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推理有哪些侷限性?用邏輯解釋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問題是否有侷限性?

時間 2021-05-07 11:58:21

1樓:

乙個簡單的形式邏輯三段論如下所示。

大前提:所有的金屬都是能夠導電的

小前提:A是一種金屬

結論:A是能夠導電的

在這個推斷當中,大前提和小前提都不是邏輯考量的範疇,因為邏輯是一種關於思維的形式,而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正確與否不是由思維形式的正確與否來決定的正確與否,而是由具體的學科的研究來判定的。

這也就意味著乙個這個三段論的邏輯推斷是正確的,但是大前提可能是錯的(如果材料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並非所有的金屬都能夠導電)或者小前提是錯誤的(研究顯示A其實並不是一種金屬),從而通過乙個正確的邏輯推理推導出乙個錯誤的結論。

邏輯推理的侷限性在於邏輯推理的正確與否只能夠保證思維形式的正確與否

2樓:

哈哈哈哈

邏輯是由因到果

或者由果到因之所以可以這樣是過程量的確定。

而語言的構成不是完全理性的受到單位個人的影響而個人不可以被共同描述導致

語言上的話題廣延極其高

乙個意思可能被延展成不同的意思。

所以在語言上一般採用發散思維。

而既然決定邏輯成功與否的一切都必須是確定的。

那麼邏輯實際上是沒什麼威力的哈哈

3樓:

邏輯推理是對已知領域深化認識的一種工具,使用者對其效果起決定作用。也就是,工具是能進一步認識已有的世界,但卻不能形成新的世界。

4樓:

邏輯是乙個正在完善的體系,要麼符合邏輯,要麼不符合邏輯;不存在正確的邏輯和錯誤的邏輯,只存在能解決問題的邏輯和邏輯無法解決的問題。

5樓:十冪絲

我認為,只使用邏輯推理,無法解釋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還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需要對結論的分析能力,如果有必要,還要加上驗證結果的能力。

邏輯推理是一種思維的規律。它屬於思考的工具之一。沒有基礎的知識,無法進行推理。而沒有有效並且範圍內真實的知識或資訊,更會導致推理出錯。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不進行思索,按習慣性做一些「不符合邏輯的事情」。但他們真的「不符合邏輯」嗎?

大腦運算需要消耗極多能量,尤其是高階生物功能,如邏輯運算。人腦的複雜程度決定了它需要放鬆和休息,不可能時時處於精神集中的β腦電波狀態。

並且,據大部分人的生活情況而言,他們不需要時時處在高強度的精神集中狀態下,大腦為適應這種閒散生活環境,也將自身轉換為「省電模式」減少自身損耗。

甚至一些人,他們的生活環境基本不需要更高的思維能力(或是周圍人都是如此,為了融入周圍環境。或是沒有條件發覺邏輯問題,沒有進行邏輯訓練的條件),他們就不需要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導致經常性出現謬誤。

這樣看來,他們的「不符合邏輯」的行為,就非常符合邏輯了。

如果不了解「人腦電波不是一直平穩的」,「客觀生活環境會影響人的行為標準」,就會無法理解人類所做所為的原因和目的。

反之,社會心理學是可以通過大量例項,研究後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再根據已有資訊和邏輯推理,是可以得出符合這項情況的結論的。所以邏輯推理,僅是研究過程中的一項。

一般人際關係上的問題,比如情侶吵架,要先收集資訊,如:吵架的內容是否重要?你與對方親友關係是否不合?

——再做出假設,假設是哪一方面的問題。——推導每條假設的可能性和利弊。——經對比分析出最可靠的一條。

才能得知吵架的最有可能的原因。(要想得出解決辦法,還得再來一輪。。)

所以,要說邏輯推理有什麼侷限性的話,大概是必須與資訊(知識),假設,分析一起食用,才能得出結論吧。

6樓:宋明妮

我認為邏輯推理的侷限性在於推理的人對知識的擁有量的廣度和深度。因為在邏輯推理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論證,而論證需要使用很多的各個學科的定律,定理等,以及通過客觀觀察可以歸納總結的出來的規律性結論。而因為人的記憶力和學習知識的侷限性,造成在推理的時候,由於對知識的了解的廣度和深度不夠,而給出乙個有侷限性的結論。

另外我們所說的邏輯推理最常使用的是形式邏輯,而形式邏輯的乙個基本方法就是歸納和演繹。而歸納其實就是統計學基礎上的總結某一群體或者某一現象的共性,並將總結的這個結果,演繹到乙個特定的個體上。而既然是歸納,那麼也就是概率不可能是100%。

