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願意到發達國家工作或移民?

時間 2021-11-03 18:21:22

1樓:我不是挖墳的

贊同工資更高這個觀點,但看到這個答案,對不起,我笑出了聲

不知道文中這位知識分子是不是《故事會》看多了,競爭不激烈?亞裔在任何乙個領域,所面臨都競爭壓力都不是張口就來的……看來美國新冠沒有讓這位it大佬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任何正確想法…

2樓:

因為工資低。

西南地區小縣城大學本科都是進體制,其他工作基本見不到本科生,全跑省會,北上廣深。

有條件的人跑去香美歐澳加日韓。(窮人去不了)

3樓:陳峙宇

一件事感觸很深,我的乙個爺爺(我外公以前關係很好的同事),他兒子在美國乙個常青藤大學當教授,一兒一女都不會說中文,妻子是律師吧好像。早兩年這個爺爺的老伴過世了,兒子和兒媳在他母親下葬乙個月後,才回來短暫逗留了兩天。後來,這個爺爺就和他斷絕父子關係了。

我覺得吧,對於中中國人來說,家庭才是根植在民族性格裡面不可磨滅的東西,要我扔下父母深居海外我是做不到的。

補充一下,他多次想把父母接過去,但老人根本無法適應那邊生活。

4樓:實驗狗

座標歐洲,在讀博士。

我剛來這邊的時候我從沒有留在這的想法,但慢慢時間久了後,現在這個想法越來越強了,感覺這邊每個人可以更加自由的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或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被來自於家庭或社會的壓力所限制。

從個人角度舉兩個例子:

第乙個:

我老闆的秘書,中年婦女,40多了,家裡倆孩子都身體不大好(有一些需要人長期照顧的疾病)。她家也不是什麼土豪富二代,就普普通通的家庭,靠她和丈夫兩個人每個月固定工資生活,也不可能負擔的起長期保姆什麼的,照顧孩子全靠自己。就這情況放在國內恐怕這夫妻兩個人每時每刻都要為生計而奔波了,想要一些屬於個人的自由的時間想都不要想。

但她現在除了日常的工作外,還在乙個大學報了幾個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每週都要跑好遠過去上課。最近孩子的病又嚴重了,為了照顧孩子就很乾脆的請了半假,一周來兩天半。

而且也經常遇到一些外中國人工作幹了三四年之後,突然就不想幹了,回到大學繼續念個學位。高中畢業——工作——回大學上本科——工作——回大學上碩士——工作,這樣子的生活軌跡非常非常常見。

而國內大家天天工作焦頭爛額的,即使偶爾有辭職去學習、進修的想法,相信大部分人也會礙於各方面的壓力而裡面打消了吧。就我個人而言,我娘總是叨叨「唉,這麼大人了,竟然還在上學」「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快工作10年了」「我實在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上學要上那麼久啊」

第二個:

我的房東,60多歲,慈祥的老太太。孩子們都在比較遠的外地工作,一年也難得見上幾次,她乙個人住著一套3層還帶個地下室的別墅,就想著自己也用不著這麼大房,乾脆把2層和3層都租出去了。第一次見這老太太的時候,她給我介紹著房間的基本情況,說一般第一層就她乙個人住著,但偶爾她的男朋友也會過來住。

等等,「男朋友」???她說她很早就離婚了,她也現在的這個男朋友談了五六年,感情還不錯。我當時確實很驚訝乙個60多歲的老太太竟然跟我說著她和她男朋友的故事,放到國內就算單身老太太再去找個老伴,也會盡快結婚,而少有一大把年紀了還做著男女朋友的事情吧。

後來呆久了才發現這種情況太常見了,比如戀愛談了好多好多年了也沒有結婚,三四十了身份還是未婚,或者兩個人同居同居了不知道多少年,等到孩子都能夠打醬油了才想起來「哦!咱倆好像還沒結婚呢」,然後帶著能打醬油的孩子一起舉辦乙個三個人的婚禮。

國內好多女孩子一過21,22,家長就開始安排相親,催婚。「年紀大了你就嫁不出去了」,「什麼年齡就要做什麼事,你這個年紀就該結婚生孩子了」「你倆才剛剛開始談怎麼了?我跟你說現在結婚可複雜了,定個婚宴排隊要排1年多呢。

你快跟對方去商量商量,早點準備起來!」「你知不知道30多了生孩子算高齡產婦啊,很危險的!」「到這個年紀了連個物件(孩子)都沒有,你這種人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個了」

5樓:暴躁山羊

在國內時一到特定季節過敏性鼻炎就讓我生不如死來了雪梨快五年完全沒有發作過

每週堅持去健身房三次偶爾去pub和同事喝喝酒偶爾和中國朋友們玩玩狼人殺也不算特別無聊

雪梨唯一讓我不爽的是房價太高。。。

6樓:莫威廉

平淡有什麼不好?

