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只有簽名 沒有蓋章,這個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時間 2021-05-12 13:43:49

1樓:法天使

首先,從簽字蓋章的角度理解該合同是否生效。雙方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後形成的書面合同,是否生效(「受法律保護」)首先要看合同簽署部分的約定。若雙方在簽署部分明確了「本合同自雙方簽字後生效」或「本合同自雙方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則合同只有簽名沒有蓋章也生效,受到法律保護。

若雙方約定約定「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並且蓋章後生效」,則合同只有簽字,沒有蓋章,則合同未生效,可能不受到法律保護。

其次,根據《合同法》第36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民法典》第490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

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也即雖然合同約定「簽字且蓋章後生效」但雙方僅簽字未蓋章,但合同簽字後一方履行了合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也已經成立並生效,要受到法律保護。

落腳到合同起草審查的角度:

第一,建議採用「簽名蓋章後生效」或「簽署後生效」的表述。

第二,如果確實希望「簽名+蓋章」合同才生效,則必須使用「本合同需經雙方法定代表人簽名並且加蓋公章後方可成立生效」的明確表示。

2樓:初級小法師

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一般都會在合同上加蓋單位的公章。如果勞動合同上沒有單位的公章,只有法定代表人或者專案負責人的簽字,這樣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在勞動合同上簽章。通常而言是由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單位的公章。但簽字並蓋章並不是法律規定的必須同時具備的形式要件。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作為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

法定代表人對外代表企業的行為,其本人的簽字即可表明用人單位的意志。

如果勞動合同上既沒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字,也沒有用人單位的蓋章,而是專案部負責人的簽字(這種情形較多發生在建築施工領域),那勞動合同能否認定為有效?對這種情形,要看專案部負責人對外是以什麼名義簽訂合同、合同的內容是否屬於用人單位的營業範圍。如果符合上述條件,應認為勞動者是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除非用人單位能提出相反的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字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字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乙份。

案例:

孫某在某公司工作,因工作中出現差錯,公司決定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孫某不服,提起了仲裁。仲裁機構在審查公司與孫某簽訂的勞動合同時發現,公司在該合同上只有法人代表的簽字,沒有公司公章。

仲裁委認為,這份合同沒有公司的公章,也沒有經過合同鑑證機關的鑑證,應屬無效。

該勞動合同雖然沒有公司的蓋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名,法定代表人有權代表公司訂立合同。而且,孫某已經在該公司工作一年多,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了相關的義務,從事實上也可認定其存在勞動關係。關於勞動合同的鑑證問題,中國目前的規定是「鼓勵鑑證」,以方便日後糾紛的解決,但並不是「強制性鑑證」。

也就是說,鑑證只是勞動合同管理部門對合同進行審查認定的一種形式,並不是勞動合同成立的必備條件,更不能將其作為勞動合同是否有效的標誌。

3樓:e籤寶電子合同

合同只簽字不蓋章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根據中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是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的,因此只要合同上是有雙方當事人的親筆簽名合法有效的即可,法律並沒有強制性規定簽名並且蓋章,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那麼合同即告成立。

法律依據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取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不過,如果題主是企業負責人或者經辦人,在進行對公合同簽署的時候,小e建議使用e籤寶電子合同哦,相比傳統紙質合同,電子合同更安全、方便、高效,有效規避了傳統印章丟失或者被盜的風險,並且e籤寶電子合同實現了全程上區塊鏈,被篡改的機率接近為0。

4樓:簫韶九成

1.當事人在合同上簽字蓋章的效力,表明合同內容為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具有確定合同當事人的作用。

2.合同與簽章載明主體不一致的,應綜合考慮合同簽訂的背景、合同內容以及當時對權利外觀的認知等確定當事人。

3.印章在證明合同真實性上屬於初步證據,認定合同真實性須綜合考慮其他證據及事實。(有蓋章無簽字,或者有簽字無蓋章需綜合考慮相關因素,確定合同效力)

4.雖然合同不符合當事人簽字並蓋章成立要件的約定,但當事人事後對效力予以認可的,應當認定合同成立並生效(以實際履行彌補成立瑕疵)。

5樓:雲木合

這其實涉及到合同是否生效的問題。可以肯定,沒有簽名、沒有蓋章,合同未必無效。

如果雙方對合同進行了磋商,形成合同文字但未簽字蓋章,但一方履行了合同義務,另一方接受的,視為合同成立。

排除以上情況,如果雙方並未約定生效條件,但對合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合同成立。

