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爵位繼承相關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時間 2021-06-06 19:35:39

1樓:經略使

唐朝的爵位,宗室一般要降爵的。皇帝的兄弟和兒子們封親王,親王去世後,他的兒子們中,繼承人降一級,稱嗣王,這個嗣王爵位倒是可以長期世襲下去,個別兒子或者有特殊功勞恩典的可以封郡王,其他兒子只能封郡公,當然有時候封國公也是可以的。嗣王和郡王的繼承人封國公,其他兒子再降爵封,不過嗣王的繼承人還可以繼續繼承嗣王的稱號。

一般來說宗室爵位繼承肯定是比原爵位降一級。不過皇太子一脈比較特殊,皇太子的兒子們封郡王,這些郡王生的兒子也是可以封郡王的。

非宗室爵位在唐朝前期最高是國公,在中後期一般是郡王。唐末制度崩壞情況不考慮。唐朝前期,非宗室爵位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不過傳了幾代,沒有功勞了,也是逐漸降爵,不一定是三代。

中後期封異姓郡王後,繼承人就是國公了,國公和國公以下爵位的繼承情況和前期差不多。

乙個爵位持有者在世,他的法定繼承人在其在世時是否有爵位? 有,一般情況下,都是低於他的爵位。

宗室爵位持有人在世的情況下,他的繼承人爵位是否低於他?一般都是低於,除非是皇太子一脈的皇孫和皇曾孫,可以並為郡王。

2樓:飲冰李郞

自問自答,最近在看張國剛老師的《唐代官制》裡面簡要提到了我的這個問題,特來分享。書中寫道:封爵可以世襲,承襲者一般較原爵降一階,如襲郡王者封國公,襲國公者封郡公等等,也有按原爵承襲的。

——《唐代官制》第166頁。

3樓:

非宗室——特殊情況下,由皇帝下旨,允許「世襲罔替」,實際上後代沒有真正得到「世襲罔替」。

在世後代無爵位;「世襲罔替」的王爵,可確立繼承人。

周朝的爵位制度是怎樣的?公 侯 君對應什麼爵位?

長青 新增一點資料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侯 伯 子 男都是商代就出現的某種武官稱號。而 公 似乎是西周時代才出現的一種尊號。伯 可以作為家族兄弟中的老大使用 伯仲叔季 而在嫡長子繼承制度之下,只要沒有...

唐代是花鈿妝容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Echo 花鈿並不是一開始就指額飾,在南朝至唐朝,很多地方指髮飾。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 花鈿委地無人收 唐以後有的地方開始指面飾。花鈿又稱花子,花鈿與花子正式等同起來可見宋代高承所撰的 事物紀原 中。如果兩者同義,那麼花鈿起源就是花子起源。花子起源有三。一是便是 事物紀原 所說的起源於壽陽公主的 梅花...

如何解釋下面 java 繼承 的怪問題 (小生是在是覺得怪)

李尋歡 public classA public class AAextends A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輸出結果是這樣 沒有學過語言層面的知識只能靠蒙和測試了。a.count 1 aa.count 11 AA a count 11 A aa c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