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以及之前的回民是不是有回鶻認同?

時間 2021-05-11 14:47:51

1樓:

我跟幾個蒙古朋友確認了下,該文是回鶻文體蒙文並非是回鶻語回鶻文,回鶻文和蒙古文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回鶻文和回鶻文體蒙古文的關係和阿拉伯文與阿拉伯文體哈卡尼耶文(喀喇汗時期的維吾爾文)的關係差不多。說實在的現在除了專家外沒幾個人會回鶻文。

回民人有沒有回鶻認同,我看了下其他回答都是否定的,他們說的也沒錯絕大部分回族都沒有回鶻認同,沒學過史的回民有阿拉伯波斯認同國家基礎教育也是這麼灌輸的,一些學過史的可能知道回民還包括了甘州回鶻人和蒙元時期的色目人裡的回鶻人。

但是也有幾個有家族家譜或者祖祖輩輩流傳自己祖先的回民的確是有回鶻認同的,比如青海有個冶姓回鶻家族他們祖祖輩輩相傳自己是回鶻人後代,甘肅有一部分回族人認為自己是明朝時期東遷的哈密人後人。這次在揚州清真寺碰見了個回民帥哥他說他們家譜裡有記載自己祖上是蒙元時期的畏兀兒將領後裔,當然了這類有家譜記載肯定是極少數

2樓:風龍雲虎

回民認同回鶻是曾經存在的,但你拿來證明的是蒙古文,未免文不對題。

回回因其邊緣化,以及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對中國歷史無知,一方面要與漢族劃清界限,一面又要找到自己在中國生存的歷史依據,也就只能找中國史書中的異族亂認祖宗。回鶻因為名中有一「回字」,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回回認祖宗的主要目標。

清代一本在回族中頗為流行的書籍《回回原來》,自稱回族源於唐代,貞觀年間有「西域高僧噶心」來華,天子欲留此人在東土傳布伊斯蘭教,遂「選唐兵三千,移至西域。換回兵三千,來至中國,以拌纏頭。此三千回眾,生育無窮,即今中國回教徒之祖先也」。

這裡的借兵原型,明顯是借唐代安史之亂中向回鶻借兵的歷史而塞進回回的私貨,回回想通過冒認回鶻,宣揚自己是唐朝被中國允許居留的,從而取得在中國生存的合法性(雖然事實上回回起源於蒙古侵略軍帶來的僕從軍)。類似的故事和傳說,流傳在陝甘、湖南、雲南、山東、青海及全國各地。

具體「回鶻祖先說」的影響有多大呢?這裡舉個例子。2023年,京劇名伶郝守臣、高慶奎編排了出歷史劇《郭子儀單騎退回紇》,這本來是乙個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京劇本來就以歷史劇見長,什麼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之類名段,也是反映民族戰爭的,不料北平市回民公會聞訊後,即以「唐之回紇,即今之回回。

昔為敵國,今已一家」為理由,向郝、高提出交涉,劇本最終夭折。雖然回回無事生非,但也證明當時確有相當一部分回回確實認同回鶻。

當然隨著國門日開,外部資訊不斷傳入,回回也先後認同過土耳其、阿拉伯、波斯等等,總之現在不靠譜的回鶻認同基本已經被回回放棄了。

3樓:阿爾斯蘭

大體上和 @魚吞舟 說的情況差不多。

補充些內容:

1、民間傳說的確是那個樣子,但提到的不是回鶻或者回紇,而是所謂的回回國,這個族群記憶所指的其實是被蒙古滅國的花剌子模,或者更細緻一點是該國的撒馬爾罕和玉龍傑赤等主要城市。

這種傳說非常多,各類哲理各類雞湯都有,一些段子甚至可以對應到中亞、中東的具體歷史典故和人物,猛點的甚至還有黃段子,在這裡就不開車了。

2、早年陝西以東的回族,如果是老實在家務農沒什麼文化見識的那類,他們很可能對嘉峪關以西的中國新疆部分近乎一無所知,不知道有維吾爾、哈薩克等和自己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在那個年代那些人的世界觀裡,世界被粗暴的分為回回國和漢人國,中國是漢人國,回族是生活在漢人國裡的回回,但這些資訊不通對世界情況一無所知的文盲們卻又頑固的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回回國」(伊斯蘭教為主流信仰的國家)。

4樓:

蒙古文雖然是基於回鶻文創制的,但和回鶻文還是不太一樣的。

那個糧票上的是蒙文,不是回鶻文,跟回族也沒關係。信了伊斯蘭的回鶻人用的是阿拉伯-波斯字母,放棄了回鶻文。

至於為啥會有蒙文,我可能是因為在2023年現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還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治下,所以當時的寧夏蒙古族是第二大少數民族(現在寧夏已經沒什麼蒙族了),而回漢的母語都是漢語,所以就把蒙文順便寫上了。

建國初期蘇聯給我們的幫助有多大?

歷史的弦音 假如,明天或者下個周印度共產黨突然開掛奪取權力變成了當世第二大社會主義國家。多了也不用,咱們能不能援建當初蘇聯援建我們一半的專案給印度?包括核專案和重工業專案? 歷史上從未有乙個國家,毫無保留的幫助另乙個國家建立全面的工業化 正如歷史上也沒有乙個國家,為了另乙個國家不惜與百倍力量的敵人開...

為什麼建國初期的剿匪戰爭那麼不被人重視?

薩尤克 主要是被同一段時間裡發生的另一場偉大戰爭掩蓋了光芒。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剿匪戰爭,這三場仗是同步進行的。新中國的字典裡沒有 攘外必先安內 這種說法。 我爺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是四野,大概50年代初期在湘西剿匪。四野是我軍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去剿匪。難道不重視?後來195...

20歲之前的戀愛是不是都是多餘的?

不能說多餘,只能說很少有結果。讀書時的感情純粹 美好。生命中的每個人都是你該遇到的,都會讓你學會什麼。愛情會在適當的時候來臨,不要著急。沒有前車之鑑,哪來後事之師,你自己都說出來了,再說了20歲是什麼特別特殊的年紀嗎?人生的分水嶺?20歲跟21歲有什麼很大區別嗎?有就談,沒就算,想就追 二十歲以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