那達不到100%,必然歸納的結果就會有疏漏,而這個疏漏就是造成推理結果很可能不準確的原因。比如很多冤假錯案的造成。

即使邏輯推理有一定的侷限性,但是並不妨礙使用這種方法來分析和判斷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前提就是你必須擁有很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也就是在分析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的時候,你論證的依據一定是你擁有的心理學知識的保有量。

如果你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你就是會邏輯推理,你也很難分析出乙個正確的結果或者結論。

所以在某些時候,你得不到乙個準確的分析結果的原因,不是邏輯推理本身這種方法的侷限性造成的,而是你自身所擁有知識的侷限性造成的。

7樓:CY重灌

很感謝樓上這麼多答案。我嘗試講下我的感受。我不知道第乙個問題怎麼答,我以為與人交流是大家互相交換資訊的過程,邏輯是幫助你識別、評估、加工、應對資訊的過程,你可以懷疑,也可以去根據所謂邏輯的侷限性去學會怎麼懷疑,但沒有因為邏輯有侷限性你就否定邏輯,就正如第乙個答案所講的,你不能因為這個人性格不好,就否定他做的事情。

至於在「用邏輯解釋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問題是否有侷限性?」這個問題上,作為乙個凡人,我很坦白地說,你可以用邏輯解釋社會現象和人際關係問題完全沒有問題,重點是你要解決問題,如果資訊不足到連邏輯都解決不到,就就思考進一步方案。另外,我相信一句話,幼稚的男人信奉邏輯,而成熟的男人知道邏輯和情感的界限,當處理關係實務、私人情感,這句話特別有用,你不必在意是否符合邏輯或者是否陷入邏輯的侷限性,而應該在於,運用邏輯和情感的程度,如何解決問題。

8樓:

湊個熱鬧。

我認為現在人對「邏輯」認識不全,或者說有一定的誤會。

比如winter的答案,認為中中國人沒有邏輯,這就是對邏輯誤解的一種體現。

我們現在談到的更多的是由西方系統總結的「形式(數理)邏輯」,這個邏輯是西方文明的根基,也是科技文明的根基。

9樓:

遇上你跟他談法律,他跟你談道德;

你跟他談道德,他跟你談形勢;

你跟他談形勢,他跟你談權威;

你跟他談權威,他跟你談科學;

你跟他談科學,他跟你談慣例;

你跟他談慣例,他跟你談法律

……的人的時候,邏輯一點用也沒有。

10樓:

邏輯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對於未知的推導,分形式和根據兩部分。無論演繹還是歸納,都建立在根據是全面且真實的基礎上,但很多人會忽視了擁有的根據的可靠度並不高這問題。

11樓:沙發過短左澄之

掃雷是乙個標準的邏輯推理遊戲。這個遊戲有兩個特點:其一,只要錯標乙個紅旗而不修正,那麼這局遊戲最終一定無法完成。

其二,即便是機械的掃雷遊戲,供我們的推理的資訊也是有限的,有些時候不得不求諸概率,猜錯在所難免——甚至於說這個遊戲是有四百八十分之九十九的機率直接出局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推理的容錯性很差,乙個環節出現問題,就難以得出正確結論。推理極度依賴資訊,沒有資訊則邏輯(推理)無法進行、不飽和的資訊有概率造成推理失敗。

而人獲取資訊的能力,也就是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沒有能力獲取一切事物的全部資訊,即便是在邏輯的主場數學領域,以數學現象這樣高飽和的資訊,人也只能從乙個又乙個的悖論造成新的規範,對數學現象反覆認識反覆定義,使其飽和度提高——更不要說面對具體問題了。

且人無法獲取全部的邏輯規則——邏輯學這門學科有乙個巨大的旨要,就是說明邏輯規則是亟待發現的。從最初的x是x開始,邏輯規則不斷豐富,並組合成數種標準參差的邏輯思維方式。

既然人以不完全的資訊通過不完全的邏輯規則得出的一切結論都有概率是錯誤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強調邏輯?因為人通過一切方法獲得的一切結論都有概率是錯誤的嘛。

相同資訊的條件下,通過邏輯獲得的結論,資訊經過邏輯規則的反覆驗證,錯誤的概率是最低的,且邏輯規則的標準越高,結論錯誤的概率越低(誰知道呢-_-||這個結論有很大的概率是錯的。。)當然,資訊不能通過邏輯規則,那就無法獲得結論,而越高的邏輯標準越不能使飽和程度較低的資訊通過。

