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車有哪些可以比肩合資車的地方?

時間 2021-05-12 23:53:29

1樓:動人的傳說

如果我說設計方面應該沒多少人會反對吧?雖說設計這個因素是比較個人的,但自主品牌車的設計質量是肉眼可見的提公升了,原先多多少少會有點模仿的意思,也有些比較過時,但現在的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風格。

2樓:花間事

說三點。

第一點是智慧型化方面,發展得很快,這已經是超過了很多合資車。

第二點是發動機和變速箱上,這個真的是投入了很多,也得到了回報,現在很多已經可以和合資車相提並論了。

第三點是品質,過去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在品質方面有差異,包括設計、材料、裝配、製造加工這些綜合性的質量,如今這些差距已經被幾個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迅速拉近。

3樓:路過人間

在智慧型安全、智慧型化的全系配置上,自主品牌做得更有良心一些。絕大部分這類的配置都是全系配備,但相對應的合資車有些都是中高配車型才會有,這樣一對比自主品牌會更有吸引力一些。

4樓:小茉莉

我認為在內飾的價效比方面,自主品牌做得的確是要比合資車好很多

10萬的預算你買的合資車內飾大概就是濃濃的塑料質感

但10萬的預算你買的自主品牌車就是要更上檔次一些,其它方面也不差

5樓:久伴

大家都知道,在以前,確實是合資車比自主品牌做得好,但是現在我覺得不一定了。

尤其是自主品牌在車輛安全效能和用料上的認真程度都讓我看到了自主品牌汽車的未來,不僅和合資車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了合資品牌。

單單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上,自主品牌就下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功能比同價位的合資車豐富不少。另外就是超高強度車身是自主品牌很花心思的地方,以熱成型技術與超高強度鋼輥壓技術結合,整車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鑄就了強度更高、更輕量化的超高強車身。

6樓:芙蓉美人

最直觀的感受還是在智慧型化方面,一方面是因為自主品牌車更注重這個,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網際網路和科技公司發展得很快,對於自主品牌的智慧型化也有幫助,也不存在本土化的問題,直接就搞定啦!

7樓:淡淡香水

8樓:汪玉

自主品牌在智慧型網聯方面比一些合資企業甚至豪華品牌都做的更好,因為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屬於乙個非常領先的地位,因此在移動出行方面也走得很前。

另外,在政策引導下,新能源在國內發展的如火如荼,使用者需求也隨之變化,新能源電動車是很多自主品牌、國內造車新勢力超越合資車的突破點。

9樓:青心

講真,很多年前中國產車雖然在用料上、設計上也算是趕上合資車了,但三大件上的差距還是客觀存在的

但近兩年中國產車的三大件上進步不小,尤其是在變速箱和發動機這兩大件上,好多評分已經超過合資車了。

10樓:年華不似水

我覺得很多自主品牌的車在外形和內飾設計上已經悄悄趕上合資車了

說實話很多年前覺得自主品牌的車弄得比較土,不願意開

但現在這種土味已經越來越少了,也算是比較大的進步吧

11樓:最笨的告白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的中國產汽車品牌三大件也開始成熟了,只要使用正常,定期保養,基本不會有大毛病,而且現在的底盤調教也是很細心實在,發動機變速箱絕對可靠耐用,整車抗造,資料不虛標。

在這些傳統技術上,自主品牌已經慢慢追上了合資車,再加上讓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智慧型化技術,搭配現在年輕化的外觀設計,以及好看的內飾,確實讓自主品牌汽車的人氣滿滿上公升了,從銷量就能看得出來。

12樓:流年絮語

雖然在三大件上仍有一定距離,但是中國產車在質量方面的提公升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在外觀內飾的設計方面,中國產車也沒有一味的模仿,開始走自主創新路線了,不管是質量方面還是汽車外觀內飾設計都可以比肩合資品牌。

13樓:往事埋風中

自主品牌車裡的車內儲存空間的設計,無線充電,USB插口數量,相對而言是比合資汽車要更多,細節做得更到位而且布局合理;給車內人的感受就是很貼心,該照顧的地方都有考慮到。

14樓:一半清澄的憂傷

比如說現在的自主品牌車可以做到手機和車輛進行智慧型互動,比如一些車它的手機藍芽鑰匙功能特別好,合資汽車也不是說沒有這些功能,但可能門檻(說白了就是價位)相對會高一些。

15樓:古畔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說得上是超過了合資車,一方面新能源是個新的領域,很多合資車之前在這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另一方面是國內在科技領域發展的速度的確很快,再加上政策方面的推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質量、設計、續航上都是比合資車好的。

