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為什麼不定都晉陽?

時間 2021-06-02 13:51:35

1樓:cycil

這個問題和魏國為什麼不向關中挺近而要遷都大樑類似,南韓滅鄭後不也遷都新鄭了嘛,類似的還有齊國秉持的燕地百里不及宋地十里,秦國自穆公開始矢志不渝地謀劃東出,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嚮往是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共性,別說古代了,現在不也一樣嘛

2樓:無雙將王

趙國是趙襄子時期建立的,起初趙襄子被封於「邢台·襄國」,趙襄子死後,由於趙襄子傳位於自己的侄孫趙獻子,沒有傳位於自己的兒子趙桓子,致使趙國內亂。

趙桓子篡位之後,遷都於中牟,趙桓子死後,趙獻子如約繼位,由於懼怕趙桓子在「代地」的餘黨,趙獻子遂繼續遷都於「中牟」。據《國語·齊語》載,中牟是當年齊桓公為了抵禦戎狄,齊桓公在晉國修建的城池。

趙獻子去世近三十年後,趙獻子之孫「趙敬侯」正式遷都邯鄲,邯鄲本是趙國宗室「趙穿」所建築,而「晉陽」則是趙國的家臣「董安」所建築,在當時,晉陽的政治地位和戰略地位自然就不如邯鄲。

3樓:索羅萌

沒法壓抑住內心對東方花花世界的嚮往唄。很多問戰國魏怎麼破局的答案中都提到要先打秦國佔關中,這樣魏國國都首先要留在安邑,但魏東遷了,後面就沉淪了。說明東方的吸引力(理論上是商業經濟人口等等因素)遠大於地利,三晉也無一例外都遷下山西了。

4樓:jiaping wang

趙國真正建立的時候,定都之地是中牟(今河南鶴壁山城區)。這一方面是為了向東方齊國方向擴張,一方面也是為了迴避趙襄子死後趙襄子之子趙桓子在代地的餘黨(趙襄子本意傳與其兄趙伯魯之子趙獻子,但是獻子上位後不久為襄子之子桓子所驅逐)。故而趙獻子復位以後遷居至中牟。

但是魏氏自文侯上位以後又左右開弓,甚至越過趙氏地盤滅了太行山裡的中山國。為了迴避魏文侯的鋒芒,加上趙國的公子朝(趙武公之子,趙敬侯之堂兄弟)作亂逃奔魏國,所以趙國進一步為了躲避魏國的鋒芒,遷居到了邯鄲,其實邯鄲在當時也不錯的,附近有鐵礦資源,而且也經歷過衛國、晉國邯鄲氏(趙氏之旁支)的經營,也是很好的地方,當然地緣優勢比不上晉陽。要是趙襄子死後趙氏沒有內亂,加上對中原少一點野心的話,恐怕就不會遷都了。

其實趙國趙襄子死後的正確的戰略應當是放棄河北南部的領地給魏氏,全力對抗各路戎狄(太行山裡中山和陝北高原的戎狄)。

唐代為什麼定都於長安?

宇文 1.傳承隋唐一家,隋都長安。隋煬帝滯留揚州,奪長安立傀儡是正途,就地篡傀儡立新朝,也顯得名正言順。2.競爭對手洛陽在王世充手裡,武德三年才被李世民拿下,關東地區平定還要幾年。遷都是不現實的。等天下大定的時候,都長安已經溫度,更沒有遷都的必要。3.經濟經過長時間戰亂,關東地區百廢待興,而關中戰亂...

為什麼 GNU 搞不定核心?

看不慣windows,奈何使用者太多不得不在其上做版本 自己做系統做不出來,強行報linux大腿 linux之上執行gnu就說gnulinux 已登出 1.寫乙個功能相對完善的作業系統核心本身就不太容易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2.微核心結構複雜,且因為微核心將部分功能放在使用者態執行,從而導致效率不...

為什麼不定式可以作賓語?

Douglas 這個問題用數學推論的方式就可以解決 必要條件 1.不定式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表現模式 2.非謂語動詞可以做除了謂語之外的所有語法成分 已知不定式屬於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可以做賓語,所以不定式結構可以做賓語。 大檸檬私塾Justin 語法的分析是很主觀的一件事情,是為我們的理解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