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如此注重和推崇 正宗 的食物 ?

時間 2021-05-11 06:55:16

1樓:餐飲雜記

我是來唱反調的。

1首先正宗其實很難被定義。比如正宗重慶老火鍋到底是怎樣乙個味道?重慶那麼大,到底哪個區域才是正宗的?

如果你追根溯源,找到了產品的發源地,和最初發明重慶老火鍋的味道相比,肯定也是經過很大改良的,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正宗不能被定義。

2 退一萬步講,即使你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菜品最初的樣子,我們姑且算它正宗,但正宗並不意味著權威和好吃。這只能說明這道菜符合產品發源地的口味和生活習慣,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這種感覺有時在同省的兩個城市之間就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麻辣燙」發源於四川樂山,但樂山的麻辣燙湯底偏淡,主要靠蘸碟調味,作為乙個四川人我都覺得不符合我的口味。

所以正宗川菜到了廣東等地區可能水土不服,但是經歷過創新改變的不正宗川菜有可能生存得很好。正不正宗有什麼所謂呢,符合當地口味才是王道。

3如果非要給正宗一點意義,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對於熟悉此類菜品的消費者說,大概知道是個什麼口味。對,大概。比如在外省,飯店的招牌上寫著正宗川菜,那消費者大概就知道:

額,麻辣。除此之外,可能就沒有更多的聯想了。END

2樓:周Tree

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

比如說有人說某學校有個女生很漂亮,我想去看,那我肯定不會滿足於看到乙個比那個女生更漂亮的女生。

我只是想知道傳說中的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樣的。

3樓:

歪個樓。。。我是重慶的。。。但是我去東北找同學玩,發現東北改良版的麻辣燙也超級好吃的,另一種風味吧。

所以說有時候要是在另乙個地區,食物是不是會有不同的發展呢,也正因為這樣,食物才多種多樣?

對了,我同學帶來的東北酸菜(他們的酸菜是用白菜醃的,比較鮮)我們加上花椒和培根炒著吃了,挺好吃的。

4樓:崔老怕

食物的做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習慣,這是為了穩定和成本。如果需要發揮出特定的味道型別,更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可以保持種類上的識別性和記憶度。比如用什麼油、怎麼放糖、用什麼香料、溫度、配料、料理順序等等等等。

但食物的做法也應該是因地因時因人的,一味強調「正宗即正義」的是美食沙文。

沙文是一種中二症狀。

5樓:白墨

吃貨表示湖南公尺粉應該是正宗的,自己滷肉自己家做的臘腸自己炸的虎皮雞蛋公尺粉選用粗粉,自己醃的酸豆角。

以上有乙個不對味道就不一樣,比如細粉沒有粗粉好吃,酸豆角不是湖南人自己醃製的味道不一樣等等

我餓了,2年沒吃到正宗的湖南公尺粉了

6樓:林珂

1.有傳統,無正宗,正宗個偽概念。

因為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一部分,隨著商業、人口的遷移,料理是個不斷融匯和演進的動態過程。許多你以為「傳統、正宗」的菜,在當時可能是非常新奇,甚至離經叛道。

例如:日本和牛很有名,但200年前農耕社會的日本人不吃牛肉,認為愧對神明的。直到美國大兵入駐後才開始吃牛。

大蒜是漢代從歐洲引進的,川菜的辣椒17世紀才傳入中國。義大利料理常用的番茄400年前義大利人也沒見過。蘇打粉剛發明的時候家庭主婦都嚇壞了,不敢在烘焙中使用。

即便你很堅持,並且固執地追求所謂」傳統、正宗「的做法,食材也早就變了。敢問雞還是以前的雞種、飼養方式、肉質結構一樣嗎? 菜是化肥還是農家肥?

2.至於「正宗、傳統「 的意義,往好處看,是堅持,在許多人偷工減料的情況下於細節上不妥協;往壞處看,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藉口。

」唯有正確理解常規,才能超越常規「

個人從不在意是否「傳統」、「正宗」,只要好吃。

需求,是發明創造之母。

傳統的意義在於能從一道菜的料理方式中了解、推斷出當時社會的飲食、人文、生活環境等等。

例如;從客家菜反映出中原人民一路南遷過程中的生活狀況。為了便於儲存和攜帶食物,鹽焗雞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客家人遷徙路線大部分是山區,晴耕雨讀,山上勞作體力消耗大要補充能量,自然會用豬油。

