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發達國家人口都負增長,後工業文明是不是反人性

時間 2021-05-29 23:04:10

1樓:喝茶聽戲

1、社會發展程度低的時候,人老了需要子女贍養,養兒防老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進步保障能力強了,反而啃老現象增多了。

2、節育措施發展了,

3、娛樂設施發展了,好玩的太多

4、總體思想水平提高了,個人感受越來越受重視,5、物質環境對單身、無子變得友好

6、人文環境對單身、無子不像以前那麼苛刻

暫時想到這些

2樓: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

基本特點:人口出生率開始明顯下降,死亡率繼續下降並達到低水平。隨著兩者的差距逐漸減小,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有些發達國家甚至開始出現負增長或零增長。(低低低)

利:有效緩解人口迅猛增長的趨勢,使區域人口從嚴重的不平衡狀態回覆到新的基本平衡狀態。

弊:隨著「現代型」的發展,有的國家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這使得社會勞動力缺乏,不利於產業發展,不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防兵力不足;並出現人口老齡化嚴重,增加社會福利負擔,更不利於國家的財政建設。

分布:大部分發達國家。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3樓:DIO AHRI

你這問題吧,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威廉·莫里斯就問過了,他擔心機械會代替人的審美、代替人的精神財富.....這問題都問了200年了現在還在問....

人類自古以來就沒有統一過「人性」這個東西,不同的時期人性都是不同的,你先確定下現在的人性是什麼樣的,在說說反人性該是什麼樣的,再想想這跟工業的關係大嗎?

4樓:

不是,問題的根源是在資本主義對人民的壓迫。拋開所有問題,假設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源,那麼基本不會有人排斥生孩子,也不會排斥多生幾個。你可以看看川普,看看巴菲特,看看世界上又名的富豪,他們會拒絕生孩子嗎,會拒絕生多幾個孩子嗎?

所以只要足夠的資源,人們的生育慾望是不會減少的。而且很多回答也從生物學的角度說明了這個問題,也是高中生物的知識內容。

所以如果大家所處的是乙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建成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資源問題不用擔心,完全按需分配。資本主義通過剝削人民,掠奪人民手中的生產資料,大家手中的資源沒了,怎麼還能多養乙個人。

emmmm,我知識不夠,只能吹吹水,你要是問我為什麼封建主義的時候人口也在不斷增加,這個我也回答不上來。

5樓:竟無語凝噎

不是後工業文明反人性,而是不斷發展的科技和工業增強了對自然的對抗能力,或者說反自然。

人類社會從不再需要面臨野獸的威脅,不再需要面臨寒冷的威脅,不再需要面臨飢餓的威脅;再到不再需要面臨人力畜力的短缺,不再面臨疾病的威脅,不再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甚至科技未來進一步發展,不再面臨人類社交的短缺,不再面臨人工的短缺,整個人類社會的執行,可能需要極少數人類就可以高度維持。

所以,整個人類歷史都是一部對抗大自然對抗宇宙洪荒的歷史。但是大自然終究有自己執行的規律,人類是地球渺小的乙份子,地球更是宇宙渺小的乙份子。

巨集觀的看,一切都是徒勞。

6樓:

延續不是目的,只是工具,通往可能讓延續終止的方向的工具,只有把它當工具,才能維持真正延續的希望。所謂向死而生

雖然有點諷刺,但如果不把它當這種工具,而當目的,同樣達不到目的,只會在糊里糊塗裡終結

因為終結人類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終結恐龍的方式,這樣,不僅沒輝煌過,還稀里糊塗的終結

7樓:Ross Li

不僅是後工業文明,所有文明都是與人的天性背道而弛的。

漁獵文明比農耕文明符合人性;

農耕文明比工業文明亦然;

所謂人的異化,符不符合人性不重要,強大才是立身之本。

從這種意義上說,每次文明的進步都是人類對自身的降維打擊。

8樓:狂奔蝸牛

不是工業文明反人性,而是資本主導的經濟發展實際是建立在人類無限慾望的基礎上,它已經超脫了人的基礎需求。

人被社會環境綁架,對生活品質提高了要求,自然就不願意生育。

俄羅斯和法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扭轉人口負增長,進一步說明,社會化撫養的重要性。要把生育後的負擔大幅度的轉移支付,才有可能人口正增長。

