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國他鄉聽到鄉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12 18:39:24

1樓:qalter

幾年前在高棉旅遊,在逛暹粒夜市的時候,一位賣玉石首飾的大爺見到我們,用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粵語說了一句:「行過路過,入來睇下呀」 ,簡直……開口跪……

沒有什麼比在外頭聽到自己的母語更溫暖的了

2樓:夏茗

別說在異國他鄉了,就是同在中國不同省份聽到鄉音都激動得不行。我祖籍是潮州人,爸媽在家裡都會講潮州話,有次開學在學校食堂聽到乙個學生和他媽媽用潮州話交流,我激動得人生中第一次跑去搭訕了,結果發現我們家鄉好像離得很近。反正就是很親切啦。

3樓:是塵

不是異國在他鄉

在三千公里之外的香港

發現和我一樣從新疆來的兄弟

說話聲音和我表哥一模一樣

就連語氣、神情都一模一樣

這可能就四我的大哥吧

但我很少和他講話

因為我竟然會害怕聽到他說話

聽到的時候

非常想家

4樓:

不用很遠,也不用異國,他鄉足矣。

2023年第一次出遠門,離開生活了二十年的我魯,去了河南南陽,一呆就是兩個月。還好,還有個和我同去的,時不時能聽到家鄉話。可是倆大小夥子能有多少話說?

終於有一天,來了一輛送貨的車,一看車牌,山東的!趕緊找到司機,可算見到親人了!司機大爺人很和氣,一再囑咐我們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我倆厚著臉皮跟他要了根菸抽,這熟悉的味道格外親切!臨走時,我倆說,大爺,把你那半盒煙留下吧?我們這裡有中午剛買的,還沒開封呢!

5樓:

在國外實驗室交流的時候,一天中午,確切地說是下午2點鐘,才在實驗間隙去茶水間用微波爐熱盒飯吃。吃著缺調料的自己做的假川菜,翻著花花綠綠的英文雜誌。我身後坐著兩個20出頭的小夥子,耍手機遊戲(我不確定是不是王者農藥,那個時候估計還沒有開始流行),打得熱火朝天,突然,其中乙個小夥子用成都口音說:

「走咯走咯,高不因咯,要遲到咯」恍惚間,回到高中時候,課間在書報欄貪婪地看著當天的天府早報,小夥伴在我旁邊催我,搞快點兒嘛,要遲到咯。

再巴拉一口盒飯,瞬間覺得川味濃郁。

6樓:mike ck

今年去澳洲開會,忙裡偷閒到雪梨大學逛了一下,結果發現大學裡都是一撥又一撥的中國遊客,走到校園中心時聽到一對老年夫婦說話,那一口鄉音讓我實在是忍不住直接上去攀談,先用普通話問是哪個省,哪個地方的,對方也不含糊,原來是我大雲南的。聽到地名後,我就直接轉方言了(南方方言地方隔遠一點就有明顯差別了)。時間很緊,交流不多,但是談得很愉快,我想這對我和那對夫婦都是一種奇妙的經歷吧。

最後感嘆下,想不到我們那種窮地方都有人到澳洲旅遊了。

7樓:寒綾卿

有一年跟媽媽在德國玩,地鐵上對面上來了一家子,一開始是在說上海話,然後我也覺得沒啥問題,我媽突然插了一句常州人?對面就驚訝了…連忙說是的,是的…他們是孩子在這兒上學…然後我媽就說常州話怎樣,無錫話怎樣,蘇州話怎樣…區別在哪兒…他們下去以後,媽媽很無奈地說為啥硬講上海話…

哦,我們是無錫人,但是我媽一貫很有語言天賦,無錫本地的口音南邊北邊有啥區別也是能很有重點的講出來…周邊哪個鎮的都能聽出來…

8樓:

年初在日本旅遊

第一次是在上野動物園,作為乙個時刻需要有人陪的人,乙個人玩真是要了老命。走著走著聽到兩個妹子在說中文,實在是親切得不行,可惜沒好意思上去搭訕。默默地跟了兩個妹子半個多小時只為了聽她倆聊天。

第二次是在酒店,想去問前台要怎麼把amazon買的東西寄到酒店,前台英語很差我的日語很差,最後問我」你是中中國人嗎?「順利解決問題

第三次在伊東泡溫泉,這裡的人們基本上唯一會的語言就是日語。有天路上碰到幾個白人,聽見熟悉的英語,內心也是感動的不行。。。感覺這種時候英語也算一種鄉音了。。。

9樓:朝鮮冷麵殺手

2023年的夏天,乙個人做火車從科隆到了巴黎,還沒到住落腳的住處就先去了羅浮宮,乙個人兜兜轉轉,突然聽到旁邊有三個人在講武漢話,我以為是聽錯了,因為在國外老會聽起來別人在說中文,我豎著耳朵和他們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聽了四五句確定了,走上前去:「您家是武漢的嗎?」「對啊」「我是漢口的」「我也是」「我幫您家拍照吧」「祝您家健康長壽。