非要雞血打得撲通撲通的才舒服?

對不起我懶,我是廢物,我想過悠閒但是又衣食無憂的日子,遛遛狗,上班只上八小時,每年還能有十幾天假期去海邊躺著繼續擋更廢的廢物。而且還買得起房。

剛畢業在多倫多的時候我覺得我三五年就能達到。

現在在深圳,上班只上八小時跟其他幾個東西沒有任何關係。哦不對,就算上班996,其他東西也跟我沒關係。

但是我不敢抱怨。

因為從統計資料上來看,我已經過的比大多數人好了。

7樓:

留下,萬分之一可能拼殺成為人上人,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做個經不起半點風雨毫無安全感的屁民。

出走,那裡是普通而安全、平凡而有尊嚴的生活。

8樓:二十四向風

因為在國外習慣了,回不去了。

在澳洲每週全職工作四十幾個小時,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學歷,不管在哪個城市,都可以保底年入4-5萬澳元,也就是20-25萬人民幣,還有乙個月的法定帶薪休假。

如果不在雪梨墨爾本之類的大城市,工作三年可以攢到首付,五到八年內可以還清房貸。

在中國你能做到嗎?

9樓:

因為赤手空拳也能努力幾年然後買得起房。

不是一線城市出生的我,上海一所大學畢業,感覺房子在十年內交不起首付。

出國之後在乙個二線城市讀書,暑假實習三個月攢了1/5的首付。大概畢業之後奮鬥兩年就能湊齊首付了。父母很想讓我回國,可是家裡情況是父母攢一輩子的錢也買不到北上廣非郊區的兩居室首付。

10樓:Kelvin Cao

因為我就是想遠離親友,過的平淡啊!以及能不那麼麻煩的擁有高空氣質素,乾淨點的公共設施(尤其是廁所),稀疏些、總體禮貌些的人群。

11樓:不問字

最近的幾個事情,反響特別大,我個人是覺得現在的人對公平看的太重了,比如龍哥的正當防衛,長生的假疫苗,高鐵霸坐神鵰俠侶,演藝圈偷稅,事情處理的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12樓:

你點開那些移民之後,乙個勁兒跑來知乎曬優越曬幸福的人的主頁,就知道了,那是真寂寞啊。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人始終是群體動物。

13樓:

看到這麼多「外中國人」,人出去了,還是只有在原生國的論壇強行秀優越,以怨婦一樣的口吻,靠詆毀原生國的方式,頻繁刷自己在當前居住國刷不到的存在感,不禁感慨萬千。既然這麼厭惡甚至仇恨原生國,還腆著臉跑來這裡的論壇幹什麼,有點骨氣好吧

14樓:安江澤

其實在國內只要生活在比較大的城市,也一樣大概率是遠離親友。哪怕是土著,一旦階層異化,居所跨區,往來頻率也是急劇下降。

至於生活是否平淡,那是由眼前的條件決定的,不是兒時的親友決定的。

15樓:國通九洲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移民是乙個人或者是乙個家庭的選擇,沒有什麼好和不好,只有合適和不合適。移民是乙個取捨,關鍵在於自己,如果條件允許,多乙個海外身份無疑是多了很多機會和選擇。

16樓:Jie

因為輕鬆做it在國內的不多不少說一年五十萬吧同樣在土澳做it 一年不多不少十萬刀吧國內一周工作40小時後可能加班澳洲一周35小時壓力小經常可以遲到早退.....

