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紅酒的人為什麼要把酒杯轉幾下再喝?

時間 2021-05-06 23:51:02

1樓:杯中漫時光

為啥要把酒杯轉幾下再喝?是為了裝逼嗎哈哈?

當然不是(真的不是,雖然有裝B的嫌疑嘿嘿)其實,把酒杯轉幾下,確實有這樣幾點原因:

1、為了和空氣接觸,氧化紅酒中的單寧。單寧有澀的口感,氧化可以減輕這種澀的口感,讓口感更順滑。

2、加速香氣的揮發。為什麼酒杯是大肚子小口,因為,酒杯的設計,就是為了讓紅酒更快的揮發香氣,讓口感更柔軟。

3、行業內的手法。不搖杯子是喝紅葡萄酒嗎?哈哈

2樓:小魚愛紅酒

1、快速了解葡萄酒的質地和結構

首先,搖杯能幫助我們快速了解葡萄酒的質地和結構,進而推斷出其口感。普通的賞酒只能觀察到酒體的色澤與澄清度,但通過觀察酒液的粘性與掛杯情況,便可以初步判斷酒體的酒精結構與成分比例。搖杯後,因為酒與水的張力不同,杯壁上會形成條狀的「酒淚」(也稱酒腿)。

酒淚明顯的葡萄酒,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會相應偏高,品嚐口感也會更加醇厚、豐腴。

2.判斷葡萄酒的基礎資訊

不僅如此,內行的品酒人還能通過搖杯判斷出葡萄酒的釀酒原料品種、年份和是否進行過橡木桶陳釀等資訊。這是因為,當酒液隨著搖杯貼合杯壁旋轉上公升時,色調的漸變會更容易觀察,藏在其中的釀造資訊也更容易被行家破解。例如,長相思白葡萄酒的酒液呈淡黃色並帶有輕微的綠色光暈,就表明這款酒的酒體相對較輕、口感更爽脆;而灰皮諾紅葡萄顏色較深,在搖杯後透明度仍然較低,就表明這款酒酒體飽滿、風味濃郁。

3、增加風味

再者,搖杯也能對葡萄酒的風味有所增益。在橡木桶中沉睡多年等她逐漸甦醒,酒中的單寧愈發柔和,使品酒者不僅能通過口腔,也能嗅覺來體驗這種天鵝絨般的香氣觸感。搖杯還能幫助醒酒,通過增大酒液和空氣的接觸面,加快氧氣進入酒液的速度,從而使酒體中的單寧被磨潤得柔和順滑,並能去除酒中異味。

這使葡萄酒在釋放出更多層次的香氣的同時,口感也變得更加圓潤。對於單寧飽滿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馬爾貝克(Malbec)等葡萄酒,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4、提公升形象

當然,伴隨著醉人的酒香,手持紅酒杯輕輕搖晃的形象無疑也體現了品酒者的專業水平與品味格調,可作為提公升氣質魅力的一大手段。

3樓:cooisa

紅酒只有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接觸之後氧化才能產生特別的香氣和口感,所以和紅酒之前要手握酒杯(加熱)再緩慢地搖晃(增加酒與洋氣的接觸面),再喝下去。

4樓:分析師劉強

正劇野史大家都扒完了……那……來說說晃杯的正確姿勢吧

事實上,晃杯不止是為了擺造型,對品酒行家來說,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第一增加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柔化單寧並釋放香氣,起到醒酒的功能;第二還可通過搖杯的動作,觀察葡萄酒的色澤和掛杯情況,提高對即將飲用的葡萄酒的了解。

不多說,進正題。如何正確的晃杯呢?

1、酒要倒多少

搖杯時,杯中的葡萄酒不可太多,大約佔酒杯的三分之一,否則難以搖晃。

2、杯要怎麼拿

可以手持杯柄,以乙個點為中心,用手腕的力道畫圈;

如果沒有把握的話,也可以把酒杯放在桌上,以拇指和食指夾住杯梗,在桌面慢慢畫圈。

3、朝哪個方向

如果是右手持杯,搖杯時採逆時針旋轉;如果左手持杯,則採順時針旋轉。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酒液飛濺噴灑到周圍的人。

4、用多大力氣

旋轉的動作由小而大,讓葡萄酒迴圈流動,逐漸向酒杯上方公升起,然後再稍微加大旋轉的速度。

5、持續時間

每次搖杯約持續5~10秒為佳。

起泡酒

如果喝的是起泡酒則不要搖杯,搖杯後會因為二氧化碳釋放過快而導致味道平淡肥膩,降低口感,同時,也會讓汽泡快速消失,失去了起泡酒的最大樂趣。

老酒

酒齡較長的葡萄酒一般都不再有濃郁的果香,若再搖杯,這些微弱的果香就會消失殆盡。至於陳年的舊酒,搖杯的原因是將瓶內悶氣驅走,舊酒的香氣細膩,很容易揮發,所以要小心,不可跟太大量空氣接觸;在享用前30至60分鐘將軟木塞取出就可以了,無需醒酒。

