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販賣焦慮的例子?

時間 2021-05-11 23:54:18

1樓:Michael Lam

說一下最近看到的吧,一般在搜尋引擎裡搜尋到的,絕大部分帶有含有「雞娃」、「推娃」,字眼的營銷號文章,或宣稱自己是「北美教育模式」的營銷號,行文格式為「為什麼家長都讓孩子學xx」,「不學xx就會多壞多壞」,「我如何用了乙個月通過xx考試」,基本都是在販賣焦慮。

2樓:co醬吃了kie

高三狗感受深刻。

因為快高考了,身邊充斥著各種雞湯文和販賣焦慮,個人吐槽,僅供一笑。

"你沒做的題,會有人替你做;你沒讀完的書,會有人替你讀;你考不上的大學,也自然就有人替你上了。"

來來來我們分析一下這句話,雖然本意是好的希望你能走出頹廢,但是首先,同樣做一套題,每個人的效率、狀態、接受能力都有差異,有人感動自己刷一大堆題沒有卵用,不是很好笑嗎?其次,這個"替你"就很好笑,做題讀書學習難道不是自己的事情?我認為高考其實是和自己戰鬥,無論你在什麼樣的階段、什麼樣的水平,所謂"成功"是因人而異的。

再次,這個排比句只能夠對真正內心有惶恐的人販賣焦慮成功,"讀書""做題"的確是考上好大學的必要條件,但不等於決定性,因此這句話邏輯也是有bug的。這個"替你上"就很靈性,每年都有人考上清華北大,你考不上有什麼資格說是被別人替代了呢?

同理還有各種培訓機構販賣焦慮的宣傳詞:

"你來,我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

雖然某種意義上這句話其實沒毛病,但本質還是通過抓住家長"病急亂投醫"的愛子心切去販賣焦慮然後推銷課程。

我觀察了很久,發現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裡,人人都承載著巨大壓力,販賣焦慮真的成為了一種社會需求、社會營銷的有利手段。雖然一定程度上是能推著你往前走的,但是有沒有人願意想一想,每天把"假想敵有人"掛在嘴邊,能夠真正純粹地尊重和學習知識、進步麼。

3樓:烏拉拉

比如,周圍的人都有男朋友了,就你沒有。大家就會催你,讓你趕緊找男朋友。然後說以後年齡大了更不好找,不好生孩子,不好恢復,各種。

聽著很讓人焦慮。其實我個人真的覺得無所謂啊,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不同,也不一樣。

知乎已經成了販賣焦慮的地方了嗎?

剛開始覺得豆瓣不食人間煙火,知乎各個是大佬,就常來知乎,後面發現每次看完知乎就焦慮的不行,年齡焦慮就業焦慮學歷焦慮外貌焦慮財富焦慮 回答問題的也沒幾個。現在還是喜歡豆瓣,下班了看下哈哈哈哈,看下各種風景,看看書,挺好的 啊梵 不僅僅是販賣焦慮,而且看的越多越脫離你所處的環境,不管任何問題都是。不在北...

有哪些 卸磨殺驢 的例子?

說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兒。河北某國企全資子公司,做網際網路開發。面試很逼格。我來了以後就扔給我一堆問題,很難,很麻煩。甚至已經脫離了我崗位範圍,但抱著樂觀,鑽研的態度,我也接受了。起初的時候,領導還說過,解決了問題會給你盡快轉正。於是趕勁兒十足。可是做完乙個,又來乙個。就這樣乙個月過去了,我也把他們遺...

關於師德的例子有哪些?

滄海三聲笑 舉幾個例子吧 對職業有起碼的敬畏之心,要有責任感,不能誤人子弟。成績有好壞之分,但對學生盡可能的一視同仁,不搞歧視。有一顆仁慈的愛心,有愛處就有真正的教育。不收禮。不有償家教。喜歡你眼前的所有孩子,就像你自己的一樣。不把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上去,特別是一些不好的情緒。尊重每乙個孩子。允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