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線列步兵 包括歐洲近代史 題材的遊戲很少?

時間 2021-06-07 06:24:46

1樓:江道三

先表明身份:帝國時代系列、全戰系列、文明系列、P社四萌、騎砍、暴雪全家桶玩家。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歐洲近代(202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2023年哥倫布發展新大陸——2023年一戰之前)這段時期的戰爭形態對於遊戲性來說正好處於乙個比較尷尬的狀態。

在這之前,在人類文明早期,從古典時代開始,軍事裝備和兵種由於地理條件、經濟水平、科技水平、文化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草原擅長騎兵、山地擅長步兵,熱帶比較輕裝、溫帶可以重灌,這個時期人類各個群體之間的差別非常大,以這個時期為背景的遊戲,比如羅馬全戰和帝國時代1,蠻族、羅馬、希臘、埃及特點很明顯,兵種非常多,戰術變化也就多,遊戲性就更強。

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突破地理屏障的能力更強,各個群體之間的交流(戰爭的和技術的)越來越多。這種交流必然會造成互相學習,之後兵種和戰術逐漸趨同,一些有特點的兵種最終也會被淘汰,比如戰車。

而這種交流、學習和趨同到達極致,而科技又無法拉開差距時,最終會產生乙個最優解。這就是近代,兵種只有長矛、火槍、騎兵和火炮,區別只不過是西班牙方陣和古斯塔夫方陣之間長矛多一點還是火槍多一點,胸甲騎兵和驃騎兵穿不穿胸甲,以及火炮是六磅還是八磅、分散還是集中。刺刀發明之後,連長矛和火槍也統一了,兵種就只有步兵、騎兵、炮兵三種。

所以帝國全戰和帝國時代3,各國之間差別很小,戰術也就少,比的只不過是誰的士氣高一點,誰的訓練高一點,其他都差不多。從遊戲性的角度,至少在戰鬥方面,這個時期可以玩的東西不多。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線膛槍的普及、機槍的發明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生產力。到了一戰,科技和工業帶來的變化才徹底改變戰爭的形態,這時有了飛機、坦克、機槍、毒氣和巨型大炮。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帶來的差別越來越大,於是以現代為背景的遊戲內容又豐富了起來。

2樓:

因為現在的遊戲界沒有賈伯斯,好吧席德梅爾算半個。

能真正從題材中挖掘出好遊戲的公司不多,我個人覺得刺客信條系列、文明系列算是當今遊戲作品的佼佼者了。但是我目前還未看到那種頂尖的遊戲設計天才。像賈伯斯一樣的天才。

像這種信仰滿滿的題材不知道吸引過多少的中二少年,可惜的是......我們缺少乙個好的遊戲設計師!!!

3樓:向樂天

其實帝國全戰還是很不錯的一款RTS。

但是如果做成還原歷史的FPS,齊步行進一小時,龜速裝填半分鐘,AI指令全得聽,站定原地不能躲,有效射程六十公尺,散布大象打不中,挨槍一秒便GG——對於追求遊戲性的玩家來說,玩個錘子?

4樓:

騎砍有不少線列時代的MOD,而且還有頗有名氣的拿破崙MOD。

不過依舊是游離在寫實和遊戲之間,畢竟射的太準誰還去線列啊...

單人玩家射的準還好,畢竟玩家扮演的是英雄,無敵一點也正常。

線列步兵戰術為何在歐洲流行了上百年?

lsbam 戰爭的形勢與組織是與科技直接相關的,同時也總是落後於科技的進步在火藥發明前,戰爭就是排排站 遠端投射 肉搏當火藥發明以後,大家還是習慣於排排站 遠端投射 肉搏直到有越來越多的人被越來越先進的火器打倒 戰爭的形勢與組織就進步了 大義凜然 你難道不知道已經不是上百年,而是數千年了?換句話講,...

為什麼土耳其人(包括其他歐洲國家或中東穆斯林)那麼不喜歡中國人反而喜歡南韓人更多?

然而我作為乙個中中國人那麼不喜歡土耳其反而喜歡希臘更多。相似的文明之間總是容易互相欣賞的,作為乙個中中國人,我對華夏文明的偉大和輝煌感到無比自豪,因而對於曾經同樣偉大和輝煌的希臘羅馬文明,怎麼能不欣賞呢?而對於一些依靠掠奪起家的文明,比如某個沙漠游牧部落,某個亂認野爹的國中哈士奇等等,實在是欣賞不起...

為什麼沒有裝甲步兵師

我佛山人 這是個習慣問題。中國傳統是有裝甲步兵的稱呼的,這個習慣台灣一直保留著,台灣陸軍在60年代 佳禾案 中就改編為裝甲步兵師。在二十世紀 精實案 中也有裝甲步兵旅。到前幾年才將三個裝甲步兵旅和摩步旅合併為機步旅。 說話貓 同樣的以裝備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為主的步兵,美軍稱為機械化步兵,俄軍稱為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