5樓:想喝點酒

當我們拿到一杯葡萄酒後,首先要看這杯酒的澄清度、顏色和顏色的深淺以及掛杯情況等,通過外觀上的分析獲得部分資訊。接下來就是聞香和品酒,在此階段,有時需要搖一搖杯子。

有的人搖杯時,將酒杯放在桌子上,手握杯座轉幾個圈;有的人拿起酒杯,用手腕輕輕轉動杯子;還有的人動作有點誇張,搖杯時十分用力,讓周圍的人擔心酒液會從酒杯中飛濺出來。當然,我們不提倡最後這種方式,因為它缺乏優雅之感。當然人們搖杯時有千百種姿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這是無可厚非的。

一般來說,每次搖杯持續的時間約為5至10秒。剛開始學習搖杯的朋友不妨先用水代替葡萄酒倒入酒杯中,多加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搖杯方法。這樣做的優點是,剛開始搖杯可能不太熟練,常常會不小心將酒液灑出來,而酒漬清潔起來是很麻煩的。

有趣的是,當你學會搖杯之後,下次再喝一杯飲料時,不管飲料是什麼型別的,都想用手搖一搖。

不管用什麼方式搖杯,目的都只有乙個——讓葡萄酒與氧氣充分接觸。對葡萄酒來說,氧氣既是朋友,也是敵人。不論是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適量的氧氣有利於酒的花香、果香充分散發出來,軟化單寧,讓口感變得更柔和醇厚。

然而,過量的氧氣接觸,比如倒入酒杯的葡萄酒放置一夜之後,葡萄酒就會被過度氧化,顏色變得不再明亮,新鮮果味褪去。此時,葡萄酒本身的活力就會喪失掉,喝起來給人一種「疲憊乏味」(Tired)的感覺。

6樓:何知

品酒時我們有乙個4S法則:sight/觀色、swirl/搖杯、smell/聞香、sip/品味。其中就有乙個為搖杯。

很多初學者不明白其他人在喝酒前為什麼要搖杯?說實話,剛開始我也不明白!可大家可別小看這一動作,這個簡單的動作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專業,很有內涵,尤其是在異性面前時,輕輕搖杯的動作會提公升你整個人的魅力……

1、為什麼要搖杯?

對於葡萄酒愛好者及品酒師來說:通過搖杯,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葡萄酒的魅力,而且搖杯這一動作對於葡萄酒本身來講也是十分有利的。

①醒酒功能,搖杯的同時可以讓葡萄酒與空氣充分接觸,因此可以達到很好的醒酒目的。氧氣也會在搖杯的過程中快速溶解在酒杯之中,從而使單寧更加柔順,口感更加圓潤。同時,通過搖杯還可以將葡萄酒中的不悅氣味釋放出去,使得葡萄酒香氣更加複雜。

②搖杯能更好地觀察葡萄酒的顏色。因為葡萄酒在在杯中旋轉上公升時,會形成乙個顏色漸變,可以輕鬆地觀察葡萄酒的色調,判斷葡萄酒的釀酒葡萄品種、年份和是否進行過橡木桶陳釀等。

③可以觀察葡萄酒的粘性和掛杯情況,進而推斷出葡萄酒的口感厚薄程度及質地等。通常,掛杯較多的葡萄酒要麼屬於高酒精度型要麼就是甜度較高。

④散發酒香,剛倒一杯葡萄酒時,葡萄酒香氣還在沉睡之中。而搖杯能讓酒液與空氣充分接觸,從而釋放出更多迷人的香氣,提公升葡萄酒的風味。這些香氣就會更多地聚集在杯口處,這樣更利於聞香。

2、應該怎樣搖杯?

不同的品酒者搖杯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搖杯姿勢千奇百怪。但是搖杯的方法沒有對錯,找到自己舒適的即可……但是最為常見的的兩種搖杯方式:桌面型和手持型。

①桌面型

一些朋友最喜歡的方法是桌面型搖杯法:將酒杯放在桌上,直接按住杯托或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杯柄,在桌面上畫圈即可。這種方法簡單、方便、易用……

②手持型

如果我們是在品酒會上,則最好採用手持型搖杯法。這時候,你只需手持杯柄,手腕用力,並以乙個點為中心進行旋轉即可。

這一動作剛開始做起來似乎並不是很襯手,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在葡萄酒杯中倒入一些清水稍加練習,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在搖杯時酒液飛濺到自己或者其他人身上……

在搖杯時有乙個注意點既是不可將葡萄酒倒太多,如果倒得太多難以搖晃的同時也很容易將酒液酒出,一般葡萄酒的量為酒杯的三分之一即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喝香檳等完全起泡酒時一般不建議搖杯,因為這樣會讓酒中氣泡消散,風味減退。但對於一些微起泡酒,通過搖杯可以更加清晰地觀察其冒泡情況。

