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的篡位是蓄謀已久還是被逼無奈?

時間 2021-06-01 14:17:12

1樓:

兩者都不是,這是乙個順其自然的過程

一開始司馬家肯定有篡權的心思,但那也就是yy一下,但是隨著司馬家勢力越來越大,曹家影響越來越小,這個心思就一點點變大最後變成真正的想法乃至計畫

不過司馬懿和司馬昭還是過不去心裡面的這道坎,最後禪讓由司馬炎完成

2樓:青龍閣劉敬輿

首先,要肯定的是司馬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大魏的忠臣,畢竟沒有人會想到以後自己真的能權傾朝野。而他對於大魏也有著足夠多的貢獻,無論是在三國志曹丕曹睿兩個人的傳記裡還是晉書裡的宣帝紀都能看到他對於大魏的貢獻。

司馬懿開始逐步謀劃奪權,我猜測應該是在司馬懿徵遼東之前的一段時間開始的。但這個時候可能更多的是看到曹睿體弱,擔心在自己徵遼東的時候就死了,而自己卻沒有辦法在他死前表忠心,(以下屬於猜測)於是他串通了當時的兩位中書,孫資和劉放。這個猜測的根據是,司馬懿平遼東以後,曹睿下詔司馬懿緊急回朝,不管軍隊。

而此時的司馬懿應該不知道曹睿的身體具體情況,所以按照正常的思維,接到詔書,就應該馬上按照詔書行事,但是司馬懿卻在河內停留了一段時間(這裡魏書明帝紀就有說),而在河內停留的這段時間,剛剛好發生了孫資劉放讒言曹睿更改託孤重臣為曹爽司馬懿的事。所以我陰謀論了一下,司馬懿跟孫資劉放串通,使自己成為了託孤重臣。

在這以後,司馬懿的野心應該在逐漸膨脹,從最初的在朝堂上跟曹爽就改革(正始改革詳見夏侯玄傳)問題瘋狂吵架到後來稱病離朝暗中策劃政變,私養死士。這中間肯定會有乙個漸變的過程,但是,高平陵事件絕對是策劃了相當長時間的,也絕對不會是被逼無奈,曹爽跟司馬懿兩個都是託孤重臣,曹爽手上主要是青壯派,司馬懿手上主要是先朝老臣,誰逼得了誰啊。

3樓:公尺小泥

這個是不斷變化的,司馬家一開始確實想要忠於魏國,為國盡忠。但是曹家因為對司馬懿的忌憚,並不能做到用人不疑,所以他一直都需要小心翼翼,自己的也發現不過是曹家不得不用他,因為他確實太有能力了,所以他早晚有被除掉的可能。再加上曹丕的兒子曹叡死後,他大權在手,有機會有能力去做,他自然不會錯過。

所以他一開始對魏國並沒有野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對局勢看的更加清楚。他才會在合適的時候出手。

司馬家是被曹家逼到篡位嗎?

命中註定737 說到司馬家篡位,我看其他回答都義憤填膺的,我也是迷了知乎關於司馬家的風向。很簡單,司馬師 司馬昭 司馬炎的行為,完全不是被逼的,因為沒人能逼他們。但是,能提到篡位的,只有司馬炎。一群人甚至拿著司馬懿說事,我也是服了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和迫不及待的 正義 篡位,是指臣子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

司馬懿有沒有為司馬家謀魏國天下的主觀意圖?

佔公尺 想法應該是在開始裝病的時候就有了,但是事情是一步一步做的,沒有立刻暴露野心。在平淮南王凌後,殺燕王並囚禁曹魏宗室,可以說反像露布,世人皆知了。 愛逃課的大貓 前期沒有,因為過於天方夜譚,不可能往那個方向想。高平陵之後絕對有。如果說高平陵是被迫的,那麼難道之後安排自己的兒子掌握核心權力也是被迫...

司馬懿亦或司馬家族在歷史上對於曹魏政權的態度是早就處心積慮 覬覦已久還是為自保家族,反戈一擊?

可樂 我只看過老版和新版三國電視劇集 是老闆三國裡乙個片段有點深刻印象,就是司馬懿當時閒賦在家,倆兒子比劍,司馬昭說的幾句反動的話,司馬懿表現的還是特別忠心曹魏。我覺得他一開始是想做個忠臣 當然忠於曹魏 後來也是朝廷形勢所迫吧。說是一開始就有心謀天下我不太贊同,後來說是保家族的話,其實以後期司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