剛才例舉的推理就是一種由數種邏輯規則組成的低標準邏輯思維方式,按道理說是個人都能掌握,但偏偏許多人連推理都沒有完全掌握。

其實人思考基本都依靠邏輯,但有些人組成邏輯思維方式的可能是數個邏輯規則加上數個錯誤的邏輯規則,或者是邏輯標準比推理還低,所以常常得出奇葩結論。這個真是人醜不能賴邏輯啊。(TεT) 我其實很難理解不用邏輯思考的人是怎樣思考的。

用做夢噠?

七零八落說了這麼一大通,我也不知道怎麼整理了。還是回到具體問題吧。

邏輯思維的侷限性上面大致也說明白了,看官們自己整理一下吧。

社會現象通過邏輯思考而得出的結論就叫社會科學,是科學最大的兩個分支之一;人際關係通過邏輯思考得出的結論包括於社會科學中的社會學,就叫關係社會學,這個學科在二十世紀初發展起來,成為社會學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社會現象相比自然現象資訊飽和度更低,而且低得多,低到什麼程度呢?很多學者學森先拿出觀點再找論據都是可以做到邏輯自洽的。

很多社會科學的成果壽命很短,很多觀點得出來就很low是常有的事——但是我們不用社會科學來解決社會問題,難道用巫術解決啊?

12樓:黑色品位

邏輯思維就是把記憶進行有序的連線,邏輯好的人能夠把記憶連線的非常緊湊,所連線的記憶也非常多。

邏輯思維的侷限性有兩點。其一,記憶連線的不夠緊湊。資訊沒有經過處理就成了記憶。

我們需要對記憶進行更好的處理,這就需要知識體系來對記憶進行處理,知識體系的優劣極大的影響了邏輯思維能力。

其二,記憶比較匱乏。不僅使自己的知識體系漏洞百出,也使得對新資訊處理不夠。

13樓:祖mx

邏輯本身只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罷了:因 - "果/因" - "果/因" - 果

問題是,the Key point is,在這一因一果的「邏輯」之間,是否真的如是。

是你的因果,還是全世界的因果;是絕對的邏輯,或者只是某種侷限條件下的邏輯

嚴密的推導是一種邏輯方式,模糊的感覺判斷也是一種邏輯方式,

因為你看到太陽每天東昇西落,所以你認為「太陽在繞著地球轉」

對於中世紀的人來說,這就是個無懈可擊的邏輯。

所謂邏輯,就是人眼中的因果關係,就是人心理意識中的因果關係——那只是」人「所認為的因果關係,而這個因果關係是否真的與現實相一致,評判標準是現實,而不是人所認為的」邏輯「。

在一定程度上,人的邏輯對於人的應用,有效。

但一定不絕對。

沒有全知的人,就沒有絕對的邏輯。

一旦有所謂」認知角度「,就說明,不是全角度的,不是絕對的。

邏輯推理 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 邏輯推理 的方法?

Meeo 可以先從邏輯學最基礎的來 邏輯推理,最先要弄懂兩個基本概念,命題 和 論證 簡單來說,論證是由命題構成的 一 我們先說 命題 命題可以是一句話或者一段話,我們可以肯定這句話或者否定這段話,任何命題都可以斷定這件事情是或者不是,可以稱之為 真命題 和 假命題 所以從上面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任...

有哪些經典的邏輯推理題?

Sroan 1 難度 桌上擺著四張卡片,向上的面分別為F 3 D 7。已知每張卡均一面為數字 另一面為字母 你的朋友聲稱 如果卡片的一面是D,那另一面必然是3。要驗證他的話正確與否,你至少要揭開幾張卡片?2 難度 S先生 P先生 Q先生他們知道桌子的抽屜裡有16張撲克牌 紅桃A Q 4 黑桃J 8 ...

有哪些有趣的邏輯推理題?

電氣學會 有5個海盜搶得100枚金幣,他們按抽籤的順序依次提方案 首先由1號提出分配方案,然後5人表決,投票要超過 不含 半數同意方案才被通過,否則他將被扔入大海喂鯊魚,依此類推假定 1 每個海盜都是絕頂聰明且很理智2 每個海盜都十分地貪婪,但卻都很守誠信和規則問 哪個海盜會分得最多?分得多少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