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戒律,持戒和破戒所得果報,是只是為了方便修行制定還是普遍的法則?

時間 2021-05-07 11:03:21

1樓:琉璃色的晴天

以我個人未持戒前的練習經驗與最近持戒中的練習經驗來看,持戒對練習的效果確實是有正面影響的,明顯能感覺到持戒之後雜亂的妄想念頭會少很多,對於會影響工作生活專注的外來干擾和誘因,相應的抗性也會明顯增加。

以我這些個人體驗經驗以及前輩大能們的文字記載來說,戒律產生的利益應該是適用於所有人的沒錯,至少對人類而言是這樣的。

2樓:芥舟

前方有片泥潭,這時一群瞎子正穿越這片泥潭。

大部分瞎子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苦不堪言。

而有一些瞎子則順著某條木橋安然度過。

若以木橋喻戒律,則走在木橋之上的瞎子即是持戒者。

而從木橋之上落入泥潭的,即是破戒者。

不持戒者,本在泥潭之中。

自然亦有從泥潭之中,輾轉反側,千錘百鍊,而穿越者。

3樓:大海

戒律以性質上分,一般可分性戒和權戒。

性戒是宇宙規律,不管佛出世沒出世你違反了都會有罪,如殺盜淫妄四大根本戒即屬性戒,你違反了自然會有嚴重後果。佛即使沒制戒你違反了也會有罪。

另一種是權戒遮戒,是聖者為了某乙個好的目的而要你遵守的戒律,你若不跟他學,若不學他的法則不一定要遵守,你不跟他學而沒遵守則不會有罪,這種就是遮戒權戒。但你若跟他學修他的法則也必須遵守,否則也會有罪。如酒戒,還有某些特殊的三昧耶戒。

性戒你違反了自然有罪,你若受了戒的人違反了還要加一重破戒罪。你受了戒沒破戒則功德也有二重功德,比沒受戒的人多一重功德,其功德更大。

權戒你若沒受戒違反了則沒罪。

但你若受了戒而違犯則有破戒罪,你沒破戒守好了也有大功德。

這個戒律就如世俗間的契約一樣,你受了戒就等於在契約書上籤了字同意履行。你履行得好則會有收益。但性戒就如不殺人放火你雖沒簽約也必須遵守。

你不守戒會有罪即會有業障,業障重你就難修成或是修不成的,你守好戒即會有功德,功德福報大了會心想事成,你想成就聖果當然也會很容易。所以要想修行成就必須先守好戒,然後才會生定,再在禪定境中加入佛法慧觀,然後才可能產生大智慧型及生解脫智而證聖果。

守戒是為了順利修行證聖果,同時也是為了不墮落到更低的三惡道去。

4樓:xxxx

持戒其實有一定的神秘性

因為持戒的目的是得定。

持戒的直接後果是獲得無疑悔的心理狀態。

而無疑悔的心理就可以非常容易的獲得禪定。

如果只是為了修行方便,也就沒有必要去求戒,也就沒有授戒的說法了。

在唯識看來,持戒之後有所謂的「受所引色」。

而且初果要獲得戒成就。這個聖果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種種來看,波羅提木叉簡單的翻譯成戒,有種種不恰當的地方,不能涵蓋這個詞的所有含義

5樓:隨喜讚嘆

這個比較複雜,佛教的戒律,分為幾個層次,五戒十善、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

五戒十善是最基礎、最根本的,五戒包含在十善戒裡面,十善戒又叫性戒,特別是五戒中的殺盜淫妄,這四個性戒,之所以稱為性戒,就是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信不信佛教,受沒受戒,殺、盜、淫、妄犯了都有惡報,這是普遍的因果法則,所以稱為性戒!

別解脫戒是佛陀制定的,受持者需要發起出離心,受持別解脫戒可以確保修行人能夠解脫,別解脫戒裡面包含了五戒十善的要求~

菩薩戒又高乙個層次,受持者需要發起菩提心,它包含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確保受持者成就菩薩道,最終成就佛果~

戒律就是這麼一層一層向下相容~

佛教的戒律是否是泯滅人性的?

三文 我們所說的人性是建基於 我 的,而佛教就是教導我們看破 我 的虛假,也就是醒覺。沒有了 我 就沒有了自私自利的 人性 因為沒有了 我 剩下的就是萬物一體的 覺性 也是就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平等心,因為沒有了 我 我受的苦和你受的苦是一樣的,所以,我會想幫助你,解救你。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佛教徒和道教全真派等持不殺生戒律的信徒可以吃人造肉嗎?

玄門楊道 不可以,其實現在已經有素肉菜上桌了,味道和形狀和真肉差不多。但是吃素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不吃肉而不吃肉的,是為了讓你覺得萬物生靈都有其靈性,生命,我們避免要為了自己的口欲之感而吃它,另外還有乙個原因是一些修行的道士或者和尚不吃肉是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靜所以才不吃。歸結到底,吃肉或者不吃,不是為...

在現代,努力和所得是匹配的麼

火龍仔 說實話這真的是讓人特別難以琢磨的事情。有很多人通過學習走到乙個很高的位置,但他們可以獲得的卻還不如所謂的網紅。我覺得這是乙個時代的悲哀。 不知也 未必。尤其是短期未必能看到努力以後自己期望的結果。但是當乙個人努力的方向方法都正確並能持之以恆時,好結果好機遇總會讓你不經意地遇到。人生就是一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