16樓:嘻嘻嘻

中國汽車起步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些年的奮起直追,也看到越來越多國民品牌好貨,雖然整車的技術還是需要很大的空間去提公升,但是中國產的品牌,也是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民接受,大馬路上看到的中國產logo也越來越多。

新勢力企業在早幾年前,一直被當做PPT造車,沒多少人會相信他們是真真切切的在搞研發,幹測試,造汽車,都認為只是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在經濟泡沫裡面快速收割一波韭菜就撤離。沒想到短短幾年內,蔚來、小鵬、理想突然三足鼎立,成為新勢力的第一梯度,產品不斷被接收,有著響亮的看點。

今年1~7月,新能源乘用艙銷售額約40萬台,新勢力佔比14.3%,第一梯度的幾個車企,佔了八成左右。這一類的智慧型汽車,在換電技術、操控、智慧型自動輔助駕駛、OTA技術等方面,都與國外的特斯拉進行了各種比拼廝殺,甚至有更勝一籌的能力。

小鵬的P7除了擁有科技感外觀的可辨識度,在輔助駕駛方面,是追趕特斯拉最接近的車企,P7全系帶有XPILOT2.5或XPILOT3.0的配置,並且該輔助系統會友好很多,畢竟是針對國內的交通情況來本土化開發,是基於自學習客戶的各種駕駛風格及習慣,完成迭代。

3.0的輔助駕駛系統具備記憶泊車、高速自主導航駕駛、低速主動防加塞、巡航尋找最佳車道等能力,較強硬的輔助硬體系統,本土化更優的演算法,毫無壓力支援各種輔助駕駛功能。

智慧型手機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大家都離不開網路,離不開智慧型手機。把汽車變成跟手機一樣智慧型化,P7也做到了。物聯網的概念也植入了實車的應用當中。

支付寶、應用商店、違章處理、生活繳費、手機車鑰匙等,都可以在車上直接使用,體驗乙個超乎想象的智慧型生態系統,增加車主的用車體驗感,滿足多種多樣的使用需求。

OTA技術是一台智慧型汽車生命力的臍帶,讓汽車始終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向手機公升級一樣,智慧型汽車也能OTA,隨著OTA技術的應用推廣,汽車上未來可期待的新功能也越來越多,一系列新的功能體驗隨著OTA在車上實現,重新賦予了汽車新的用車體驗,增加了消費者對智慧型汽車的使用期待,國內新勢力的OTA技術,走在科技前沿的道路上,也是可以跟特斯拉這種企業比拼的。各家主機廠的OTA技術,給客戶帶來更多的車輛新功能體驗,增加了不少粘度。

自主品牌的造車技術,未來仍會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

17樓:笑意

國內主流自主品牌車型裡,

大多數車內都配高畫質的大螢幕中控屏,

還可以進行多樣化的雙屏互動,

這點較合資品牌而言更加的符合國潮,

更加契合國內的流行元素。

18樓:挽稠

在我看來,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是自主品牌做的很好的乙個部分,比很多合資車都要多花思。

其中有好幾個功能是我們平時是很實用的,包括有自動巡航,和主動泊車,另乙個就是疲勞提醒,這些功能都是比較常用,而且不是花裡胡哨的那種。

尤其是在特別勞累的時候,這些功能都可以解放我們的雙手手腳;也不是說合資車就沒有,或者說合資車就做的不好;只是說,現在的自主品牌確實有用心在做這個事情。

19樓:泛黑的水蜜桃

自動全景天窗在國內自主品牌車輛上的配備還是比較多的,也讓很多浪漫的年輕人有了選擇的機會。但是換到同級別的合資車上,基本上是沒這個待遇去選擇這樣的配置的。

20樓:如錦

我覺得談自主品牌車不能只看國內市場,要看看國際市場的表現怎麼樣。這幾年好幾個大的自主品牌車在國際上的銷量越來越好了,有些還被採購作為軍方用車了,可想而知其質量還是很過關。而國內市場也是同樣發展的很好,身邊開自主品牌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些都是趕上了合資車的地方。

21樓:彩虹妹

從近幾年的汽車銷量不難看出,自主品牌的市場越來越大;當然這離不開它比肩合資車的設計,而且現在自主品牌車內智慧型車機系統的發展迅猛,已經出現了壓過合資車的趨勢。

22樓:兔兔丟了

二十萬以內的中國產車主、被動安全性都高過合資車,中國產車現在還沒有出現什麼發動機自燃、車身斷裂、剎車失靈等這些問題,安全問題無小事。

23樓:風輕花落早

在自主品牌汽車價效比特別高的今天,我想談的是它的安全性。無論是自動安全功能還是被動安全功能,它的配置都比合資車高很多,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於選擇自主品牌的汽車了。。

