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魏混亂的廟號?

時間 2021-06-07 00:51:01

1樓:

1、太祖的選擇體現了王朝正統性塑造的變化,這是北魏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2、廟號制定的原則是祖有功而宗有德,沒有數量的限制。

其詳細的宗廟制度變化過程參見下文:

塑造正統:北魏太廟制度的構建

簡單來說,就是時代不同了,塑造正統的方式和面對的人群也不同了,只能推翻祖先的那一套。

廟號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漢朝:特點就是二祖五宗,二祖就是太祖劉邦和世祖劉秀,五宗就是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顯宗劉莊和肅宗劉炟;廟號制度在西漢就有過氾濫的經歷,被光武帝取消了元帝、成帝、平帝的廟號;在東漢再次氾濫,獻帝取消了和帝、安帝、順帝、桓帝的廟號。光武帝稱祖開了後世稱祖的濫觴。

這七個廟號是經過光武帝和獻帝兩次刪減保留下來的,後世廟號的氾濫和祖號的氾濫初見端倪。

魏晉南北朝:廟號走向普及化和祖號氾濫;安漢公的三宗最後雖然被光武帝取消,但是曹魏的三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和烈祖曹叡)開了祖號氾濫的先例。廟號制度的缺陷暴露殆盡,其原因在於有原則無標準,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彈性化了。

唐宋:廟號為一祖多宗的形式。在這個階段,廟號普及化已經完成,祖號的氾濫得到了控制。

身處在第二階段的北魏,由於其國祚綿長,祖號很多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情。晉朝就有高祖司馬懿、太祖司馬昭、世祖司馬炎和肅祖司馬紹(存疑),國祚不足北魏三分之一的曹魏政權也有三祖。

2樓:楓無諺

北魏改過廟號。

最早拓跋珪以魏承襲之前的代國,所以以平文帝為太祖,昭成帝為高祖,死後拓跋珪被定為烈祖。

元巨集太和改制,分割代魏,以拓跋珪為太祖,死後被定為高祖。

宇文泰為了反對太和,把神元帝定為太祖,拓跋珪改回烈祖。關於這一點,詳見:如何評價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

另外,一朝三祖並不是什麼規定,只是後來人無聊的總結而已。

如何評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黎姜 乙個冷血殘酷的人,從小受盡磨礪。出於各位大神珠玉在前,我就說說比較冷門的故事。他是乙個遺腹子,母親很有可能按照草原收繼婚的習俗嫁給了他的祖父或者叔父 根據魏書和晉書宋書的兩種不同記載 沒過幾年符堅大帝的前秦吞併了他的代國,他從乙個高高在上的王子瞬間變成了亡國之人。出於符堅希望草原勢力互相牽制的...

如何評價《混亂 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一書?

霸都小七号 首先,感覺所有的道理都在書名中體現了,所以讀這本書,並沒有感覺很多乾貨。畢竟我們也知道亂世出英雄這個道理。也如同權力的遊戲小指頭說的,混亂是階梯。這本書精讀的意義不大,這是我個人的建議,不喜勿噴。 這個世界的雜亂無章。無法測量 不協調,即興,缺憾,不連貫,粗糙,凌亂,隨意,模稜兩可,曖昧...

如何評價爐石傳說新卡「混亂套牌」

木半夏 爐石只buff自己牌庫的卡有幾個是進構築的呀,我印象裡好像就法師2費給牌庫法術減費那個?而且這個也是可以帶倆的,不像術士橙法沉底了就沒了,目前是沒有合適的構築的,就看接下來的版本能不能用上了 畢竟是我新版本親手開出來的第一張橙卡,對它還是抱有一絲期望吧 安靜打鐵不好麼 娛樂效果不錯。實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