9樓:粗魯且傲慢

我覺得並不是反人性的,都是順著人性發展起來的,因此才會出現分配不公平和生育率下降。

科技發展先是太快,最近又有點慢,發展太快的時候都光顧著生產力了,忽視了環境,這就可以視為環保意識沒有發展起來,顧此失彼,發展不均衡是人性的體現。而現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認識到了可持續性的重要性,就開始追求可持續性,開始為了後代著想,亡羊補牢也是人性的體現,而政治家們一邊說為後代著想,一邊追逐短期利益,這虛偽,也是人性的體現。

再說回可持續性,農業文明開發環境的能力有限,所以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比較有限,因此可持續性比較好,而現代科技由於發展到了乙個比較尷尬的階段,生產力比較高了,但是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大,可持續性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的價效比還是稍低,入門成本比較高,使用要求也比較高,產生的收益更多以減少部分成本的形式出現,也就是說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舊技術,但也已經逐步開始擴大使用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可持續性的追求還會繼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相關技術也會日漸完善,只要不停下發展,可持續性總會有的。但比較尷尬的就是最近科技發展比較慢(少有重大突破),所以科技高速發展時代的社會執行模式的問題逐漸顯現,不那麼可持續了,因為科技發展速度慢了,所以靠科技突飛猛進帶動發展的模式也執行不暢了,我認為社會的執行模式也會自發地隨之變化。

我認為未來有兩種,一種就是賽博朋克化,然後導向沉淪,也就是社會的發展會停滯在社會主義階段,而且是全球性長期性的停滯,生產力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稍微落後的國家也會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然後大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了,陷入了和資產階級長期拉鋸戰的階段,直到地球當時技術條件下可用資源耗盡也再沒有科技大發展,而資源耗盡也制約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類社會停滯甚至倒退,滅絕倒是不至於,大冰期人類都過來了,地球只要不針對,人類基本滅絕不了。但是如果拖得太長,可能因為自然環境改變而和其他生物滅絕,例如:地球核心冷卻,小行星,太陽變紅巨星。

另一種就是生產力大發展,社會發展按照馬克思預驗的成功進入共產主義階段,當然其中的種種磨難和鬥爭也是不會少的,而且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上面那種未來要求人類臉太黑,就是基本所有發展的嘗試都宣告失敗,各種技術組合,跨學科研究也都失敗。在這種未來中滅絕是不可能了,應該問會怎樣繼續發展。

拖太久和上面一樣有不可抗力導致滅絕的可能。

10樓:Justin Jia

農業文明的可持續性是什麼?馬爾薩斯陷阱?環境撐不住了就死些人調整一下?

工業文明到目前為止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還有若干危機。但是人口的基本面比農業文明都高多了。人類文明就是「只要作不死,就往死裡作」。

哪有那麼多考慮?都是由所謂的人性驅動的。不生是人性,生也是人性,最終由環境來選擇。

發達國家裡也有喜歡多生的個體也有不喜歡生的個體,100年後,社會上的個體將會是誰的後代?這是乙個很簡單的選擇問題。喜歡生育這個特性會不會遺傳?

根本不用擔心。

與其擔心後工業文明導向滅絕,倒不如擔心一下環境的威脅。隨便掉乙個小行星,管你什麼文明,一樣是團滅。

11樓:呼之

人類滅絕倒不至於,因為人類社會是有一定的自我糾偏能力的,危害性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開始改變,比如氣候問題導致高度重視環保減輕工業汙染已經是共識,比如糧食和食品危機導致加大對農業及畜牧業的投入等。有些東西不一定能完全糾偏,有些東西能夠,人類大多數時候是在探索中前進的,糾偏後的情況不一定是過去的舊模式,往往是一種新的混合型模式。