24樓:伊人

現在的消費者對於自主品牌車輛的觀點也不像之前那樣了,越來越多人會接受並且選擇他們

再加上現在車聯網技術這麼方便,很多白領階級更傾向於自主品牌的車輛,因為在這塊兒它們確實做得比合資車要更好

25樓:且聽風鈴

先不說高階車型吧,就說最為廣泛的中低端車型上,自主品牌有很多比肩甚至是超過合資車的地方。

首先內飾上就更有設計感,質量更好,同等級的合資車內飾的塑料感是真的非常濃。其次是汽車的配置方面還有智慧型化上,自主品牌比也是超過合資車了。

26樓:微涼時光

之前新聞看到同價位的某中國產車和合資車撞到了一塊,細心的網友發現輛車的鋼板根本不是乙個級別的,所以我覺得中國產車在安全這一塊抓的更緊吧。

27樓:碎花洋裙

我就覺得自主品牌在車身強度這一點上做的不錯,它們捨得花成本在好的材料上,打造更安全的車輛給消費者,就單單這一點,就比很多合資車要優秀了。

28樓:千紙鶴

自主純電動車技術不光超過了合資車,甚至到現在已經走到了行業裡比較領先的位置了,並且新能源技術本來就是未來發展的乙個趨勢。

29樓:小味

中國產車一直以來的優勢就是「價效比」超高,希望未來可以打破這一傳統印象。

汽車智慧型化種最難的兩項技術分別是「自動駕駛」和「動力電池」。自動駕駛領域已經被個國網際網路巨頭盯上,造車企業並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在動力電池方面,雖然入場早且成就明顯的就是特斯拉,但是國內汽車自主品牌的表現也相當不錯,尤其是吉利和比亞迪。

過去很多年的時間,比亞迪在我心中都是生產廉價車的傳統造車企業。知道當初小公尺9,雷軍表示找到了比亞迪代工,以後不會再缺貨了。

我當時的心中全是問號,比亞迪不是造車的麼?怎麼跑去做手機了?

一查把我嚇了一跳,比亞迪不僅做手機還做的非常成功。已經成為僅次於富士康的第二大ODM企業了。要知道,在手機代工領域,富士康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呀,這比亞迪居然搶到了他家的飯碗了。

今年疫情期間口罩和洗手液需求量暴增,到處缺貨。2023年2月8日宣布援產口罩、消毒液,僅8天之後,其醫用級免洗消毒凝膠就實現量產,首批下線的消毒凝膠已於2月16日當天發貨,,比亞迪口罩則在次日正式量產下線。

這超強的行動能力,我真是心服口服。

官方訊息是:在電池領域,比亞迪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憑藉20多年的不斷創新,產品已經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以及儲能電池等領域,並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產品已經出口至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中廣核、美國雪佛龍、德國Fenecon、日本A-style等。

網上搜了下,比亞迪鋰電池公司成立於98年,真的是有20多年歷史了。

今年7月,比亞迪漢單月交付1200輛,跟隨電池產能的增長,銷量預計將逐月提公升,下半年銷量有望達到2萬輛。e2、e3在三季度將陸續衝量,宋plus即將在9月底的北京車展週期內上市,進一步提振下半年銷量。同時,「漢」所使用的設計理念、智慧型駕駛與智慧型座艙、刀片電池等將逐步應用到其他車型,帶動王朝系列產品綜合競爭力持續進步,新產品大週期開啟。

而比亞迪漢的最大亮點就是超安全刀片電池

你為什麼會買我國自主品牌車

蒜蓉豆腐皮 我知道我的想法很low,但是我就是覺得自主品牌開出去沒面子,汽車和手機不一樣,汽車品牌影響對我個人比較大,我寧願不買車也不想買自主品牌,所以不買,我也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點難改 zheyang li 還是那句 等自主品牌的效能品質服務等全面達到同期的豐田CROWN的水平,我就會支援。...

國產車比合資車差在哪些方面?

安靜帥大叔 我擁有過3台中國產車。但是,哎。累不覺愛。換了量日系。外東西東西,中國產做的很好了,甚至高於很多合資車。但是有些細節還是需要推敲的。1,品控。這裡是指大多合資車的管理更科學一些,質量控制也更嚴格一些。對作業人員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2,資料積累。現在中國產車更新太快,缺乏資料積累,特別是變...

15萬以上買國產品牌車真的不如合資車嗎?

楊燊 這個問題太絕對了吧?中國產車有多少品牌?合資車有多少品牌?不可能所以得中國產品牌都不如所有的合資品牌。15W朝上的區間也有很多不錯的中國產車,同時也有很多保值率低 故障率高 安全性差 三大件不可靠等問題的合資車。 中國品牌汽車頻道 不是,主要是合資品牌溢價高,不代表真的好。比如比亞迪唐dm,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