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怎麼不約而同地發展出犧牲動物或活人進行祭祀活動的?

時間 2021-06-02 17:34:57

1樓:游離自由正交基

想起了斯金納做過乙個實驗,即所謂的斯金納箱。

其中有乙個實驗內容是把一組餓瘋了的鴿子分別放進不能相互看到的籠子裡,隨機性的給他們投食,保證其不被餓死的同時保持飢餓感。

沒過多久鴿子們就搖頭的搖頭,扇翅膀的扇翅膀,轉圈的轉圈。

可以認為是出現了迷信活動,本質都是一樣,通過付出代價(搖頭、扇翅膀、轉圈)向神(實驗人員)祈求生存機會(食物)。

隨著人類慢慢開化,明白了等價交換的基本原理,也具備了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能夠認識到世間萬物是存在不同價值的。按照基本邏輯,應該是代價越大,收穫越大,反之,要收穫最大利益,只能付出最大的代價。

在農業社會和更早期的社會,代價最大的自然就是生產力的代表、農業的根本——牛羊,以及本應延續後代的未生育子女。

所以,無論是牛羊還是子女,高等級的獻祭,其物件一般都是當下社會非常珍視的東西。

低等級的迷信活動又有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基本套路都還是付出相應代價賄賂,然後獲得相應利益。

高階的迷信活動,因為既得利益者較多,又更多通過文獻記錄並誇張化的可能性,所以文獻可考的大多是大型獻祭活動。

以上純瞎扯。。

為什麼老師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感到正在教的這一屆學生,是 我教過的最差的一屆 ?

這就跟你每次考完試,出了90多分的成績,然後就不記得自己曾經因為這個科目的困擾和付出的努力一樣。等學弟學妹問你,你只會跟他說超簡單的,而且內心真的覺得超簡單的,之前沒獲得高分的努力全忘了。 劉思行 首先有裝蛋的可能。其次,正經點說,一般人的大腦總是趨向於記住美好的記憶而忘記不好的。就像很多人總是覺得...

為什麼很多地方的方言都不約而同地把 鞋 的音發成 孩 ?

tonjiji 最近我在看中原音韻,我說一下吧,中原音韻是元朝北方的通語,也就是現在官話的形成早期狀態 鞋,聲部曉母,韻部皆來,齊口呼陽平,拼作hi i同音的還有諧,普通話拼音xie。皆階街解戒誡界介,聲部見母,韻部皆來,齊口呼,拼作giai,普通話拼音jie,崖厓挨啀嘊,聲部影母,韻部皆來,齊口呼...

為什麼疑問句在各種語言裡都不約而同地大多採用上公升的語調?

英語肌肉痠痛 我家的狗首先是根據我的語調理解了我的大概行為原因,來與我溝通的,然後,才在人類的反覆刺激下記住了一些聲音,形成了條件反射。我們以為他懂得很多,實際不是那麼回事!剛出生的嬰兒也是這樣習得母語的!媽媽爸爸要是不提公升語調,時常提問嬰兒,他學習母語就毫無動力!這應該是人類和動物進化過程中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