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9世紀英國思想家拉斯金提倡設計要回到哥特時代?以哥德式教堂設計為例談談設計與信仰(思想)的關係

時間 2021-06-05 00:06:44

1樓:蘇易橋

何為哥特?這個詞蘊含著災厄、超自然和恐怖的意味,它也是中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那些彰顯天父榮耀的神聖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造出「哥特」一詞意在嘲諷,他們用這個詞描述那些並非出自古希臘羅馬文明世界的事物,它意指原始的、野蠻的、黑暗的,他們用這個詞將數百年的中世紀藝術和建築成就貶低為「原始的」和「毫無價值的」。

那些最為壯觀的大小教堂,有些正是建造於中世紀,它們包含著天堂的圖景和地獄的警示。然而,宗教改革橫掃中世紀殘餘,之後將近三個世紀,人們拒絕接受哥特藝術和建築語言,視其為天主教的迷信,直到喬治王朝時代的人們重新愛上了它,哥特藝術如藤蔓般恣意蔓延,哥德式城堡成為英倫的建築靈魂,從它身上產生了新式文學、新式繪畫,並引發了對恐怖和奇詭的新嗜好,哥特藝術成為英國歷史中一段午夜般時期的標誌。

這段描述來自於BBC三集紀錄片《哥德式藝術》(The Art of Gothic)的開篇,著重講述18—19世紀由英國開始的哥德式復興(Gothic Revival)及其背後產生的深刻的原因。任何一種時代審美的變革都不僅是一場審美革命,其中所牽引出的經濟、政治、宗教、思維方式都與其是一體的,哥德式復興與中世紀的哥德式興盛都是一樣順理成章的,然而它們乙個猶如真正的午夜,另乙個則是試圖擁抱失落的午夜。

18世紀是理性的時代,經過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次重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變革,歐洲已經進入了與中世紀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對立的生活模式。

在群體的生活中,法國大革命風起雲湧,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進入了地獄般工廠生產的經濟模式,新科學的進展也令人驚異。在政治、經濟、科學三個影響人生活最大的維度中,事物都以似乎失去控制的速度和方向疾馳,這種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感在宗教改革之後的宗教世界裡已經得不到排遣和慰藉,於是,他們將內心靠攏了已經失落的哥特藝術的精緻、詭譎、黑暗和法術。

也許這種靠攏只是期待找到一種對現有生活和外在環境的控制力——期待法術也許真正存在,但它也許更可能是對現有生活和外在環境的欣賞——你可以真的身臨其境,但不必身在其中。換言之,哥特藝術給予了18世紀的人一種安全的審美生活方式,你可以看到生活裡的黑暗、亡靈、殘暴,但不必擔心真的會與它們相遇。

如果說政治和經濟原因是孕育哥德式復興的土壤,宗教則是催生它的種子。宗教改革之後,尤其以英國國教為代表的諸新教教派將宗教生活推向了理性化,宗教不再與咒語、法力、靈修相關,只是作為平凡的個人信仰和社會整合作用出現,韋伯在他的社會學著作中將這種變化稱為宗教的「去魅」(Disenchantment)。

宗教的這種變化使得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接軌,也使得處在這一時期的人們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宗教的屬靈的世界,人們對生命必然消逝的不安、對死去亡靈的恐懼、對法力和咒語的懷疑無法在宗教生活中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應,甚至這一時期的人們本身已經生活在乙個上帝的存在遭到質疑的時代,只有借助哥特語言才能將這種恐懼心理表達得清晰順利。越是不安,也就越是對恐懼產生依賴,這也許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在社會學中的症狀。

哥特復興成為英倫世界中的午夜時期並非是偶然的。那夜裡魑魅魍魎皆倏忽而至,海外的法國正經歷大革命、英國國內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是暗無天日的魔鬼式工廠、新科學帶來科學怪人般的威脅,英中國人只敢戰戰巍巍地小聲嘀咕,哥特藝術讓他們隱隱表達出心中至深至切之慾望以及至黑至暗之恐懼。

2樓:姜白水

這問題可以寫兩本書了。。。研究Ruskin的專著有很多,題主可以找幾本看看,另外讀一讀七盞明燈和威尼斯之石,也不厚,裡面基本上說明了他自己的建築觀。哥特復興是一堆人搞出來的,比如還有Pugin這樣的代表人物。

哥特復興的出現固然和這幫人喜歡哥特有關,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當時工業革命的大背景,哥特建築結構和形式的誠實統一符合工業時代建築的進步方向,而繁複華麗的裝飾又比當時粗糙的工業產品漂亮的多,最後就是哥特教堂所代表的中世紀古樸浪漫的社會風氣以及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這點基本就是Ruskin臆想了)和工業革命後利來利往道德崩壞的社會現實有巨大反差。或許在這個大背景下,他們才對哥特這麼情有獨鍾。跟同時代Morris們的工藝美術運動一樣,本質上都是對時代變遷的反應。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老生長談了,隨便找一下介紹哥特教堂的文章都會講,對上公升、神秘、光線、色彩的運用blahblah……不再贅述。

西方經典文學尤其是19世紀經典為什麼篇幅都很長?

20世紀的經典更長啊,中學時代無書不讀,戰爭與和平 和 追憶逝水年華 是唯二拿到實體書卻棄讀的長篇,因為哪怕搭上所有的晚自習也讀不完 leo wang 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電遊,沒有可以讓你渡過在寒冷的北方漫漫長夜消磨時間的東西,在那個時代,有閒的人最好打發時間的應該就是一本超長篇的書...

為什麼19世紀後歐洲國家開始自稱 帝國 ?

易卜拉歆 尊號宣稱第一和第二定律 1.沒有老爺會覺得自己尊號太多。2.牛皮不要吹太大,以免原形畢露的時候太傷面子。英國國家元首曾一度自稱REX ET IMPERATOR,並不是因為萬能的主 或P社 天降聖諭,規定 整個印度次大陸有且只能有乙個帝國法理,英中國人打敗了莫臥兒人,於是就把皇冠搶過來自己戴...

在19世紀為什麼藝術家放棄了追求以久的寫實主義,反而去追隨印象派?

蒐藏控 1.有相機了,很多人覺得寫實沒有那麼重要了 2.之前的畫家大部分在室內作畫,因為可以控制燈光,光影變化影響不大,可以慢慢畫。莫奈他們學巴比松畫派出去寫生,光影變化比較快,想畫出看到的樣子就必須快,不能像布格羅一樣的筆觸 3.印象派畫家被排除在沙龍之外其實也成就了他們,逆反心理反而讓他們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