勞動流汗要補充鹽分,所以菜會比較鹹,且味重的菜在重體力勞動後比較能刺激食慾。

另一方面,所謂傳統,正宗,往往代表著當時歷史環境的侷限性(可能是交通不便、食材匱乏、烹飪技術不夠發達等等)。

舉個例子,冰箱是非常近代的發明。過去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為了更長時間的儲存食物,會醃漬、煙燻、曬乾等等手法。某種程度來講,都是在新鮮度上做出讓步。

又如牛肉丸其實是客家人發明的,但經過潮汕人技術改良之後才發揚光大。

再舉個例子,許多傳統做茶的人,堅持用柴火烘焙,拒絕用機器,但恰恰機器反而能更精準、快速地調整和把控溫度。柴火要降溫相對容易,把簍子抬高一點即可,但要讓柴火迅速公升溫比較困難。

結論:傳統、正宗只是個歷史參照物,跟好不好吃沒半毛錢關係。對料理人而言,更重要是有沒有真正讀懂食材,以現代能使用的最恰當的方式處理,呈現出精良食材原本。

編輯於 2015-06-0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7樓:淳於長生

信陽熱乾麵,源自武漢。

但是和武漢的原型大不一樣了。

可是,信陽熱乾麵家家味道不同,甚至有多個流派。

你問怎樣的熱乾麵才正宗?

用鹼麵,少湯,芝麻醬夠,有鹹菜。

只要滿足這些條件,抓住食物的靈魂那都是正宗的熱乾麵。

PS:信陽熱乾麵我吃過20家往上,武漢十家不到。

8樓:漠漠無問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本地人眼裡的正宗與外地人眼裡的正宗是取決於口味與名氣,本地人當然是前者,我是西安人,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的西安人都不認為牛羊肉泡饃是西安自主文化美食,至少有百分之七十都和我乙個想法。

回民街也就是回民街,不是西安人的一條街。

9樓:leon yang

在北京的時候,這個問題深有體會

光是烤鴨哪家正宗,就得嚷嚷半天,一撥兒說便宜坊的,一撥兒說大董的,擠在當間兒有小聲嚷嚷鴨王也挺好的,當然基本所有人都異口同聲說」全聚德這種字型大小就是騙外地人的,根本不正宗「。然後說便宜坊正宗的,又得分幾撥兒,一撥兒說哈德門店最正宗,一撥兒說鮮魚口才好,一撥兒得說前門的也不錯。

當然,這幫人你喊他去金百萬吃烤鴨也沒有意見。

所以我覺得,正不正宗的,完全看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或者只是吃過覺得對胃口的罷了,那種特別注重和推崇正宗的人還是少吧

10樓:陳不謅

之前有很多知友找我推薦重慶和澳門的「正宗」美食,我很榮幸能把這些我認為好吃的東西分享給大家。但是不得不說,遊客和作為本地人眼裡「正宗」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我之前去北京玩兒,北京的朋友對我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去全聚德東來順!不正宗!

我們本地人都不吃!」但是最後我還是去了,道理很簡單,就是如果我去了北京,如果沒吃過這些耳熟能詳的字型大小,我回了家會不會覺得遺憾呢?哪怕我吃的店再是在某土著眼裡多好吃,但是每個人的口味都是有偏向性的啊,你能保證你推薦的店就是絕對正宗的嗎?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沒有自己的判斷,作為乙個外地人,名氣就是我判斷是否到訪這家店的唯一標準。

就好比你來重慶,我明知道渝味曉宇是最有名的火鍋之一,且味道還不錯,但是我非要用我自己浩瀚的經驗征服你,告訴你哪個小巷子裡有家火鍋店雖然人煙稀少但是絕對正宗到你媽都不認得。這種店讓我推薦我是信手拈來,但是我不願意裝這個逼。有朋自遠方來,我會帶他們吃不是最好吃,但是名聲最響亮的店,只是希望他們不虛此行。

但是如果是我重慶的朋友找我吃飯,那我一定跟他們約那些犄角旮旯的美食,經常我回重慶跟家人吃完飯就會叫朋友來我家樓下吃烤魚,因為在我眼裡那家烤魚全宇宙第一。為什麼不去吃名店呢?因為他們這輩子大把機會吃到那些!

外地朋友來了總是要帶吃幾家名店的,這輩子加起來的次數絕對讓他們吃膩歪。

我天津的室友特別逗,跟我這兒搭岔兒:「你來了天津別讓我帶你去狗不理!我這前二十年守著天津這地界兒我都沒吃過!

」這不正常嗎?你家門口就有,想吃隨時都可以,所以你不懂珍惜啊,也沒必要珍惜,但是我難得來一趟我不把這些坑不坑的老字型大小都試試能對得起這機票嗎?

