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致輕傷,賠償後還要判刑嗎?

時間 2021-05-07 15:05:19

1樓:刑事律師

實踐中,故意傷害他人可能發生在單方故意傷害另一方,或者雙方互相傷害案件中。如果是前者,造成對方輕傷就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考慮到已經賠償並取得被害人的諒解的,社會影響和犯罪手續不是很惡劣的,有可能會在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不予起訴,就是不用判刑了。但是如果傷害人數較多,手段較為殘忍,持槍帶械的,影響大,甚至說是被傷害的物件是正在執行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一般會正常起訴,只是可能在法院審判階段酌情從輕處罰,也是要判刑。

如果是互相傷害的,除了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還可能構成聚眾鬥毆罪、尋釁滋事罪,法條競合,從一重罪處罰。

對於此類案件,您是被告人一方,還是被害人一方,訴訟中處理策略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一切都要從早做起,萬事都有挽救的可能。有些案件事情本不大,及早賠償解決,就有可能撤銷案件、不予起訴等。因此建議您攜帶相關材料到律所諮詢專業律師,為您提供精確的答覆和更加完善的法律諮詢服務。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九十二條 【聚眾鬥毆罪】聚眾鬥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鬥毆的;

(二)聚眾鬥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鬥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鬥毆的。

2、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2023年4月修訂)

(二)故意傷害犯罪

故意傷害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傷害後果的嚴重程度方面,量刑時可以根據傷害後果的大小在相應的法定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和基準刑:

1.(1)犯罪情節一般,故意傷害致一人輕傷的,量刑起點為六個月至一年半有期徒刑。可根據犯罪情節的惡劣程度、輕傷傷殘等級增加或者減少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2.(2)每增加一人輕傷,可增加三個月至六個月刑期;

4.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1)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2)因激情、義憤故意傷害犯罪的。

2樓:如履薄冰

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方多人闖入你私人住處,無故毆打受害人,可能會從重處罰,估計會判處主犯二至三年,其餘參加者六個月至一年,根據最高院量刑指導意見,積極賠償並取得諒解的可以減輕40%以下基準刑期,積極賠償未取得諒解減輕30%以下基準刑期,也就是主犯積極賠償取得諒解,大概率會判一年零二個月至一年零八個月,從犯積極賠償取得諒解可能就相對不訴,在移送法院前釋放了。

爭取從犯的賠償,除醫療費以外,乙個人五萬以上吧,主犯的話,你自己定吧

3樓:etwxr22

醫療費等方面的有理有據的可證明的損失就算對方入刑了你也可以附帶民事追償的。這個對方跑不掉。如果只是幾萬塊醫藥費就誤工費,你也不用怕執行不了,對方好幾個人,沒道理幾萬塊執行不出來,他們集體賣房轉名轉移資產的成本可能都不止幾萬了,也沒有傻子會為了賴平均每人一萬幾千的帳上老賴名單的,賴幾個億我上失信名單上就上了,賴一萬幾千我上名單那不是傻。

告訴對方想要諒解書就老老實實拿出醫療費以外的額外精神損失賠償。

4樓:老天天天

按照你的說法他們不是故意傷害,而是尋釁滋事,尋釁滋事罪不屬於刑事和解範圍,即使諒解還是得到法院那一步,對方家屬不願意賠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讓對方被判實刑算了

5樓:嘰嘰哇哇

我大概說一下

如果有諒解書,是不會再判刑的,相當於你放棄了訴訟。

如果你想讓對方判刑,走司法邢事訴訟。入室傷人,重點在闖入。

.各國法律,私闖民宅都是重罪,美國律法,戶主可以直接開槍,無罪。中國判的也重。

如果你想多拿點錢,拿這條去說,判個幾年不是問題,讓他們自己掂量。

不要私下籤諒解,多詢問律師和警察。

一旦有諒解,訴訟就不利了。

除非能給你一筆你滿意的賠償

我國對於「故意傷害致重傷」的刑罰是否過輕?

提問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什麼情況下的法定量刑幅度是3 7年?回答 在1979年至1997年之間。我想說,只有1979刑法中,才會規定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處三到七年有期徒刑。所以,我覺得這甚至不是法律檢索中出的偏差,很大可能是題主你要買本新的刑法了。 李濤 的確是很輕。有的案子,罪犯把被害人活活打死,...

關於對方故意挑釁引起的故意傷害?

合肥律師蘇義飛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鬥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

假想防衛算故意傷害嗎?

法盾法律團隊 刑法的主客觀相統一原則可以解釋。假想防衛,也就是排除故意,雖然不成立防衛,但是也不成立故意。因此主觀上是假象防衛,客觀上是傷害,主客觀不一致的情況下,不成立故意傷害。就像樓上所說的,有過失則為過失,無過失則為意外事件。 zgrmjcy 這個問題,拆開回答。先假設該正當防衛不為假想,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