」異國他鄉聽到一句家鄉話比什麼都開心。

10樓:大雪山

我唯一一次聽到是在費城的一家小餐館裡,在座位上聽了很久然後突然想起我們那的乙個笑話。

乙個男的想偷渡到南韓,於是他遊啊遊,終於看到陸地。上岸之後看到乙個老奶奶在曬漁網,他激動地問老奶奶:阿媽尼啊,請問這裡是南韓嗎?

老奶奶說:

你彪麼!這裡是永(榮)城!

11樓:甬熵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在阿布達比機場路家樂福裡面看相機,聽到隔壁區域出現了軟綿綿的成都話,聽上去感覺特別親切,出國以後,好久沒有聽見這麼純正的家鄉方言,於是放下手中的相機,走過去一看,兩個大媽在跟家樂福的一位導購——印度哥們交流,問這個行李箱可不可以相因(Xiangying,通「便宜」)點,那位印度哥們也是一臉懵逼的望著她們,於是我們走了過去,替她們傳遞了資訊,原來她們是單位退休職工,報團過來旅遊,不怎麼會英語,住在附近的希爾頓,由於給親戚朋友買的帶的東西太多,自帶的箱子裝不下,還需購置乙個。看在老鄉的份上,於是我們帶著她們買了箱子,又買了奶粉,買了巧克力,還買了阿布達比的特產—椰棗,一直快到結賬的時候,大媽發揚了感恩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我們說,小夥子,感謝你們的帶領,給你們的椰棗也不收,那這樣,你們下次回成都的時候,一定要來我家做客,看你們長得挺標緻的,如果沒有女朋友,我給你們介紹。女。。

朋。。友。。。

哈哈,在異國他鄉遇到聽到鄉音,遇到老鄉,舉手之勞,沒準還造就一輩子的幸福。。世界真奇妙。

12樓:來乙份good

之前跟朋友去香港考試,考完後去逛商場,周圍包括朋友都是在講粵語,這時迎面而來的一對父女,爸爸對女兒說阿要試這個啦女兒說不要來不要來蠻去下個店異常親切,激動的跟朋友說遇見老鄉了

13樓:Xinco

幾年前去日本有事,在東京停留了3天,逛了一下淺草寺。

後來回到福岡,去了太宰府玩,周圍全是香港遊客和上海遊客。這下完全沒有在異國他鄉的感覺了。

我想,在異國聽到鄉音就是一種安心親切的感覺吧。

14樓:

聽到最多的是他們先自己嘀咕:「那個小夥子好像是中中國人吧,讓他給咱們拍一下」

然後慫恿乙個人拿著手機相機走過來,開始組織語言。

我一般直接說:「行」

15樓:一路向北

在紐西蘭working holiday中!

有幾次被當地小朋友(不到20歲)友好的用「你好」打招呼,瞬間就特別開心!

所以每次碰到行人,基本都會主動說「hi」!

感覺這像是一種溫暖的傳遞!

16樓:

不算國外了,就北京和四川的故事。

四川某市鐵警一名,前往北京出差。到了首都想留下點美好回憶,於是找了小姐一名。當然,劇情需要起伏,一人一雞遇到了掃黃警察。

警察在盤問小姐的時候問小姐籍貫,起初她還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自己是河北人,被警察用嚴厲的眼神掃過之後,馬上脫口而出:四川樂山勒。(四川朋友請自行腦補口音)

這個時候,某鐵警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當然,嘴賤的他在同事面前說了這件事之後,他又多了乙個終生代號:家鄉雞。

17樓:Wrrrrrrrrrrrrr

南韓首爾.星巴克點單. "Excuse me, can I get a ..."

