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世界車企,在新能源布局與發展上,哪家最早 哪家最快 哪家最好?

時間 2021-05-08 18:04:54

1樓:吳辰輝

說全世界?那這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應該時不明確的,已經發展100多年了,美國德國日本他們搞的很早。現在有機會?這樣的機會會留給你嗎?

日本的混動實際上還是燃油為主,所有不應該屬於新能源汽車的範疇。

所以說,真的難對您這個問題評價啊。

有一種可能,就是氫燃料在地面交通的應用。

2樓:楊慕晨

國內稱得上布局,真正下注而不是像一汽那樣空喊口號的,最早的就是比亞迪和北汽了

國內發展最快的,應該是CATL吧,雖然不是車企,但是對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影響深遠

最好的目前這局勢還真看不出來,等補貼正式退下去、雙積分正式執行起來,應該就有點眉目了

3樓:princechen

最早涉足新能源領域的應該是大眾,豐田,本田,寶馬,賓士等公司都在做!但是就技術和應用,以及名聲這方面最成功的應該是特斯拉,光model3訂單都還有5/60萬沒交付!賓士和寶馬也在做,不過從普及和未來發展來看…豐田和本田應該會比較成功!

因為賓士和寶馬的新能源汽車定位就比較高一些…混動這方面本田,大眾,豐田做的很成功!已經占有了一定市場和口碑!還有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崛起和本土汽車品牌以及合資品牌的加入!

我相信以後國內車企會在新能源領域瓜分很大的市場…尤其是國內市場,技術嘛,做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成功的…

4樓:liang tao

通用應該算最早,幾十年前就試過電動車了,豐田跟風。

發展最快,數量上北汽最快,吹噓科技方面特斯拉最快,不過這兩家也是隨時變成死的最快。北汽靠北京政策足夠bt發展的,放到市場裡第乙個掛掉,特斯拉財務一直危機,常在河邊走,說不定哪天就Duang了。特拉斯的很多和科技都不比其他廠商更好,只是更不怕出人命而已(特斯拉自動駕駛,說的就是你)

發展最好,個人認為中國定義的新能源還沒有最好一說,中國不認的,豐田混動最好。

5樓:

新能源汽車分為好幾類呢

一、純電動汽車EV

第一梯隊:Tesla、保時捷

Tesla(發展快)則是因為地處矽谷聚集了EE/AI行業精英、在電池管理系統上擁有豐富經驗,加上未來A.I.智慧型駕駛的加持,讓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充滿想象。

Porsche(起點高)在電動車駕駛調教、四輪驅動、超級充電方面讓人充滿期待,友商們也一直在關注Mission E的發布進展。

二、混合動力汽車

混動車一般分為常規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在中國對新能源車發展引導上,僅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被歸類為新能源車。Anyway我們一起看看

非插電式混合動力HEV

第一梯隊:豐田(全面領先)

毫無以為豐田是非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領頭羊,成熟的Prius車型,經營十年的THS系統,不斷優化的阿特金森發動機技術,足以其他讓友商失去對這個細分領域的興趣。

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

第一梯隊:BMW,Benz,GM,本田,上汽

插電混動方面各個廠商技術實力較為平均,BMW在i8專案投入巨大,Benz則是不聲不響的全面應用了插電混動,GM則是在Volt上做了很多積累,本田技研實力毋庸置疑,上汽則是趕上了國內政策的東風,在插電混動技術上迎頭趕上。

這輛i8 couple可還行?

三、燃料電池汽車FCV

第一梯隊:豐田(全面領先)

豐田(曾經)在燃料電池上押寶,在整個燃料電池系統的優化和整合上面處於業界全面領先地位。首款面向正常消費者級別的燃料電池車Mirai的上市也是給行業內人員一些振奮。

但是從17、18年豐田的動作來看,豐田並不打算繼續將全部未來押寶在燃料電池汽車上,而是將目光轉向了電動車。在2023年初的底特律車展上,這輛Mirai竟然連個講解員都沒有配,就這麼孤零零的放在了展台的角落,少人問津

孤單的Mirai

6樓:大塊兒板兒磚

最早最快最好都是豐田。最早最快最好的油電混動技術和車型。最早最快最好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和電動車型。

豐田之外的混動,本田大有趕超的勢頭,但目前最新一版的混動還是豐田更好。

自主品牌插電混動其實應該叫油電雙動,加速、油耗資料指標上的亮點並不是技術優勢而是產品定位和技術組合帶來的對比優勢。

充電電池電動車。特斯拉只是個小眾奢侈品。國內普及率比較高的普通電動車需求主要是政策補貼的刺激和限牌的無奈。強推過渡技術市場化。並不存在什麼技術早快好。

7樓:學而

新能源的說法不確切,內燃機發明也只有100多年,而電能的利用開始時間更早。活塞式內燃機能源動力是汽車動力的主流方式,電動、燃料電池、混和動力等應叫做「其他能源形式」更妥。

電動汽車,產生時間比活塞式內燃機動力汽車還早,只是由於電池、蓄電池比能太低及充電時間太長等原因,一直不入主流。

電動方案不存在成不成熟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近年來鋰基電池的發展,有些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但是鋰電池只是比鉛電強些,仍未解決電能不易儲存的根本問題,仍難入主流。

產品更新換代,都是使用起來越來越方便,效能越來越強大,更加輕便等等。 而蓄電池動力只能是使用更不方便(充電時間以小時計,而加油時間以分鐘計),能性更差得多(比能量比燃油動力差乙個數量級),更笨重,更不安全。純電動汽車已經進入死胡同。

