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洪承疇與施琅

時間 2021-06-01 06:19:29

1樓:Banana9

最近怎麼老是這麼多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流氓問題?高曉松那個節目裡的觀點能當作主流史論麼?同樣是叛國降清,賣主求榮,為何洪承疇力戰被俘,助滿清定鼎中原、招撫江南、平定西南被稱千古大漢奸。

而施琅主動投清,為滿清平定台灣,卻被稱為民族英雄愛國者?1. 倆人稱得上是叛國麼?

在當時某些士人看來,清代明只不過是易服改號,換個朝代。當然這個有爭論,兩說;

2. 洪承疇賣主了麼?他帶兵南下的時候,崇禎還活著?施琅為什麼降清的自己查,個人認為這事主要責任在鄭成功;

3. 洪承疇啥時候被稱為千古大漢奸了?頂多也就是個明奸吧,比他沒節操的多了去了,要不是乾隆故意損他,他現在評價也沒這麼低;

4. 施琅什麼時候被稱為民族英雄愛國者了?這難道說的不是鄭成功?下面還有回答說是我黨宣傳需要,哎呀媽呀,這麼多槍,躲都躲不開,我黨啥時候宣傳過?

歷史就在那,想學就認真學,別一瓶不滿半瓶咣噹,用腦子去想問題。就算屁股決定腦袋,起碼先坐對地方,別一屁股撅在泥坑裡還覺得雞立鶴群沾沾自喜。

2樓:初寶德

可能有個原因就是此前台灣不是我們大明的一部分吧。鄭氏在大明傾覆時才割據台灣,而且建立了乙個東寧國,就算明朝沒有滅亡,鄭氏和中國也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3樓:

拋磚引玉

對於洪承疇,投降的時候,明朝還有大部分疆土沒有被清軍占領,明還有皇帝,百姓頭頂上還有完整的頭髮。此時洪承疇投降,就他個人來說,確實是最優的選擇。對明朝大眾來說,那就是響噹噹的漢奸;

至於施琅,平定寶島台灣時,那已經是康熙年間,三番已定,明朝故土,只有孤懸海外的台灣島還沒有納入大清的版圖。此時施琅投降,是相當明智的。

關於兩人如此相似,評價上天壤地別,應該還有好多細節上的原因。巨集觀上最主要乙個是在明朝還很大時投降,乙個是清朝很大時投降。

同樣是叛國降清,為何洪承疇力被稱大漢奸。施琅主動投清,為滿清平定台灣,卻被稱為民族英雄愛國者

Annabell 明史裡有一篇 貳臣傳 裡面收錄了洪承疇啊,錢謙益啊這些人。明史是清朝人修的,而且是清朝最鼎盛修的。為啥修呢,康熙皇帝說要警戒後人。結果真的警戒了,康熙年間洪家後人已經到了以乞討度日的地步。而且洪承疇為啥降,降了以後幹了啥,天底下漢人清楚的很,對聯不是還把史可法和洪承疇比較麼。太宗皇...

如何評價洪承疇 盧象公升 孫傳庭 孫承宗 楊嗣昌這些明末朝廷重臣?

陳佳宇 孫傳庭第一次在陝西的施政,可能是明末真正落實下來的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重整軍屯,讓維持軍隊的開銷有由地方和軍隊本身承擔大半,然後訓練士卒,便能得精兵剿匪。朝廷收不上來銀子,那就換種思路,少用銀子也可以養兵守土,非要強行擠出來銀子,後果很不美麗。明朝猛將如雲,砍起農民軍來好手很多,可是光剿...

如何評價 華與華

華與華 葉茂中這些老闆思路清晰 經驗豐富,因此很不受市面上思路混亂的大眾所接受,這是正常的。其實這兩個老闆完全屬於一類人,他們說的營銷方式本身就是營銷的基本常識。好在因果不虛,最終名利雙收的也是這些思路清晰的廣告公司老闆。在網上貶損華與華 葉茂中的,都是些失敗的廣告從業者 搞不好都是從老華或老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