發達國家生育率低是事實,主要原因是因為僱傭制,很多人擔心因為生育丟掉工作或者因為工作導致無法優生優育。歐美人基本上都沒有存錢的習慣,一旦失業,可能就維持不了多久。現在中國一些年輕人也有晚育傾向,因為工作壓力大,房價高,負擔重等等因素,有一些人的生育觀和前工業化時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前工業化時代因為人的主要工作是和土地以及自然打交道,所謂靠山吃山,人多力量大,子女多就意味著勞動力多。

後工業化時代有乙個主要特徵就是科技推動,農業從業人口大幅度下降,多數轉向服務業以及其它,對於從業知識水平的要求大幅度提公升,人需要花在學習知識上的時間比前工業化時代大幅度增加。同時對於子女教育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誰都不願意子女輸在起跑線,對教育資源的投入也是大幅度提公升,學區房、名校、補習班、私立學校之類的教育支出比重大幅度增加,這也抑制了普通階層的生育慾望,以前是多乙個人多一張嘴,現在是多乙個人可能要多準備一大筆錢財,比重完全不同了。

是不是反人性我覺得不一定。人性這個概念很大。低收入階層希望得到足夠的資源來保障生育權以及生存質量,而高收入階層則希望得到更好的優質資源,這都是人性,用單一標準肯定是很難滿足全部人的願望。

所以後工業化時代的西方社會階層固化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我覺得在達到一定程度之時,糾偏力量可能會出現,但是這個過程會很漫長,而且後工業化時代國家機器的力量空前強大,所以糾偏力量往往是自發的以改良形式出現,而不是以激烈衝突的方式出現,後工業化時代國家的穩定性其實總體上是上公升的,目前還沒有哪個發達國家因為階級矛盾導致分崩離析的,沒有足夠的樣本,就不好評價究竟是怎樣的情況。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正常的人性,可能本身就是這樣的發展過程吧。

12樓:賊帥

你弄出好大的乙個問題!與李約瑟難題相當!

工業文明代替了農業文明,但中國人的思想卻沒有被改變,許多中國人還在工業革命解放生產力而獲得的自由,和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田園生活的安全、封閉之間糾結,令人震驚!

工業文明解放了人的雙手,目的是讓人類有時間思考,釋放並通過人性快樂實現美好生活。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出生率在降低,正是因為工業文明解放了人的活力,不再需要人多力量大,可以用自由和創意去生活了!

13樓:李洋

基本發達國家人口都負增長,這是事實描述。

反人性是啥,人性又是啥。

人生的意義在於尋求確定性,為什麼目標尋求因人而異。

如果尋求確定性算是人性,那麼工業文明相比較之前,給於人極大的確定性。

因此工業文明不是反人性。

但是國家最基本的根基是兩樣,土地與人口。

人口的減少,維持這個趨勢,勢必國家會滅亡。

但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始有終,憑什麼文明不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切事物都是走在滅亡的路上。

為什麼發達國家人更守規矩?

陳鋒 當你做什麼都不為錢操心的時候,等紅燈,排隊這些也就無所謂了。國內現在不分有錢人,受改革紅利,錢來的太容易,本質上就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熟悉他的人,自然怕他,都讓著他,造成了妄自尊大的性格。出門後,別人不見了他,他還是以老家那套行事,結果不言而喻。 蘇寧尋星人 因為他們都知道在變道的時候不打轉...

美國的人口素質是不是發達國家墊底的?

麋鹿小小姐 也不是吧,美國是個比較自由的國家,只是一些禮儀沒有一些歐洲國家全面,但是大多數人都很友好。我在美國呆了很長時間,我還是覺得得看人,而且我覺得我身邊的美國朋友都很有禮貌啊,他們很會玩很會生活,為什麼會有認為美中國人素質很低這種想法? 空餘 美國兩極分化太嚴重,人口是發達國家最多的,碰到乙個...

為什麼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少數沒有出現人口負增長的國家?

浪你個浪 認識乙個美中國人,他生了7個孩子,另外領養了乙個中國女孩。我問他生那麼多不怕養不起嗎,他轉過頭問他太太,你覺得我們生那麼多怕養不起嗎。他太太說,never worry。 呃要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其實就人口增長率來說的話發達國家沒幾個出現人口負增長啊。下圖是聯合國的世界人口展望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