如果雙方約定簽字蓋章生效,則此合同只是形成了文字,雙方都沒簽字蓋章,合同未生效。

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過錯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6樓:也迪律師

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是受法律保護的,至於其效力與約束力,要看合同雙方的主體是誰,簽名是本人籤的嗎,簽字的人是什麼身份(比如是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合同內容綜合判斷。

7樓:何律師

如果合同當事人是公司、企業等單位的,原則上要蓋公章或合同章,但如果簽字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委託人(有授權委託書),效力還是很高的,另外要結合雙方履行合同的證據、簽合同時的溝通記錄情況,實在不行還有「事實合同」,打官司的話要準備一套形成證據鏈的材料,問題不大。

8樓:貪好俗人

需要看您的合同是個什麼樣的主體籤的,如果是跟個人籤的,一般涉及不到蓋章的問題,雙方簽字就可以了;如果是和公司籤的,一般要公司蓋章以後才可以,但是還要看簽合同的人在公司是什麼樣的存在,普通職工籤的合同,一般很難跟公司扯上關係,如果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簽的合同,有時候還是可以代表公司的。

總得來說就是,個人簽合同,公章是無所謂的;公司簽合同,有公章是最保險的

9樓:樹律師

目前實踐上更注重考查簽約流程是否符合特定程式、相關人員是否屬於有權/授權人員,只簽名未蓋章的合同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結合具體情況論證。

10樓:莫文賓律師

這要看雙方對於合同生效的約定,通常是簽名或者蓋章,合同有其一即可生效。但是如果合同中明確的約定應當是有簽名和蓋章方能生效,那麼必須要都具備。

一般來講,在合同生效約定中如果寫的是簽字蓋章即生效,指的是簽字和蓋章有其一即可。如果合同中生效條款是簽字、蓋章,或者簽字和蓋章方能生效,那麼簽字和蓋章都需要具備才能生效。

還有些合同是約定有生效時間的,或者生效的條件。那麼生效的時間到了合同才生效,或者生效的條件成就時才生效。比如約定付款時,合同生效。

還有一些合同是約定有時效期的。比如很多招標投標的合同是有時效限制的,通常90天或者180天。還有一些合作協議,通常也是約定了合同有效期限的,一般是一年或者兩年。

對於合同生效的方式,雙方也可以進行協商變更,這個並不影響雙方對自身民事權利的處理。因此有關合同是否生效,怎樣才能生效?要看具體的合同約定和雙方的意思。

這個協議違法嗎 是村書記簽名蓋章,並收取25000公尺贊助費?大家看清圖?

介似嘛意思 首先要弄清楚你現在用的這塊土地有沒有確權承包證,如果沒有的話很有可能是村組織將國有土地也就是全民所有的土地租給你們家,說白了就是村委會通過地方勢力把國有資產給你個人使用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法律上不追究責任的話用著沒問題 如果追究責任那村委會無權發包可以法院起訴追回本金 上海佔永傑律師 協...

合同上寫的是簽字蓋章後即生效,那只加蓋了合同章,沒有代表人簽字,合同生效麼?

姚sir 根據司法判例,最高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協議中所表述的 簽字 蓋章 中的頓號,是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其前面的 簽字 與後面的 蓋章 系並列片語,它表示簽字與蓋章是並列關係,只有在簽字與蓋章均具備的條件下,該協議方可生效。雙方當事人該項約定意思表示清楚 真實,應認定為有效。但是請注意 一方履...

為什麼只有 合味道 這個牌子的速食麵沒有單獨的調料包?

猛料哥 其實跟酌情新增沒關係,合味道的調味都是比較清淡的,全下下去也沒問題,還有就是盡量環保,調味包是塑料的,以前合味道是沒有配餐具的,包括香港買的版本也是沒有餐具的,後來才有配雙短筷子,後來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才配了摺疊塑料叉。 kaeserlin 深夜泡麵黨怒答一波,方便是很方便了,但是叉子上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