南韓小哥抬頭,「你要什麼啊"

#說英文沒中文好使的國家#

18樓:

鄰居一家,爸爸是美國白人,媽媽是中國一代移民,兒子Raymond中美混血,中文講挺溜的。

暑假去他們家玩,Raymond姥姥姥爺也從中國北京來了。

最開始一直大家一直保持著「普通話+英語」的交流方式(美中國人不明白中文,兩位老人不明白英語)

後來到了晚上,我們驅車去一家台灣餐廳吃飯,姥姥姥爺也跟著去。吃到一半我說這個台灣菜的味道好正宗,老奶奶突然用四川話說,你吃得這麼辣是不是四川的哦。

我當時整個人愣住了…因為在老奶奶說四川話之前完全聽不出來她是南方人(北京話沒有一點口音),然後楞了半天,奶奶說,我是重慶的,我看你就像我們四川那邊的…

楞了半天,望著一桌子正宗的中國菜(我們host family也是中中國人,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原材料買不到所以中餐都比較「湊合」),想起也不知道是多久沒有這樣「一家人」一樣坐在飯桌前吃飯了,思緒陷入混亂…

19樓:

去亞庇旅遊,迎面走來一對情侶,男的過來問我:以死KYou死咪……我當場就笑了,直接打斷他:你可以說中文的……他女票笑得花枝招展,羨煞我這個單身狗孤零零乙個人來馬來旅遊。

那男孩感到不好意思了,就崩了一句:唔該,請問gaya street點樣行啊?

屌~原來老鄉,然後我也用粵語給他指路了。

他女票笑得臉都紅彤彤了,羨煞我這個單身狗。

20樓:話不多先生

大二國慶和發小去重慶玩,到朝天門時開始下雨,就跑一小商店門口避雨,身旁一家三口正好是老鄉,用家鄉話聊天,當場確實很驚訝,跑去寒暄了幾句,雨停了就各自離開了

21樓:橙君梨

有一年從日本轉機回國,可能因為是元旦的關係候機室裡空蕩蕩的,只有我和一對老夫婦。

本來我在安安靜靜地看書,但是突然聽到兩位老人開始用我們家鄉話交談。

當時感覺超親切地~因為我本身不會說家鄉話,家人朋友都會和我講普通話,所以家鄉話是我只有在本地才能聽到的。

就轉過身去攀談了一下啦,知道兩位老人和女兒常住北京,而他們的兒子常住日本,剛給他們添了個孫子,是來探親的。

後來登機的時候看他們拎了個有點沉的隨機箱,再加上飛機上人很少,就順手幫他們拎到了座位那裡放進了行李艙。

下飛機的時候又想起這件事兒了,就在機艙門口等了會兒,幫他們拎了隨身行李,又取了大件。

後來我要轉機回家,老奶奶握著我的手不放開,給我念了好長一段佛經,祝我一切順利。

雖然我的腦子半小時就把位址給忘了……香什麼小區來著?

這就是我的經歷啦。現在回想起來奶奶拉著我的手一字一句告訴我位址的樣子都感覺特別美好。

在異國他鄉聽到鄉音就是會產生一種想上去攀談的衝動吧,覺得特別熟悉親切。

22樓:DAVID

一月份在印尼的時候,入關的時候,印尼邊檢人員故意刁難我要小費。當時英語不好,沒法交流。乙個會英語的導遊過來幫我解了圍,那一刻莫名的親切。

23樓:花茶

且不論異國之類的,就說國內吧,也是鄉愁。

JX人,八歲出來,在GD讀書。十一年,回家不到十次。

本能的維護自己的家鄉,聽到鄉音,忍不住過去打招呼,好像找到同類什麼的。很激動……

他鄉遇故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橙紅色的仔 就像你孤獨的走在洛聖都的街道上,撞到乙個人。正當你準備揍他的時候,他回頭對你說了一句cnm,讓你不自覺鬆開了攥緊的拳頭。 森閣 重點在遇吧,不是提前安排沒有精心策劃 前一秒我還在遙遠異鄉日常的循規蹈矩,後一秒乙個訊息他告訴自己莫名其妙被臨時出差到你那,今天到明天走剛剛好有個吃個飯的時間,...

異國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張三千 明天女票出國一年,記錄一下。體驗就是很難堅持 我來修改答案啦。現在是人在中國剛下飛機 開玩笑 哈哈哈體驗就是難熬的一年過去了,現在基本上受疫情影響,天天在家沒事拌拌嘴,想著吃啥,逛超市,整體很不錯 俺容易嘛俺異國戀 男票在公尺國和三個妹妹一起share乙個flat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一起做...

在 ThoughtWorks 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夏工 我不是TW的職員,不過有很多的朋友在西安的辦公室,內心很尊重TW,畢竟說 B 說 B 很容易的,真的要做好並不容易,希望西安能有更多這樣的公司,把這一波帶起來 William Shen 基於某次合作的印象,這家公司的很多人,對於資料結構和演算法,甚至對於程序排程原理,TCP協議都搞不清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