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警機的支援下,假設是平原地區沒有任何地形或者高度落差,純粹三代機對抗,3 9機動還有很大作用嗎?

時間 2021-05-05 16:21:29

1樓:魚頭好吃魚尾好吃

都卜勒雷達原理是依靠檢測反射波頻率變化來從背景反射中識別出敵機。

但如果背景反射低乙個數量級,就根本不需要都卜勒效應也能清楚看到飛機啊。比如中高空,對方看你背景是天空。

如果背景反射和飛機反射差不多。而且雷達只有都卜勒能力。比如背景是反射能力不錯的特殊地形,而且對方雷達解析度很低(比如早期那種單振子拋物面天線),能把背景大得多視角的東西看作飛機。

對於先進飛機來說,預判對手應該也是有一點解析度的雷達的。這時候39動作有收益,但不能寄希望對方就看不見了。總體來說,如果是為了減少被探測距離,比起做39,更有效的是主動將對方的訊號變頻發射回去,讓對方雷達誤判距離和速度。

只不過,先進飛機雷達不是只靠都卜勒了。主要還是拼解析度了。面對這種雷達,39有用,但自身能量消耗也很大,還影響自己雷達凝視對方。屬於比較雞肋的情況。

能電子對抗就別39了。除非對手真的只靠都卜勒效應來發現你。

當然,高讚也說了,機動主要是消耗飛彈能量的。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2樓:萬年炎帝

從技術角度上講,三九線機動使雷達脫鎖的原理主要是因為低的徑向速度使得目標回波處在雷達副瓣雜波區內,從而使得雷達無法檢測目標回波脫鎖。

早期僅僅使用速度搜尋(VS),高PRF邊測距邊搜尋(HRWS),中PRF邊測距邊搜尋(MRWS),高中PRF邊掃瞄邊跟蹤搜尋(TWS)模式的機載雷達面臨的這個問題都比較嚴重,其中VS,HRWS模式僅對高徑向速度下不受主副瓣雜波干擾的目標有效,MRWS與高中PRF-TWS模式僅具備有限的全姿態探測能力。受雜波抑制技術條件限制也是乙個原因,當時還沒有例如在E-2D預警機雷達上得到運用的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STAP)這種先進的雜波抑制方法。

像是殲11A/蘇27SK的N001雷達與F-15A/C的早期APG-63雷達都或多或少面臨這個問題,N001雷達由於設計技術落後,其抗雜波能力要更弱,這種對低空低徑向速度目標脫鎖的現象更加嚴重。

解決這個問題一是靠更先進的雜波抑制演算法,例如提到的STAP技術;二是靠新的雷達搜尋模式,例如距離選通高重頻(RGHPRF)模式,使得雷達擁有大瞬時頻寬,窄距離門減少雜波能力,距離選通能顯著改善副瓣雜波抑制能力,對低徑向速度強雜波背景下目標識別能力更強,這種技術第一次運用是在F-15的APG-70雷達上,預警機運用是在E-3C上;三是靠更高的重新整理率與反應速度,AESA雷達就有遠超機掃雷達的資料更新率,使得即使雷達脫鎖,也能夠快速重新截獲目標。

目前技術水平下,即使不是AESA或PESA體制的普通機掃雷達,一般也具有了優良的識別副瓣雜波內低徑向速度目標能力,所以現在三九線機動並不能很好的降低敵方雷達的捕獲效能。

中泰軍演中蘇27SK對鷹獅戰鬥機的總結結論

從實戰角度上講,三九線機動適用於雙方進入BVR飛彈互射後的前期階段,此階段內距離較遠,來襲飛彈飛行時間距離長,能量留存較少,通過三九線機動反覆變向數次基本都可以將來襲飛彈能量耗盡從而使得飛彈無法擊中自己。

低烈度軟規避動作:三九線反覆變向下高機動

這裡蘇27SK在約5000公尺高度,0.95馬赫,45km距離上對1.0馬赫同樣高度迎頭狀態敵機進行第一波迎頭發射R27ER飛彈攻擊,發射飛彈後在保持雷達照射目標的情況下開始下高側轉,增加自己速度同時引誘來襲敵飛彈跟隨轉向。

