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B58發動機比豐田2JZ好在哪,豐田還會更新2JZ嗎?

時間 2021-05-11 20:17:48

1樓:魔都鬼使

好在毛病多了,更容易高溫了,更容易爆水管了,更容易壞電機和偏心軸了。壞的越多,收入越高,馬力又大,又還滿足了環保要求。用2jz,車子一直開不壞,以後新車賣給誰去?

2樓:Honda志

如果從車廠的戰略層面上看,豐田找BMW合作,是一件經營層面的問題,知道點兒春秋戰國歷史的不難發現,既然Mercedes跟雷諾、日產結盟,那BMW也會跟豐田和PSA結盟也是情理中事,加上原本VAG通過收購戰略積攢的一堆牌子,這不就是戰國時代的翻版了嗎?

至於技術層面,其實搞清楚兩台引擎的來龍去脈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JZ系列引擎是2023年8月發布的產品,國內不少人會說2JZ是由YAMAHA開發這一說,錯!其實,整個JZ系列引擎中,只有2.5公升的1JZ-GTE是由YAMAHA負責設計的,它是以1JZ-GE為基礎,但缸蓋、活塞、連桿等,均跟豐田原廠的不同,這台引擎分為有無VVT-i兩個版本,兩者馬力一樣,但扭力輸出特性完全不同,所以,日本國內玩車界只認可1JZ-GTE是高效能機器,除非那種以追求峰值馬力的改法或者要考慮出口市場的商家會在意2JZ,瘋子級的玩家很少人會當2JZ-GTE是回事。

所以你沒發現1JZ-GTE從來沒出口,都留給自己人玩嗎?

但因為如Supra這樣的出口車型都搭載2JZ-GTE,加上美國市場有對此引擎各種重改下,才得以知名,而讓它最名聲鵲起的,應該歸功於HKS,HKS在當時的主力產品是渦輪套件、產品定位是0~400公尺加速賽,也就是說,當時的HKS是玩直線的,跟當時的TopFuel等公司形成競爭。創始人團隊出自豐田,而下面的研發團隊也吸收了不少來自豐田、SARD、YAMAHA的前員工加盟,所以早年產品、尤其是渦輪產品系列對豐田情有獨鍾,正如過去筆者跟故去的社長長谷川先生聊天時,他也曾表示,是豐田和三菱的渦輪公升級產品造就了當時的HKS。而當中,最主力的產品就是2JZ-GTE的渦輪公升級套件及周邊控制配件,例如V-Pro電腦、電子水喉制、中冷器等等。

或者這樣說吧,2JZ-GTE原裝時,被日產的RB26DETT打得滿地找牙,但在改裝領域,則可與之分庭抗禮,這就能知道為什麼豐田不會重新生產直列六缸了吧。而且,從經濟層面計算,Supra這類車,屬於名氣比銷量大得多的車型,既然有合作代工的,為什麼要自己花數億美元去開發乙個新引擎呢?還不見得能回本。

至於寶馬的B58,發布於2023年,是從N54、N55發展過來的,屬於寶馬高階直列六缸系列,另外乙個是3.0以下級別發展過來的「低配直六系列」:M20、M50、M52、M54、N52、在N53之後便暫停發展。

至於它好在哪兒?或者說它比2JZ好在哪兒的問題就能回答了吧?

2023年的手機是摩托羅拉的大水壺、2023年是蘋果6S。

本田1 5t發動機為何比寶馬賓士等2 0t發動機厲害?

t42590 注意,馬力和輪上功率是兩碼事。寶馬136馬力,1.5噸的低配三系能跑出百公里加速9.2秒的成績。Accord190多馬力,同樣的車重,還達不到這個成績。列印數字是簡單的,實際效果是殘酷的。 allen浪 單看引數本田1.5在功率跟馬力上都比不過賓士寶馬的2.0低功率甚至賓士的1.5都比...

如何看待豐田最新2 5發動機和混合動力分別達到40 和41 熱效率?

張弛中 下週考熱力學的工程狗勉強一答 暫時沒有找到其他專業的技術解析,就先通過題主的帖子上的資訊粗略的看一下。在沒有實驗資料的情況下光從這些宣傳文字真的很難看出端倪 首先我們看看豐田都幹嘛了 這些是豐田提高效率的手段們,再來看看我熱力學課程中提到的關於汽油引擎的一些內容 如圖所示提高效率最直接的方法...

寶馬的發動機實際功率比宣稱的功率大多少?

一般汽車廠家給的是機頭功率。這個數值是發動機未裝車單獨在實驗室測出來的。真的想知道車子實際的動力去測輪上馬力機跑一下,輪上實際動力會比機頭低很多。還有,馬力 hp 是乙個功率單位。1hp 745.7w 英製,別槓 廣龍先生 開啟駕駛側車門,在門框上會看到車輛銘牌。上面有發動機功率,有的標額定功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