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王位繼承可以跨國?既然如此歐洲為什麼大多是民族國家?

時間 2021-06-05 10:02:57

1樓:再來乙個回合

君主政治指的是國家的統治者根據血統而選定

民族國家從耳濡目染形成的直覺上,指的是國家的文化與社會生活相對固定

因此乙個根據血統繼承的外邦君主並不妨礙他參考所在國的文化來執政,也不妨礙他不參考

2樓:道可道

因為歐洲近代的民族主義,是經歷過羅馬帝國時代以及中世紀「大一統歐洲觀念」洗禮過的民族主義。並不是原始意義上的「有我沒他」。當然極端民族主義除外。

推論:民族國家並立的歐洲依舊是乙個共同體。

3樓:Frank

在王位繼承人眼中,王位只是資產,你可以理解為某個富二代去繼承遠房親戚在國外的公司,他會在意公司裡基層員工是外中國人,就不去繼承公司嗎?他會因為自己繼承了外國的公司,就非要把名下本國的公司和這個公司強行合併嗎?

當然王位繼承人如果是外中國人,多少還是有影響,比如英國貴族不想讓諾曼人當國王,臨時推舉哈羅德,後來威廉來搶王位。

百年戰爭就是法國貴族不想讓英中國人當國王,加上兩國繼承法不一樣,所以愛德華也來搶王位。

只不過中世紀歐洲確實缺乏民族認同,因為普通民眾多是佃農,一輩子不出村,商業活動很少,而且主要針對奢侈品。民族交流主要靠打仗,效果肯定非常有限。不同民族之間交流對比和衝突都難以出現,就也難以產生對本民族認同。

所以主要是宗教認同,再次會看是屬於哪個封建領主的子民,民族認同雖然存在但相對次要。

而且歐洲的語言在中世紀還在形成中,很多語言沒有分化。當然直到現在也差異相對較小,學習難度不大。甚至一些在中國完全只是方言的差別,比如荷蘭語和德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

國王跑去繼承外國王位也不至於完全聽不懂

至於中世紀沒統一,還是因為不合封建法理,不能隨意侵略擴張。各個貴族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國王也不能一意孤行。

至於民族國家產生,都到文藝復興乃至法國大革命了,也是技術進步,百年來各民族交流不斷加深才慢慢產生

為什麼以前英國允許女人繼承王位,卻不允許普通人家女孩繼承家業?

這涉及到英國的乙個古老的繼承制度,叫做限定繼承 entail 這制度1925年才廢掉。並且,限定繼承只適用於土地,並不適用於其餘財產,普通人家的女孩,一樣是可以繼承財產的,但一定是父母留有明確遺囑的情況下,否則預設為長子繼承。而英國土地名義上全部是屬於國王的,所以,限定繼承法並不適用於國王,而王位的...

為什麼歐洲較晚實行長子繼承制

嬰兒恩里克 日耳曼傳統的影響 無論是西班牙和神羅的選舉制度還是平分都是日耳曼傳統。第二羅馬也沒有長子繼承制度供日耳曼學習 另外我覺得一夫一妻制在其中有影響 全憑記憶答題。征服了大半個西歐的法蘭克人在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保留了部族制度流傳下的習慣,在繼承制度上採用均分制,所以加洛林的國王們才會一而再...

既然火器的出現淘汰了歐洲騎士階級為什麼沒有淘汰日本武士階級

erickidd 制度決定社會。不是說火槍大炮打破了騎士老爺的鎧甲和城堡,而是說,火槍大炮的普及意味著近代科學,手工業的興起,手工業的發展促成了市民階級的壯大,戰爭形式變成了可以組建自由民的軍隊,而不是依靠騎士階級采邑制度來打仗。同理,武士就是騎士階級軍事貴族,織田氏的成功不是火槍,而主要是他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