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橋的橋墩是怎麼放進海浬的?

時間 2021-05-31 06:57:17

1樓:史前趣聊

目前有三種最常見的修建橋墩的方法,分別是圍堰法、沉井法、沉樁法,首先第一種圍堰法,它比較適用在淺水區域,採用構築堤壩的方式,在海浬需要打橋墩的地方,圍出一定面積的隔水帶,防止海水和泥土滲入,然後用水幫浦將圍堰內的水抽乾,這時圍堰內就和在陸地上一樣,可以開挖基坑,修築橋墩了,等到橋墩修建完成後就可以拆除圍堰,橋墩周圍的水域也就恢復原來的面貌了,第二種便是沉井法,沉井法就是將一條,類似井的空心圓柱子放到海床上,然後將柱子底部密封好,將內部水抽淨後向下不斷深挖,直到較好的土層後可以開始打樁,打樁完成後在裡面放置鋼籠,然後進行混凝土澆灌,利用自身重量向下沉,沉到合適的深度為止,這個方法需要的裝置較少,成本較低,但是海水的壓強和種種因素,都會導致沉井下沉速度,還有偏斜程度很難掌握,容易影響到建設的工期,第三種沉樁法,沉樁法適合用在海水較深的海域上,利用打樁機施工,把多根預製好的柱子,向下打樁到海底岩石一定深度,牢牢的固定在水中,待樁基礎做好後,只需要在上面澆灌承臺和墩身就可以了,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浬,由於海水水質和各種水流環境等因素影響,需要採用不同的材質建造,一般用耐腐蝕性的鋼材,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等較多,施工用的混凝土,也比一般的建築更加稠密,可以防止海水腐蝕,一般橋墩的使用壽命,需要保證在120年左右,所以在施工時工程師們,需要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便在橋後期避免坍塌、破裂等等事故發生,總之修建橋墩,都是一項非常複雜且有難度的工程,一座橋的建設不僅只有橋墩,建好橋墩只是剛開始,建橋也同樣漫長、艱辛,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在橋上行走,不得感慨,這一切都離不開所有建築工人們的功勞,正是因為這些勤勞勇敢的建築工作者,中國才會被稱為世界上真正的「基建狂魔」,

2樓:

問這種問題的一般都是外行或者剛剛開始大學課程的學生...好吧,我也是渣~

簡單的說,水裡做個大桶,一直到水底(專業叫圍堰),然後把水抽乾,就和陸地一樣一樣的了,然後就可以在裡面澆混凝土綁鋼筋澆混凝土了,和在陸地一樣了。再多說一句,最後那個圍堰是要拆掉的

為什麼平潭這個島有兩座跨海大橋?

歐凡001 平潭地理位置重要啊!平潭獨特的地理位置 平潭是大陸靠近台灣島的最近的地區,而且是個封閉的海島,具有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從平潭到台灣北部最近的新竹只有125公里,如果建成跨海大橋,從平潭到新竹只需要1個半小時!兔子早就在做收復台灣的準備了。有朋友說,海上風大,容易把車吹翻,不適合建跨海大橋,...

請教一下電單車應不應該被禁止上跨海大橋?

jiangtao9999 不應該。應該的地方是,跨海大橋必須算作高速公路。其實不算高速公路我覺得才是問題吧?電單車在拿到駕照的實習期間,是禁止上高速公路的。這一年也就是說,算作高速公路的跨海大橋。是不讓電單車實習期車手上去的。而實習期過了,對於電單車的一些情況有了明確的認識,再去上跨海大橋,去經歷風...

大橋是如何建成的?

季商下九 土木橋梁本科生,學校仗著跟中交非一般的親密關係,在去年暑假去了浙江台州某工地實習。工地建設的是浙江環海高速的某段跨海大橋,主跨跨徑好像是3 80m來著,反正算的上是大橋了。雖然只實習了乙個月,但是加上我本科專業知識,還是可以講一講的。不論那個橋,基礎一定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大橋,如果基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