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真的開兩年就不如合資車了嗎?

時間 2021-06-01 18:16:39

1樓:一口氣吹走梁大炮

不請自來。

剛剛換了開了七年的中國產車東風風行,入了18款德原朗。有些許不捨,但也實屬無奈。2023年買的風行,空間大外形好看。

一直很喜歡。不過負責任的說,中國產車真的是一年乙個車況。從第二年開始就不斷的出現各種小毛病,各種塑料件開關失靈斷裂,玻璃無法公升降是常態,各種密封不嚴,四門車窗都關閉的情況下,車內明顯進灰。

當然這些都影響駕駛安全。最後因為一次機艙內油管漏油,徹底把我嚇壞了。剛剛七年的車,發動機艙我都沒怎麼開啟過,差點就自燃了。

2樓:

一線品牌不輸合資。比如吉利、奇瑞、現在的比亞迪、現在的長安。這些車的車主都說車可以不輸合資。二線略有瑕疵,但是也不影響。我的兩輛車是奇瑞,五年六萬多公里,零故障。

3樓:Hsu HD

2023年買的車子,兩年3.5W公里中國產車主說說感受,首保前沒什麼問題,只是車子開空調時塑料熱脹冷縮先噼噼啪啪的聲音響個幾秒鐘,不開空調情況下動力夠用,一開空調,動力下降很多,開起來很吃力。油耗高動力差,現在發動機聲音越來越大,與新車時候形成大反差,這才開了兩年的車,衰減就這麼厲害了,不過辦完才9萬的車,也不要求太多了。

首保後,問題陸陸續續來了

遇到的小毛病:

1、中控異響

2、車頂棚內飾脫膠,後置物板脫膠,原車用的雙面膠固定,粘力不夠

3、多功能方向盤音量鍵塌陷,不能彈起

稍大點的問題:

1、輪胎掉塊,吃胎,跑偏 ,後來4S換了偏心螺絲,解決了吃胎,但是導致行駛時方向盤無法自動回正,要手動掰回來

2、漲緊輪漏油,開空調起步噠噠噠響

3、高速120方向盤底盤震動劇烈,在4S以及三個修理廠都做過動平衡,四輪定位均無效。

連續跑了四五次4S,最後索賠4個輪轂加傳動半軸後有所改善,但還是抖。

遇到的嚴重問題:

1萬公里時發現開空調時速四五十的時候,深踩油門不加速,轉速卡2000轉上不去並且伴隨著嗡嗡嗡的噪音,此時即使放開油門重踩兩三次,轉速依舊超不過2000轉,只能踩著油門聽發動機嗡嗡嗡響個五六秒後,才加速(即光吼不走)。一輛車動力有問題我覺得屬於嚴重問題了,有時候想超車,深踩油門它居然不加速,並排開了好幾秒鐘才緩緩加速超過。

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搜遍論壇都沒人知道問題所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起碼跑了6次4S接儀器測試,結果都是問題存在但沒有解決方案,後來無意間貼吧有車友因為別的問題換了空濾,陰差陽錯的發現問題出在空濾設計缺陷上。遂找4S,換上改進後的空濾測試,問題解決,但需要自費更換,車廠企圖掩蓋問題死不承認,後來大面積爆發,大量車主發現這個問題,於是車廠出了個填寫調查問卷贈送改進空濾的活動,給鬧得兇的幾百號車主免費更換,就是不承認空濾有問題,還說特地設計的轎跑風格。

(我就不說是哪個品牌了,連續霸佔幾個月車質網投訴榜的第一名)

4樓:

嗯,可以這樣說吧。

本人13年買了一輛中國產車,牌子就不說了,北方老品牌了,全款下來花了不到7w,開到現在4年多一點,剛剛審完車,僅僅四年時間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雖然三大件沒出過什麼問題可是車身多處都已經鏽蝕,四個門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鏽蝕,最嚴重的一處在右後門,車窗下面的門板已經鏽穿了,我把內門板拆開看裡面全是鏽跡。後備箱的導雨槽已經從油漆下透出了鏽點。估計也就在開兩年就壽終正寢了。

乙個朋友剛剛買了一輛二手日系和資車,不到6w,拿到手開了幾天,不論從空間外形還是耐用度上都比我那輛中國產車好太多了,我想當時資金有限選擇了中國產車,但是如果我去買了一輛二手和資車,雖然8年車齡開到現在13年車齡,但是也不會比我那輛中國產車差吧。如果我要換車,最不濟我也會選擇一輛二手和資車。

沒什麼意思,也不是黑中國產車,親身經歷,個人想法。

5樓:Leo1125

說下我的體會:

單位開得比較多的2台車:07年的別克Excelle13萬公里和12年的風神H30 3萬公里。

Excelle經過n多人各種虐,公司的新手都是從這台車練熟手藝的,包括我,期間有過下水道沒井蓋直接2輪破裂、山路下坡追尾更換水箱雙氣囊風扇發電機的,好多人開它看到前面有坑有坎不減速衝過去。大宇的底子,油耗高,1.6L動力不強,剎車軟,內飾老土。

倒是開起來還是給人比較放心的,沒什麼異響,高速跑過幾次600公里來回,山路也跑過不少,還是能讓人放心的。一般的爛路也敢放心過去。

H30不到1年跑高速到100時方向盤抖動要做四輪定位,速度再高有點髮飄。前些時開發現加速後鬆油門有電磁閥啪啪的響聲,稍微差些的路3、40過去感覺車子要散架了樣的,起步快,油箱小,適合市內開。

Excelle比H30多用5年,感覺目前的狀態還稍勝一點。

國產還是有差距不過會越來越小,就像手機一樣,現在安卓國產手機已經全面超越了。希望汽車早日迎來那一天。

國產車就不如外國車嗎?

digitiger 這問題問的真幼稚 中國產車的定義試啥?外國車的定義又是啥?車型種類這麼多?平級比?跨級比?自主品牌在國內生產的,肯定是中國產車。境外品牌在國外生產的,肯定是外國車。這倆好理解,但下面的呢?境外品牌在國內生產的,算啥?自主品牌在國外生產的,算啥?自主品牌完全交給外國人設計的,又在國...

國產車真的能趕上合資車了嗎?

小木同學 這麼說不準確 就好像上學那會兒 中國產就像普通班的學生 合資就像實驗班的學生 普通班裡面拔尖的那批,能碾壓實驗班點後面的但是想超越實驗班的大哥大,還差點意思 最起碼國內還沒有哪個牌子能吊打BBA 更別說保時捷邁凱倫瑪莎拉蒂之流了 芝麻點點 中國產發展20年和國外發展近百年的車企差距不是一下...

國產車乘坐感受真的比合資差嗎?

鈕銚 我也不知道那些回答怎麼又到了比車階段,明明只是比乘坐感受嘛。老實說差不多級別的新的乘坐感受我是覺著差不多。新的五菱麵包甚至感受還比帕拉梅拉舒服呢。又沒人比開起來如何,又不比耐久度,確實大點的那些mpv好多了。 Mario 新車乘坐感受差不多,3年以上或10萬公里的車有點差距,5年以上或15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