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作者文章中的精髓會因為翻譯的不同而不一樣嗎?

時間 2021-05-11 23:08:46

1樓:鐘離別

這不廢話嗎,你試試把道德經翻譯出去。

無論怎麼翻譯,那就是本萬用率,怎麼用都潮,但翻譯不就成一類了?

還有國外翻譯進來也不會特別成功,看過幾本翻譯書,自己再去看原文,就是不一樣。

2樓:

是的,做出版這些年,發現是這樣的。比如我自己前幾年在中青社做的莎劇版本,我們選擇的是朱生豪譯本,他翻譯的除了通俗更多是意境很美,比散文還好。而且很多意譯處理的特別好。

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比較過方平譯本,還有後來看到的許淵衝譯本,都不一樣,但意境貌似都沒有朱生豪譯本好。尤其是許的譯本許多地方比較直譯,缺少點意味。

3樓:貓大都督

當然會不一樣

不提語言,就環境、教育、甚至性別都不一定相同

國內最常見的情況,很多出版社都是硬性要求,然後就出現女性去翻譯男性作者的作品,而男性去翻譯女性作者的作品,這譯出來的東西,可以說從根本就失了原有的味道。

4樓:

會,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說出來都是淚。(當然只是一部分翻譯家這麼缺德,故意脫離作家本意,還有極小部分翻譯家極其負責,翻譯上一本書會花上幾年的時間,努力追求原著,但是這樣子的終究是少數)

5樓:大墨

肯定會的,作為乙個有點英語基礎的我,親身經歷講解。

一百個讀者心裡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做外國作品譯本的作家也是一樣的,每個人的理解都基於自身的見識,因此他們在翻譯的時候會不自覺帶上自己的理解,從而傳達給我們看譯本的人。而這是原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嗎?並不一定。

當然,深層次上的理解偏差並不會對原文大意造成很大的影響,最多是給你一點先入為主的概念。一本譯作往往不是表面意思翻譯,而是「信達雅」的翻譯,並不會生硬的把原文直譯過來,可以的話,借助翻譯工具讀原本肯定更好,但沒有那麼多精力,選好的譯本來讀也是ok的。

從翻譯來評價乙個作者的文筆是否真的不對?

織田香世最可 翻譯譯的是用詞用句。但文筆不只包括用詞用句。它還包括原作者的表達方式和選取的描述角度,這你可以理解為動畫的分鏡和演出,是不會因翻譯而不同的,這就是能從譯文中看出原作者文筆水準的地方。比如村上春樹寫威士忌會寫杯裡的威士忌有兩厘公尺,海明威可能就只會寫杯裡有威士忌。村上的文筆細緻,海明威的...

《我的英雄學院》有感,我們應該因為乙個作者人品有問題就抵制其作品嗎?

貴妃不醉 你們真了解愛迪生嗎?為什么小孩子看到的是大人的閃光點,大人看到的都是陰暗面。你若是喜歡這部劇,也沒人強迫你抵制,抵制這部劇的是是被它侮辱了的後遺物及其有關人員,比如中華民族。 yara 首先,你是通過哪部作品確認作者人品有問題的?不是這部學院嗎?那不就能說明這部有問題了?我舉個不恰當但貼切...

認為乙個人的文章可以真實的反映出作者的品性嗎?

圓叔 我認為可以的首先作為乙個電台播音員,和文章撰寫者看來,我寫的文案都和自己的一些情感,故事,經歷有關,也和自己的品性有關,雖然一路很艱辛,但是夢想不會破滅的。 曾劍輝 不能的,如果你沒事寫寫自己的品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了,人根本沒有品行可言,何來寫清楚?這不是玄學,文字之欺騙總之大如事情 何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