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設計(mechanism design)近年的發展如何?有什麼具體的應用?

時間 2021-05-29 23:10:29

1樓:jrzhao

近期的發展:

巨集觀層面,目前機制設計主要解決的是,在標的互補、標的互相替代的情況下,如何基於完全資訊找出優勢策略。相比於單一的拍賣模型,加入互補互替因素讓設計複雜度有了指數級的提公升;

微觀層面,機制設計開始結合行為學大勢。這點在今年諾獎「拍賣理論的實際運用」中有具體體現;比如,在設計拍賣模型時,除了在理論層面找出完全資訊下的優勢策略並且設計機制,使用者介面的UI友好度和規則的簡潔度會影響模型的實用性。

其實,關於機制設計的發展只代表著博弈論應用發展的乙個小的分支。

我們隱約可以體會到,在博弈論的大框架下「機制設計+行為學」這套組合拳有非常可觀的應用前景,通過機制設計來減少資訊不對稱對於行為的影響,再通過行為學來克服「理性」問題,經濟學可以逐漸擺脫「絕對理性」的假設,接受人類的絕對非理性,再此基礎上讓行為與模型相互耦合。

再大膽一點,個人甚至認為,理性個體假設(rational people)下的傳統經濟學體系只能走向意識形態和哲學的分支,生產出只是一些基於亞里斯多德系的二分法、非此即彼的教條而已。比如自由市場、保守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等,都只是理論層面上的對立面而已。真實的經濟形式應該是以混合流動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加入心理學和行為學的變數才讓經濟學模型更加近似於接近人類社會模型。

2樓:西瓜

我了解的最新的估計是拿information design做auction with general information?

如何不用毒圈機制來設計大逃殺遊戲?

林則徐 將毒圈改為積分圈,當玩家處於圈內圈外的時候都可以隨著時間的推進而獲得不同數值的積分,處於圈內將隨時間推進而獲得固定積分。若當玩家每次縮圈完成時都處於圈內時,則獲得的固定積分將更高,並獲得乙個高額的獎勵積分,這個獎勵積分將受到玩家離圈中心的距離影響而提公升,而處於圈外也不會掉血,但只能獲得很少...

僅從遊戲設計角度,抽卡機制有什麼好壞之處?

異度魔界開山怪 好處1,利用使用者的僥倖心裡,大部分人都吃這一套 受眾廣。2,公屏其他使用者中獎資訊可以加強使用者的預期,使其願意嘗試這類低成本高收入的博弈。嘗試性投入,打破使用者零付費 3,保底機制可以讓使用者產生一種 將遊戲公司抽破產 的錯覺。持續投入 壞處1,不宜多玩,此類活動多了,那使用者也...

還有哪些遊戲有「元素反應」機制?它的設計理念是怎樣的?

設計理念就是化學反應很有意思,當熊孩子的時候是不是也經常公升個火啥的 大部分遊戲做成了合成系統,少部分做到了戰鬥中。做這個難點是內容有些單薄,變化太少,樂趣有限。即時戰鬥中這種合成內容不能太多,不然玩家要背一大本合成表還要在戰鬥中及時反應。不像物理上運動和變化,大家都知道東西砸過來要躲,要傷害別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