌很紅,別人就不愛去聽,了解都已經拒絕。

又或者刻意貶制自己,不想自己捲入某種群體裡。

其實人本來就生來活在江湖。

我想起來之前在網上看到別人的簡介,說的挺符合我想法的

不求小眾,不避小眾;

不求流行,不避流行;

不求高階,不避高階人的改變或者說進步本來就是緩慢進行的,需要乙個過程去看清楚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更為重要的是不斷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怎樣或者最好,和什麼人在一起最合適。

但是現在許多人比較著急,又很傲。其實我有時候分不清楚清高和傲有什麼分別。但我覺得乙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清醒,就是對他人對自己的判斷。

但不是說可以因為對自己過度的自信而去拒絕很多新的或者舊的觀點。

當然,我發現很多東西都逐漸被時間推翻,被時間消亡。但我覺得其實這並非是因為「時間」這個東西,而是人不斷更新認知,不斷思索,經歷無數人探索,才有了現在,才會有未來。

要說人的三觀如何才「正確」是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的,唯有多去看和感受,經歷一段時間的發酵,就會確定那個時間的三觀。然後繼續迴圈這個過程,不斷去更新,不斷去改變。

也許社會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樂於這樣去探索和思索而步步推進的?(最後一句瞎說的。

6樓:陳JoJo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跟題注有一樣的困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三觀,誰說的都好像能認同。但是在面對某些問題時,卻本能的反應出一些觀點。

有時候我也搞不清楚這些觀點是因為我真的這麼想,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而扭曲的觀點。

所以也很困惑啊。

7樓:

整天以三觀這概念出發以希望樹立自我的人,我稱之為三觀癌患者。對它們來說,三觀所代表的意義都有一種模式化的統一。

三觀是一整個人的自我修養、價值取捨和對事物的邏輯思辨等等等等等等能力的外在體現而已,這裡說「外在」是因為三觀這東西對你自己來說就是你的人格,只有以其他人的角度來看才會將你的人格分成許多部分並將其命名曰:這一塊是你的世界觀、這一塊是你的人生觀、這一塊是你的價值觀。我呸!

特瞧不起那些整天拿著一些例樣似的東西來互相匹配「三觀」試圖尋找靈魂伴侶(朋友)的毫無自我可言的「文藝青年」。

如果非說要完善自己的三觀!首先你的有自我,三觀就是自我完善形態的能量場,就像賽亞人身上的火焰。怎麼完善自我?

這問題我也不知道!我也在想辦法呢!多讀書,了解人類目前已經達到的思想高度、道德高度;多思考,努力超越已經存在的極限;愛自己,愛自己了才能體會到別人所需要的愛。

別的我就不知道了!

8樓:

我是誰?對人生觀的思考。

我從哪來?對世界觀的思考。

到哪去?對價值觀的思考。

渾渾噩噩、無從下手也非一無所思,只是小的迷茫也包含大的智慧型,大徹大悟有時也只是理解的假象。

不要先入為主看待事情,而認為在這之上怎麼考慮。先脫下有色眼鏡,讓自己更加美好

9樓:胡不知

人類社會不是嚴謹的數學,A>B,B>C,則A一定大於C。每個人的三觀都在環境中養成,從最基本世界觀到延伸出的人生觀價值觀。

有個人嗜殺成性,不忠不義,而且一點沒覺得自己有問題,你說他三觀正否?或許他從小長大的環境就是你不殺人,人便殺你,他若不這樣,你見到的就不是大活人而是一盒骨灰了

樓上有些人提到自己的經歷,也有人做過一些在普世價值看來很王八蛋的事,但都是為了生存,倉廩實而知廉恥,希望乙個吃不起飯治不起病的人有和你一樣的三觀,尤其是世界觀,完全是不可能。

人如果三觀盡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說乙個極端的:聾子聽見啞巴說,瞎子看到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件事一定和你歷來的認知產生巨大反差,但如果現實如此,你又如何?

就像有些人,搞了一輩子科研學術,當了一輩子才子佳人,面對吃不起飯的貧苦大眾,覺得自己三觀正的不得了。一夜之間,鬥私批修,知識越多越反動,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都被打倒了,low到極致的勞苦大眾都起到自己頭上來了,是在接受不了,咋辦?自絕於人民唄

10樓:

如何確定自己有三觀?

答:自己有堅持的東西就說明有三觀。

如何知道自己的三觀是什麼樣的?

答:知道自己堅持的是什麼就知道自己的三觀了。

如何不斷完善自己的三觀?

答:堅持了就會不斷完善,不論三觀正不正,堅持本身就是完善。

11樓:Joker

任何問題你都有自己的答案和判斷標準了,不會輕易的被他人所影響了。

三觀的形成真的只有靠經歷,形成的過程就像是蓋樓,不停的拆了建,建了再拆,最後不拆的時候就是三觀形成了!

12樓:

每個人都有三觀,不管是歪是正。這是出生之後,從社會規範和行為標準中習得的。

你的三觀體現在你對待外界人事物的態度上。這裡就出現了所謂的主流和非主流,正統和非正統,這都是社會的、文化的標準和規則。如果你問我,主流的和正統的就一定都是對的嗎,我會說,不一定,但我也說不清,具體怎麼個不對。

總之,我不會什麼都按照主流的來行動,為什麼呢?因為外界的那些在你沒真正弄明白為什麼之前,都是社會強加到你身上的,不一定適合你。既然不適合,就要尋找適合自己的三觀。

怎麼尋找呢?多看、多走、多聽,增廣見聞,豐富閱歷,順便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成熟了,這個必不可少哈,自然就確立了自己的三觀。大概在20-30歲的時候,基本確立了。

成年人,如何重建自己三觀?

很多公司會經常跟員工講,我們都是家人,是乙個大家庭。大家庭的文化對公司 對員工真的好嗎?家庭,是什麼?家庭是在我們還不懂事的時候負責叫我們懂事的樂園 家庭是當我們感到無助的時候可以尋求慰藉的歸處 家庭是承攬我最多美好記憶的搖籃,是那個無論如何都會盡全力支援我們的港灣。家庭不會拋棄我們 不會放棄我們,...

如何改變自己不正確的三觀?

一茶茗飲 其實認識到自己三觀不正,是乙個良好的開頭,要想解決問題第一步是發現問題。每個人的三觀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三觀的形成和人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三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乙個人的道德認知與底線。意識到自己三觀不正的時候,可多看看一些經典名作 多與他人交流,在交流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認知。有...

三觀不正怎麼看出來,怎麼知道自己三觀正不正?

Louis Z 三觀在成長中不斷崩塌又重建,堅定的你所看到的世界並嘗試了解其他的世界創造出自己的世界。簡單來說一部手機你可以看見氣勢恢巨集的建築,善良溫暖的人心,也可以看見戰火紛飛的國度,萎靡淫亂的 愛情 無論你看見什麼,這就是你的世界,決定我們三觀的永遠是你理解的周圍的世界,所以每一種理解都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