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山周圍容易聚集霧氣(雲)?

時間 2021-05-12 07:24:16

1樓:栗子

先上張圖

(嗯我覺得大概題主遇見的是這種情況)

先說幾點成雲致霧的條件

1.空氣濕度:空氣中水份的含量一定要達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成雲致霧,因為我們都知道雲霧其實就是凝結的細小水滴

2.溫度:溫度越高,單位體積空氣中「溶解」水蒸氣的能力就越強,反之,溫度越低,單位體積空氣中「溶解」水的能力就越弱。也就是說溫度越低水蒸氣越容易從空氣中析出,凝結成水滴

先看題主遇到的狀況:

1.地點多在中國南方:我們知道南方氣候濕潤,所以空氣濕度往往很大,比如這兩天的貴州,空氣濕度大概能到50%左右。

2.雲霧繚繞在山峰周圍,且有「上公升」的運動狀態:風的作用下,將富含水蒸氣的空氣推向山,山的形狀對暖濕空氣有抬公升作用(看圖),所以這些暖濕空氣隨著地形爬公升。

3.山上氣溫低: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增高100公尺氣溫降低0.

6攝氏度。一座200-300公尺的「小山」(嚴格說還都不算山)相對應的與地面的溫差就能達到1-2攝氏度。容易使水蒸氣析出凝結成雲致霧

(補一張圖,這張圖里能明顯看出氣溫與空氣飽和水分含量的關係)

綜上,主要是因為山地特殊的抬公升地形和與地面的溫差導致容易成雲致霧。

——————

另,這種情況應多發生在清晨,因為清晨剛日出山—原溫差大,到了中午加熱公升溫明顯,空氣飽和水分含量提高,雲霧也就自然散去了。

為什麼好的工作機會更容易聚集在大城市?

傑出的花花 推薦看一本書 物演通論 書很晦澀,哲學書。理論很簡單 遞弱代償。此理論來自醫學,好奇者可以自己百科。此理論可以打通所有學科,是的,所有學科。而我們,在遞弱代償的道路上只有更加快速的前進才可以自保,別無他法。曾經迷戀過 瓦爾登湖 空谷幽蘭 之類的書籍,但是現在已經覺得那是神話。大城市,高密...

為什麼張一山這麼容易被撞臉?

早已泛黃 夏雨,17歲曾主演姜文的代表作 Sunny燦爛的日子 並暫獲多個影帝,起步非常高。張一山,8歲在 家有兒女 中飾演劉星而走紅。兩個人實在太像了! Xllygbbbb 不管是不是真的撞臉了,那個小子還要再努力一百年才能讓人像記住張一山一樣記住他吧。大家都知道張一山是典型的不靠長相靠演技征服觀...

為什麼凸透鏡能夠聚集光?

摸摸摸 乙個平面波 平行光 經過凸透鏡,因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會比在透鏡內的傳播速度更快,且透鏡是中間厚兩邊薄,所以穿過透鏡中心的波面會比穿過透鏡邊緣的波面傳播的更慢,導致平面波被彎曲成球面波,從而會會聚於一點 其實就是光程差的問題 表達能力不好,見諒 重樓 從粒子的角度解釋吧,無論是匯聚還是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