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想要功名,為什麼不參加科舉,而要結交黑道?

時間 2021-06-01 21:11:51

1樓:劉二麻子

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他科舉的本領不行,所以才走了吏途。

別的不說,就看江州題的反詩,求招安時的詩,那都什麼玩意。

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文采不行,不見得就不能科舉。可經義他也不行啊,至少原著裡沒寫他有什麼高見,至於明法、明算等等,也沒看出他有什麼本領來。

第二種解釋:科舉中斷了,取代途徑他不行。

宋徽宗崇寧三年(2023年)下詔:『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公升貢,其州郡發解及試禮部法並罷」。科舉罷後,代之以三舍法和八行科察舉取士,但出現了很多弊病,因而在宣和三年(2023年)又恢復了科舉取士,此次科舉中斷時間為17年。

考慮到水滸書中王倫、吳用等人遭遇,當時科舉很難說有沒有中斷。

所以我更相信第一種。

2樓:

題主說宋江一事無成,呵呵,論白道,宋江在縣里起碼也是乙個科級幹部,縣長都賞識他,宋江殺了閻婆惜以後,還盡力保護他。論黑道,人家那是一呼百應,黑道大佬見了都是納頭便拜。家裡邊,老爹住的是豪宅,還有錢供他撒「及時雨」。

試問題主有何成就,敢說宋江一事無成?

科舉不是那麼簡單的,許多人考了一輩子,連個秀才都沒混上,典型的是范進,五十多還是個童生,要不是碰上周進,恐怕一輩子都發跡不了。宋江應該也試圖走過科舉之路,但考過一兩次沒錄上,也就罷了。

當時的大環境就這樣,你走正道,也是難於登天,想讀書就得脫產,考幾十年還不一定考得上,考上了,沒錢打點,沒人賞識你,也做不了大官。

王倫肯定是參加過科舉的,最後還不是落草,吳用是鄉村教師,想必也是飽讀詩書試圖走科舉之路,最後也是上山。

相反,像高俅那樣,走偏門反而是一條捷徑。

3樓:仗劍001

有乙個說法「胥吏不能入科舉」,也就是宋江這樣的人一旦入了吏門,就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了,而且後代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如果這個是真的,上面那個長篇大論的……

女權為什麼不更名為平權?

卡拉迦迪斯 因為 女權的字面意思是跟男權對立的 只是你以為 杭州一婚介所招贅婿已排 300 多位,還有年薪 35 萬工程師報名,他們圖啥?反映出什麼心理 這個問題很好的體現出了什麼叫 我的辮子在頭上,你們的辮子在心裡。頭上的辮子好剪,心裡的辮子難剪 鐵小號 任何乙個社會問題,都不能完全拋開問題的發展...

梅花鹿的英文名,為什麼叫sika deer,不叫meihua deer?

你這是逼全世界人民把現成的知識體系作廢,先集體學漢語拼音,然後對事物重新命名,大洗牌啊 不出意外,因為外中國人認為日本人先發現的具體是Sika是人還是地名那布吉島了 因為西方人最早發現梅花鹿是在日本,所以用日語的鹿命名。西方學者命名東方的物種,經常是完全不了解該物種在中國的情況的,誰讓你帶清閉關鎖國...

近視防控需要全社會參與,為什麼螢幕廠商不參與(改良螢幕,如同電器廠商參與節能減排的方式 提高能效)?

衛兵 如果我說近視防控的核心與螢幕關係不是最大,你信嗎?特別是孩子的近視問題,本質上是近距離學習讀書時間太長導致的。所以核心還是要麼減少近距離用眼,這個顯然不可能做到。另外乙個方法就是通過功能性鏡片,人為造成乙個讓眼睛感覺不出來在看近,或者說讓大腦以為我們在看中遠距離。這樣就可以延緩孩子眼軸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