7樓:使用者

搖杯就是醒酒的一種方式,那麼,我來說說醒酒那點事兒

( 首先要說,醒酒的概念是只對葡萄酒中的紅酒而言,白葡萄酒、甜酒、起泡酒等一般不需要醒。)

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會產生丹寧和酸液,使酒在剛開瓶時喝著比較酸澀;而在裝瓶時,又會打入微量二氧化硫(包括拉菲、瑪歌等名莊酒在內,都是如此),以起到抗氧化等作用。

丹寧、酸液和二氧化硫都是很好的防腐劑,讓紅酒能儲存更長時間;其中適當的丹寧能讓酒喝起來更有骨架。

醒酒,就是在開瓶後,讓酒體與空氣接觸,將雜味揮發,以達到最佳飲用狀態的過程。

開瓶,醒酒就開始了。首先將酒中的二氧化硫、瓶塞味等雜味揮發出;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丹寧和酸液也會降到適當程度,使口感逐漸趨於平穩、柔和,同時果香及其他酒體中的真正香氣也就可以散發出來了,達到最佳飲用狀態。

關於醒酒時間,一般的酒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行,好一點的一到二小時也夠了。但醒酒沒有統一標準,要自己體會;有些陳年的名莊酒甚至要一兩天才能真正醒開。

所以說,喝紅酒一定不能著急,一定要慢慢醒,慢慢喝,體會其中變化的魅力!

8樓:葡萄酒老爹

上面各位回答的已經很全面了,我這裡就說個關於搖杯的有趣的故事。

有次碰到乙個類似「直銷」的阿姨,她告訴我,給他們培訓的「葡萄酒老師」,關於搖杯的深層次解釋是,如果你想吸引人或者說勾引人,那麼酒逆時針搖杯,讓酒液轉動的方向朝內。如果你想拒絕或者表達厭惡的情緒,就順時針搖杯,很簡單的表達:「不約不約,叔叔我們不約」。

嘿!別說這種方式還蠻隱晦。

那麼誰想知道大媽,當時怎麼對著我搖杯的嗎?

9樓:任博冰Bob

有人通過掛杯判斷舊的好壞,掛杯的密度越高,流動速度越慢,持續時間越長,葡萄酒的品質越高,有沒有道理?

首先要說,這判斷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從本質上看,掛杯現象的出現,必然要是100%葡萄汁釀造的紅酒才有可能產生,那些勾兌明顯的、摻水太多的假冒偽劣商品,痕跡愰兩下就沒了,幾乎不可能掛杯,因此從這一環節起碼能看出酒的真假。其次掛杯現象明顯的紅酒,必然是酒精、糖分和甘油等成分的含量較高的,合起來酒體醇厚、口感豐腴。

但是掛杯卻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成為評判紅酒質量高低的得分標準。因為掛杯與紅酒的酒體關係,而不同種類,不同莊園出產的紅酒,酒體是各有標準的,互相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

根據「馬蘭哥尼效應」的物理學解釋,酒淚的密度、流動速度和持續時間,也許只能去判斷酒精、殘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不能去判斷酒質的高低。

掛杯長意味著酒更濃,更稠,也更可能是酒精含量高。

為什麼古人拜了把子要把酒碗砸了?

多說先生 古人拜把子不摔碗,摔碗這個情節是給電視帶出來的。古人對待結拜是很認真的,有一套流程,主要是要寫 金蘭譜 還有就是跪關二爺,點香,喝血酒。金蘭譜 很重要,沒這個等於沒拜過。把各自的情況寫下來,結拜的幾位每人乙份,跪地上的時候要唸。所以拜把子也叫義結金蘭,古代不止男人拜把子,女人也能拜把子。喝...

你為什麼喜歡喝紅酒 ?

老顧 這個問題很久之前就看到了 一直沒法寫,因為心中雜念太多。今天天氣晴朗,打完羽毛球歸來,開啟知乎,看到原先的草稿,感覺有答案了,所以立即著筆。我為什麼喜歡喝葡萄酒?想來想去,只能歸咎於 緣分 我和氣味豐富的飲料類食品有緣。我其實不喜歡喝酒,白酒太烈 啤酒太撐 黃酒太難喝。所以往年,我看到室友,拎...

為什麼覺得喝紅酒吃西餐的人逼格很高?

Crystal 這可能只是別人眼中的想法而已。真正在高階西餐廳吃西餐,喝紅酒的人不一定都會這麼覺得。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如中國人吃烤串的時候喜歡喝點啤酒。如果習慣了一種生活方式,比如西餐,那喝紅酒搭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習慣而已。稱不上逼格! 李先生 紅酒這個東西,喝多了不同才能區分好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