哦對了,上次除了全聚德以外我還在北京吃了另外一家烤鴨——徳緣烤鴨店,是歪打正著和我爸倆走在前門大柵欄那兒餓了進去吃的,花的錢是全聚德的一半,還好吃!但是我就算有這麼乙個對比還是覺得全聚德那波不虧,起碼老字型大小開這麼久多少是有點道理的。

11樓:豬油幫主老波頭

看到有人寫魚香肉絲的做法,說先要將郫縣豆瓣醬細細剁碎,炒出紅油,即有網友指出,應該是用泡辣椒才對。

向川菜大師鄧華東師傅請教,老師傅點頭,「首先,肉絲過油就錯了,川菜的炒法,是一鍋成菜,我們認為,過油的過程,已將食材的鮮味走掉。」

「至於豆瓣醬和泡辣椒,魚香肉絲確實該用後者。」鄧師傅說,「豆瓣醬不是不行,但這麼一來,變成另一道菜家常肉絲。」

原來如此。我想毛病大概出在郫縣豆瓣醬實在出名,大家以為缺了這味調料就做成川菜似的,什麼菜都要來一勺,為求正宗,一定要加上「細細剁碎」幾個字。

鄧師傅大笑,「郫縣也有好幾家老字型大小嘛,每家都不同,非要追求正宗的話,不同流派還得選定不同字型大小。再細究下去,用哪家的醬油,哪家的醋都有規矩,不像現在千篇一律,盡是生抽老抽和鎮江醋。」

我也批評過,杭州的西湖醋魚走樣得厲害,最大的問題是不再用本地的醬油和醋,結果搞得黑漆漆一團。如果大家看過梁實秋先生《雅舍談吃》的「醋溜魚」一節,或者七八十年的菜圖,就會發現正宗的西湖醋魚,以醋為主,醬油為輔,芡如玻璃般透明。

開玩笑說怪那些老菜譜,只寫醬油幾錢、醋少許,從來不註明產地,當時的師傅們絕對料不到有朝一日本地貨會被大品牌搶占市場,一一消失吧。

調料的問題不可深究,不然全球工業化的今天,再也沒有完全正宗的食物了。至少還是可以從食材搭配和烹飪手法上尋找一點端倪,比如用蹄膀、火腿和扁尖滾了湯,算不算正宗的醃篤鮮呢?我的意見,儘管料足的前提下,必是一碗好湯,但不是醃篤鮮,也稱不上金銀蹄,因為後者的兩道菜都是用鹹肉或鹹蹄而非火腿。

硬要叫醃篤鮮,上海人就不買帳了。

對於外鄉人來說,正宗不等於美味。到北海道來碗最正宗的札幌拉麵,同行小朋友皺著眉頭說,面硬,湯又油又鹹,一點不好吃。我亦曾經試著告訴北方朋友,正宗的生煎饅頭皮略厚,湯汁更不會多,他們始終不以為然,還是覺得那種油炸湯包一樣的新派生煎較對胃口。

前些日子,有人向蔡瀾先生提問,「到某個地方旅行,怎樣判斷食物正不正宗呢?」

蔡先生懶洋洋地回答,「你覺得好吃的,就當它正宗咯。」

蘇東坡為何如此推崇虎丘?

Benny 除了福建省,我去過的城市也不算多,除了蘇州,浙江杭州 嘉興,湖南長沙 湘潭和婁底,遼寧瀋陽,天津 上海 北京 深圳差不多了。還真的最喜歡蘇州這座城市,相較於虎丘而言,我好像更喜歡蘇州的園林,特別是在看了北京城裡昔日的達官顯貴留下來的各種仿江南造的各種山水之後,就會更加覺得蘇州的園林之美。...

育碧為何如此高產?

1.素材重複利用,不大幅改進或者重新研製引擎。2.關卡玩法設計極度保守,不會堆各種指令碼。3.搞美工建模貼圖的員工多。4.工作室多,ip多。5.還是 多 高產的原因。 1 多個工作室協同開發 交替開發,效率高。比如最近的三部刺客信條,由蒙特婁 魁北克交替開發,每一部都有若干個工作室協助開發。2 有多...

數字 12 為何如此特殊?

12個月是因為月球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大約是地球公轉週期的十二分之一,我感覺與時間相關的與12相關的數字多少於這個有關係。有些人說星座什麼的,我覺得沒有道理,自己抬頭去看看夜空就知道星座劃分本來就是很隨意的。 木木 因為人手四指有十二個指節 拇指是用來點指節以計數的 最早可以追溯到兩河流域文明這麼用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