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李世民誰的軍事才能更強?

時間 2021-06-04 16:21:15

1樓:

我只能說從軍事實踐上講,這兩個人的軍事水平都很強,大概在伯仲之間。但是從軍事理論上講李世民對戰爭本質的理解比朱元璋更為深刻。因為朱元璋的軍事思維相比較而言多少有點教條主義,比如過度信奉「窮寇莫追」之類的兵法教條。

朱元璋好幾次擊敗陳友諒之後居然都沒有有效的擴大戰果,導致陳友諒一次次以更為兇猛的攻勢捲土重來,要不是最後鄱陽湖陳友諒戰死,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呢。軍事活動應當盡可能的小心謹慎,這沒錯,但是敵人屢敗屢戰,而且一次比一次攻勢來得猛烈,那打勝仗還有什麼用?

換句話說乙個軍事統帥如果打了勝仗,那麼結果理應導致敵方實力對我方而言的相對削弱(就算不能立馬消滅敵軍),但是如果打了勝仗之後敵方不僅沒有明顯削弱,反而發動的攻勢更為的猛烈,並且接二連三次次如此,那麼這就不是單單乙個「小心謹慎」就能解釋的了。

但是李世民就不同了,他的用兵境界已經達到通過實踐超越了書面理論本身的地步(朱元璋只能做到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不能超越理論本身),可以做到對古代兵書客觀辯證看待。比如說只要李世民打了勝仗,一定會乘勝追擊,甚至一日數戰,直到徹底消滅政治、軍事對手,讓其永無翻身機會為止。這證明李世民對於戰爭本質的理解要比朱元璋深刻,不會盲目照搬兵書上的教條。

其實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代兵書也有其時代侷限性。比如《孫子兵法》誕生於滅國式兼併戰爭尚不十分流行(相比較戰國而言),兼併他國的政治、經濟成本還相對比較高昂的春秋時代,其理論中有一部分諸如「窮寇勿追」之類的說辭,要放到那個時代背景下看待才能理解其中深意。而一旦時代背景發生了變化,統一戰爭變成主旋律,有很多東西就不合時宜了(詳細可以參考項羽的悲劇結局)。

這個時候不僅不能搞什麼「窮寇勿追」,反而要在保證己方能應付突發情況的前提下(比如在追擊前整肅隊伍,追擊的同時要保持警惕性)窮追猛打,盡可能做到的「斬草除根」,直到徹底終結敵人的政治生命,乃至於生物學生命為止。朱元璋很顯然對這一點理解得沒有李世民深刻。

2樓:榕樹

最近看多了各種對比。軍事才能兩個人都是天才級別,就像詩仙和詩聖。李世民像李白別人學都學不來,李世民自己也說過有族人模仿他打仗結果身死沙場,有的仗就算李世民再來一次估計結果也未必一樣,要不為什麼後來親征高句麗結果不令人滿意,就是因為有些事情再來一次沒有那麼高的把握。

朱元璋要穩很多,至少不會親自上一線,風險性低一些,當然鄱陽湖也差點被直搗黃龍,但總得來看朱元璋更多的是統帥全域性,一步一步來的,像杜甫一樣能力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如果單說戰場應變和一場戰役的能力更看好李世民。

3樓:Bruster

論作為統帥,軍事戰略能力朱元璋更強。論作為將領,衝鋒陷陣李世民更強。

mao類似朱元璋。都是軍事戰略做到登峰造極,真正意義上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白起,徐達,霍去病類似李世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努爾哈赤和戚繼光誰軍事能力更強?

打爆嘎嘎嘻 戚繼光在的話,打努爾哈赤是降維打擊,戚繼光的軍事思想和行動太超前了,駐守薊鎮16年,平安無事,相反李成梁的遼東越打,努爾哈赤越壯大,還算不上正規的戚家軍在渾河之戰都可匹敵後金了,結果可想而知 戚繼光戰術上強。但努爾哈赤作為一代雄主,才能要全面的多。戚繼光戰略上是個空白,也沒有努爾哈赤的全...

劉秀如果遇到曹操,誰可以贏?誰的軍事才能更強?

王伯齊 關公戰秦瓊永遠只是假設。劉秀在曹操的時代不一定能贏,反之曹操亦然。至少劉秀用實力證明了他是那個時代最強的人,劉秀對手弱那是劉秀證明的。曹操打了二十多年仗,依然那麼點地盤。還不說曹老闆多處學劉秀。三國鼎立就是勢均力敵而已,結局就是最好的說明。 風雨雲台 人是環境的產物,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完全沒有...

李靖和岳飛,到底誰的軍事能力更強?

不了解岳飛,只講講李靖。李靖嚴重被高估。一 守長安時只想到挖李淵家祖墳。二 長安之戰失敗被俘。三 久攻不下蕭銑,差點被李淵處死 而蕭銑當時被許紹吊打。四 滅蕭銑一戰,唐軍大致有十多萬,蕭銑只集中了數萬兵力。五 與黃君漢一起苦戰馮惠亮 而李勣只用萬人就大破陳正通。六 武德時期兩次與頡利可汗不分勝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