17樓:Soso

因為平平淡淡就是很多人想要的生活啊。

而且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達和世界航空的廉價化,國外和國內的距離比想象中其實要近。

今年是我來澳洲的第十年。我見過很多非常喜歡土澳最後移民在這裡成家立業的人,也見過很多覺得這裡就是個大農村除了藍天白雲無聊的很一畢業就迫不及待回國的人。

而我屬於無甚雄心壯志,就追求平淡生活的人,所以我選擇了留下,選擇了這裡作為下半輩子我的家。

沒有一種生活是完美的,就像沒有乙個人是完美的,只要你了解並深知自己想要怎麼樣的生活方式,那麼你就應該知道如何選擇可以讓自己更安心。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城市有了飛雪梨的直航,我中午吃完午飯在公司附近散步的時候,甚至經常可以聽到重慶話。

那時候我總會會心一笑,原來我離家,其實也很近。

18樓:Anubis

我自己個人的那麼一丟丟想法。為了實現心裡的那個想法,所以哪怕吃泡麵都要達到目的,壓縮生存空間,壓榨自己,以實現自己預想的目標,雖然生活苦,但和自己的計畫是沒什麼偏差的,完全在承受範圍內,所以雖然肉體苦,但卻依舊心向著那片彼岸。而且中國的文化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都有先苦後甜的傳統,小時候的教育和長大之後的社會情況,讓自己更加勇往直前,特別是適應了不斷突破自己之後就更加覺得自己容易完成目標。

只能說,沒什麼對和錯,這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好像我這種死宅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通宵熬夜特別痛苦,小的時候身體好而且玩遊戲還有快感所以容易堅持下去,但長大後卻身體變得不好,加班很多時候也是一加就好幾天,或許還會更誇張,畢竟沒遇到過,沒法想象,但即使這樣還是依舊堅持下去。或許真的是家庭和年齡的問題,不得不堅持下去。可惜人生沒法多重試幾次,否則的話,應該很容易找到乙個很適合自己走的路吧。

等未來人類真的大多數實現了全機械人工作,那那些普通人類應該怎麼辦呢,或許現在人就是更看得遠,所以想拼命搏一把吧;也可能就是想拼命一下,等老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我努力過了吧。那麼多人,那麼多想法,誰又知道呢

19樓:托尼先生

說個很現實的原因

很多人出國後領略了自在,學會了自我。

價值觀的轉變很大。

你或許會奇怪為什麼有的人寧願背井離鄉,生活在乙個沒有親人的地方。

但是換成乙個離鄉扎根不歸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已經轉變成了自己過的快樂就好,一輩子這麼短,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牽掛?

認識乙個朋友,回國就能妥妥的安排工作,房子車子什麼都是最基本的配備。但是他一心要移民。為什麼呢?

他說自在啊!不用去面對那些世俗的東西。

我很開心。

20樓:

蘇北十八線城市本科生,報考上海,蘇州,無錫公務員,事業單位全部限戶口,工科生工作3-5k加班加點。房租水電+背井離鄉。

即使上海話,蘇州話說的再好也是江北人,被本地很多low的老頭老太瞧不起,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歧視。

老子去日本了,美國了,做個收銀員,同樣被歧視,背井離鄉,這邊15k起步,空氣好,食物安全,講洋文,回國更瞧不起那些蘇南上海廢物老一輩。何樂而不為?

就是瞧不起。

21樓:絮語

這是兩種生活方式啊,想靠親人的靠親人,想靠錢的靠錢。 現代的城市體系和技術支撐已經幾乎可以讓人完全靠money了,唯一問題就是你的錢夠不夠的問題。 這不就是想靠什麼靠什麼,親人多關係好錢少就靠親人,錢多的靠錢。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失眠?

再見傑克I 十年前,水利方向專科畢業工資就5000 年薪10 了,十年後本科畢業6000 年薪12 十年前成都買房的每個月還200,十年後的我每月3800。所以當代年輕人焦慮睡不著是有道理的 元次方 各種原因都有了。我以前也失眠過。第一種是白天喝一杯奶茶,導致第二天早上五點才睡得著。第二種是比較興奮...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德雲社?

郭老師很厲害,這麼多的演員,放養著來,還各有鮮明的標籤,年輕人喜歡哪種的,很多能找到相應風格的演員去追。喜歡傳統相聲的,看一隊二隊三隊,有高欒 金東 孔李,其他的小演員也有很業務優秀的。特別突出的是高欒組合,淡泊名利奔著藝術去的高峰和霸道Quattroporte欒雲平都特別圈粉,很多前線追拍。喜歡時...

為什麼身邊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租蛋殼公寓?

HY9420 租蛋殼公寓的人背景都簡單,人單純,這點讓我們感覺舒服吧。以前也是聽了朋友的建議,現在在蛋殼公寓已經一年多了,合租的感覺挺好的,真的很難得。與我合租的有一位小姐姐,做飯很可口,最重要的是她喜!歡!做!飯!所以我和另乙個室友經常蹭飯,生活費嘛,大家平分,感覺真的挺幸福的。以前不住蛋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