進行二次變向,引誘飛彈變向,大幅度消耗飛彈速度。

進行三次變向,將已經沒有足夠速度的來襲飛彈甩開。

此動作適用於第一波迎頭發射距離到高威脅距離之間的距離段,能夠保持不斷接近敵機的同時對敵機處於HOT狀態(雷達照射敵機,能夠對敵攻擊),並且損失自己速度高度較少。

如果距離進一步拉近,這時可能通過單純的三九線機動已經無法將來襲飛彈能量耗盡了,你得開始進行其他的防禦機動,將自己從HOT切入COLD狀態(尾對敵機),配合回環機動或S型機動等,才能甩開來襲飛彈。

三九線機動是BVR空戰前期的基礎機動,當然是非常有用的,實戰情況下要根據實際情況,飛彈效能,雙方實時距離,高度,速度,指向等,判斷使用什麼機動躲避飛彈和攻擊敵機比較合適,沒有固定法則。

3樓:HK-UMP40

只要對方戰鬥機依然使用都卜勒體制,3/9 notch就一定管用。相控陣雷達破解notch的原理,實際上是鑽了乙個空子:只要我有一組T/R單元沒有被notch到,那我就不算脫鎖。

即便如此,通過notch(在多機對抗中的組合變體:戰術翻領機動,etc)以壓縮對方飛彈的最大射程同時,利用自身雷達極限掃瞄角度卡位走位來進行反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戰術。

當然,在某些時候,例如你的雷達掃瞄角天生不如人,或是飛彈實在過於手短,或是各種複雜局勢下的判斷情況,大可不必notch,直接掉頭跑路是幾乎100%勝算的解決方案。

4樓:flanker

我覺得在這個狀態下如果僅僅是單機對抗基本上主要是考驗飛行員的作用,不管是什麼機動,在沒有代差的條件下,依靠飛機自身的雷達和干擾裝置來發現和躲避敵機,都是硬功。而且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甚至可能出現120和12在相同的情況下都將對方打中的情況。

5樓:kirchies

這要看具體的飛機型號了,不是所有的戰鬥機都能依靠預警機的指示來為飛彈裝訂目標位置的。需要依靠現代綜合航電,把預警機的資料鏈通訊和本機的火控融合在一起。

6樓:尼伯龍根的傷痕

按理說只要你面對的雷達還在用都卜勒效應識別目標,3/9就有用。說實話就算面對的不是都卜勒雷達(甚至不是雷達),3/9線在消耗飛彈動能這個層面上也是很有用的。

問題在於,究竟需要多精確地拉出3/9線才能騙過現代雷達的演算法,讓它把一架戰鬥機判定成背景過濾掉。

p.s.還是那句話,單純從消耗飛彈動能的層面上看,3/9機動的意義就足夠大了,能騙過雷達最好騙不過也不虧

7樓:Yurixxxxxxxxx

3/9機動只是對機載都卜勒雷達有效,但是對主動彈的導引頭是沒有太大效果的。

而且如果您的雷達也是都卜勒脈衝雷達的話,您對敵機的鎖定也會脫鎖。

所以還是要配合機動規避來消耗飛彈的能量。

艦載預警機的技術難點是什麼?

書童 首先需要乙個足夠小巧,足夠輕,強度足夠大的機體,保證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的時候的安全性,還得足夠耐腐蝕,才能適應高鹽環境。然後需要一對馬力足夠大但又得足夠省油的發動機,保證足夠的滯空時間。最後是雷達技術,不能太重,要不抗不動 不能太耗電,要不發動機帶不動 探測距離還得足夠遠,效能不能打折扣。估計...

空戰的時候可不可以先擊落預警機

伊卡魯斯 預警機有護航編隊,據說美國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大概需要200架左右的戰鬥機才能拼掉一架預警機,當然資料有誇大有水分,但是實際情況是,在戰鬥中從沒有過預警機被擊落的戰例!預警機的實際作用更像是給戰鬥機加buff的輔助,想擊殺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要付出代價。而對於現代戰爭來看,...

在無國家政策支援下,獨立書店如何應對顧客 在實體店看書,網購買書 的情況?

衫胰徑 創業初期的5點哲學。第一 我們所做的任何乙個動作,都必須是對顧客釋放價值的。比如我們培訓員工,也是培訓員工如何能為顧客釋放價值。怎麼能把價值釋放得更好。如果你培訓員工不是圍繞著我這句話,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浪費錢。一切都是為了讓顧客獲得價值而行動的。第二 做那些最節約錢,最節約時間,最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