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本田CRV 皓影混動(22w左右)比宋PLUS dmi(16w左右)貴那麼多?

時間 2021-10-15 07:54:04

1樓:

因為比亞迪沒有不插電的混動,如果有汽油牌照是沒有必要加一塊電池的,充電樁也不是很容易辦下來。所以不插電仍然沒有直接的競品。

2樓:eechen

本田CRV插電混動是27W起,宋Plus DM-i不到15W起,頂配17W。所以說,本田插電混動至少貴了10W。這裡面的溢價,更多的體現在品牌附加值。

雖然產品力上,比亞迪更勝一籌,但貴重大件,品牌很重要,這也是比亞迪的短板。畢竟比亞迪還沒有類似華為的品牌號召力,還得通過產品力繼續打響品牌。

3樓:青銅

家裡人有一輛混動皓影(中配)。

看過宋plus dmi實車。

首先,買皓影時趕上優惠,裸車21萬,加稅,22多。

對應配置的宋新能源大概為15至16萬之間,沒購置稅,價差高達5萬以上,約為宋總價的30%強!

該買哪個臣不敢說,就講講親身感受吧。

一,尺寸。首先兩車尺寸幾乎相同,宋在資料上甚至略大。

但實際感受來說,相比皓影,宋的內部空間並不亮眼。或者說在同尺寸下,本田的偷空間能力更強一些。

當然,我們要考慮到宋的電池相比本田要大不少,必然會擠占車內空間。在這點上。只能說見仁見智。但僅考慮乘坐人的第一感受,依然是本田勝出。

二、內飾。其實本田和宋在內飾上都採用了大量的軟質材料。雖然宋便宜5萬塊錢,但在軟質材料的覆蓋面積上並不比本田要差。

但問題在於宋的內飾,其質感和顏色上,都還有提公升空間。其淺色內飾,不能說顯得廉價,但相比皓影深色內飾,顯得不那麼精緻和乾淨。

三、人機工程。這點就不展開說了,大家搜尋一下宋駕駛座,右腿膝蓋部分頂得難受的問題。

我切身體驗,那一塊兒的確是有問題。

綜合上述,僅在靜態體驗上,宋相比皓影還是有較大差距。當然,差了5萬,一分錢一分貨嘛。

其實作為乙個老百姓,我真心希望中國產品牌,尤其是宋這樣的車型,能夠更完善,產品力更高,將合資品牌徹底擊敗,讓老百姓都能買上便宜又好的車。

最後,試乘過唐dmi,很好。

個人感覺,中配唐相比中配宋,除去優惠,價差三萬多(特定車型比較),無論是空間還是內飾,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購買唐更合適。

本田混動沒有專利保護,為什麼自主品牌汽車不開發本田模式的混合動力車型?

當空照太陽 請對照參考比亞迪F3DM工作邏輯和上市時間與iMMD車型上市時間。另外有小道訊息稱 本田immd的專利技術是比亞迪簽給它的 舞嫦幽人 絕大多數時候能不能做出來並不取決於專利,而是技術,包括匹配,不說混動車,甚至不說汽油車,單就乙個變速箱,中國產都做不好,真的做不好嗎?倒也不是,而是在差不...

同樣是斷A柱,為什麼大眾帕薩特和本田皓影的呼聲差別很大?

一即是全 你的優惠資料統計了全國多少家店?成績出來前後的優惠幅度對比為什麼不說?大眾指導價高,優惠大的策略是最近才開始搞的?你見過幾個車剛上市就給大優惠的?Passat呼聲差別當然大了,你不看銷量的? 胖胖噠 因為在大眾的營銷下,日本車本來就是皮薄餡大啊,脆是傳統,可惜你大眾一直標榜安全皮實德國工藝...

豐田和本田的混動車型為什麼不簡化啟動蓄電池?

在汽車已經具備動力電池的情況下,啟動電池絕對可以拿掉。而現在還存在這個電池的原因,絕對不是一些回答提到的這個電池不可缺少。 浮生獄 低壓蓄電池 12v左右 的保留可能考慮到乙個安全冗餘問題。汽車有許多的的控制器,vcu ecu mcu等,都是低壓電器,如果沒有低壓電,整台車都會癱瘓。現在電車和混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