混和動力有一定的合理性。燃油、電動兩套系統並用,固然增加了不少成本,但是它能夠利用兩種車的優點,又能避免兩種車的不足。只因日本在這方面技術已相當成熟,美、歐、及中國都不願繼續這種方案。

8樓:Niklas

氫燃料電池,豐田獨步天下,豐田吸取了混合動力上犯的錯,現在全面開放了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專利。只有培育起來產業規模,自己才能分享到市場的紅利。像之前那樣固守技術拋棄市場機遇,技術創新也就喪失了本來的意義。

9樓:現實主義理想者

特斯拉。

最早,最快,最好,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這家劍走偏鋒的車企,特斯拉。

更長的續航里程,L2級別的自動駕駛,空中OTA公升級,前儲物倉……從Model S開始,特斯拉的綜合產品力就與其他新能源車拉開了代差。尤其是超級充電網路和超級電池工廠,環顧全球罕逢敵手。

個人認為,特斯拉的巔峰期大約在2025~2023年。在此之前,傳統巨頭與國內新秀仍不足以跟特斯拉競爭。此後,充電網路的逐漸完善與電池技術的進步,將大幅削弱特斯拉超級充電的優勢。

特斯拉將面臨傳統豪車品牌底蘊和自主品牌價效比優勢的雙重擠壓。

至於燃料電池,目前看基本涼了……

10樓:Michael Louise

真的,日本的車企在混動這回事上真的很好啊,不管是豐田,還是本田或是雷克薩斯,高中低端全都有布局。並且一直是在探索中的,相比其它,豐田的混動技術又是最成熟的

11樓:Arthur Wang

首先要給新能源汽車分分類。

1、混動(非中國概念的新能源汽車)

2、插電混動(中國標準,50公里續航)

3、純電動

3.1 電池電動

3.1.1 傳統車改電

3.1.2 以三電為核心全新研發

3.2 燃料電池車

分類說1。混動當然就是豐田普銳斯了。這裡的混動是用電多用油少那種,也就是電機在功率貢獻上要超過50%。低於這個數的,應該算傳統汽車了。

2、插電式混動。豐田普銳斯有插電的,雪佛蘭的volt增程式,都是很早,同時也是很不錯的車。

3、純電動

3.1電池電動

3.1.1 leaf,是銷量最好的電動汽車了,大概目前也是。

時間也非常早。比亞迪e6什麼的,國內大量的電動汽車,北汽的,上汽的,廣汽的,廣汽的、力帆的、江淮的……大眾的e系列,比如e-up!,e-golf。。。

3.1.2 當然特斯拉。不過在特斯拉之前,菲斯克之類。。唉。。悲哀。。之後的寶馬i系列也是很贊的。

3.2 我記得大概三年前??豐田說搞定了燃料電池,成本和電池持平,並且開放專利。我琢磨怎麼這些年也該看到車了。。車呢?

12樓:Project Moto

雖然問題有點大,而且涉及到了最早、最快、最好,但我的答案很明確——Porsche

1900 Lohner-Porsche Mixed Hybrid

2015 Mission E Concept

13樓:朱玉龍

在混動領域,豐田第一,沒有第二。

在純電領域,日產最早,最費心,沒建立什麼護城河。寶馬跟著花了大錢,一樣比較糾結。混的相對好的,反倒是tesla,一直在燒錢。

國內的情況比較特殊,比如比亞迪,你看下股價;你說現在的玩家有誰有大的優勢麼,都沒有。

在燃料電池領域,豐田本田衝的很猛,全球在歐洲和美國,已經砸了一輪錢了。

14樓:Peter Tam

瀉藥:不過我對汽車行業是外行。對這樣的問題無法回答。

雖然有的時候我也關心汽車行業,到只限於部分問題。而且是從乙個外行的角度回答某些問題。

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車企趕上世界水平的一次機會。但是這與新技術開發關係密切,誰也無法保證,只能盡量爭取在技術開發上能取得一定的優勢。

還是等專業人士來回答吧。

京滬穗鵬在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

心逸 不誇張的說,北京一城就足以代表中國,歷史人文經濟沒有任何死角,毫無爭議的世界超一線國際化巨型都市。深圳新興都市,背靠香港,海納百川,發展迅猛,中國未來第二大城市,妥妥的世界潛在強一線,強烈看好深圳和北京一南一北交相輝映。至於上海和廣州,代表了中國過去乙個世紀的起起落落,是階段性的經濟文化代表,...

谷歌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小熊的咪咪蝦條 2013年8月16號,Google伺服器down了五分鐘,全世界網路流量下降了40 這他媽就是實實在在的影響力,最直觀的影響力。 張十三 1.Google X 夢工廠 是谷歌最為什神秘的兩個部門之一。據說,只有谷歌高層的極少數人知道這個部門的運作與現狀。在這裡工作的都是世界頂級專家,...

傳統豪華品牌車企能否在電動化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aaaa 非專業人士,就我看來很困難,電氣化時代,車的核心已經不單單是駕駛體驗,智慧型的人機和高階輔助駕駛對我來說是乙個重要考量,傳統車企尤其是歐美品牌,對車機和萬物互聯時代的理解還不到位,現在但凡拉出來乙個像樣點的中國產車,車機都要比傳統車廠要好用的多。 童毅 這是絕對肯定的事情。畢竟BBA一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