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戰場主力是騎士,但是為什麼領主騎士們還要徵召一堆沒用的農民兵呢?

時間 2021-05-07 04:44:22

1樓:GHOUL

中世紀日耳曼人向東拓殖時,最開始是建一座木製小城堡,然後將周圍的土地分為八份,授予膽子大的日耳曼移民,等到打仗的時候將他們叫到城堡集合。因為東方地廣人稀,這些農民都很富裕,置辦得起戰馬和盔甲,你說這些人是騎士還是農兵?

2樓:肥雪

沒用的民兵(×)

戰場上不存在民兵(×)

民兵在某種程度上有用(√)

民兵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協助戰鬥(√)

民兵總數不多(√)

2023年的阿金庫爾戰役,接近尾聲之時,法中國人的先鋒乙個接乙個倒在英中國人的面前,大量法國貴族和騎士被俘虜,英國國王亨利五世自認為已經取得了勝利,放鬆了對周邊情況的勘察。這時候,從英中國人側面突然殺出了一支部隊,一名法國貴族率領隨從和大約600名從附近阿金庫爾村召集的民兵,突進到了英中國人的補給車隊中,包括英國國王的皇冠在內的一些財產被劫掠了,這件事使得亨利五世高度緊張,誤以為法中國人仍然有一戰之力,於是下令處死手頭上的俘虜以便於迅速脫離戰場,盼望著用贖金發家致富的英國士兵們不願意執行這個命令,亨利五世只能讓效忠於自己的一小批長弓手去執行,為了能快速殺死大量俘虜,他們把受了重傷的法國俘虜關押到阿金庫爾村的草房中,放火將俘虜們活生生燒死

3樓:

我記得國家崛起裡面,把騎兵發展到現代的兵種定義為「坦克」,事實上也有一點道理,重灌騎兵的作用在古代戰場上有部分類似於近代的坦克,步坦協同了解一下。

4樓:街霸之神梅原大吾

不請自來。主要糾正題主對民兵的印象:

「貧苦農民兵」不代表沒用。重甲騎士的作用有且僅有衝陣,能力極其單一,而能力單一的兵種就必須需要其它兵種協同。當時的乙個騎士率領的作戰單位大概幾十人的樣子,有替騎士老爺當T,舉盾抗線的盾兵;有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的工兵;有待在後排猥瑣牽制的弓兵......

等等。這些人可能衣著破爛,裝備不是那麼好,但沒有他們的話,騎士老爺很可能在上戰場之前就出意外了,畢竟行軍途中裝備都沒人保養。

如果你問我在重甲騎士上陣時沒有兵種配合會是什麼光景,曾經有個叫金兀朮的人就只找了一點輕騎兵部隊配合自己的重騎兵上陣......

那三千鐵浮屠,現在還躺在岳家軍的陷坑裡盯著你們哪!忘啦!

中世紀的騎士是如何解決視野問題的?

羅迪先生 視野狹窄是肯定的,但是長期佩戴之後人就能適應了。就好像你透過小孔看東西,實際上還是能看清東西的,還有就是盔甲和衣服一樣,量身製作,頭盔也會貼身佩戴。還有視戰場情況而定,頭盔有時候戴 有時候不戴,如果頭盔有活動面甲的話,為了看清東西會掀起來,一切取決於佩戴者的意圖。沒有絕對戴和不戴之說。還有...

中世紀的「騎士」是什麼,不會騎馬也能叫「騎士」嗎?

黛之畫醬 西方的 騎士 你可以近似理解為地方軍頭的榮譽稱號。沒有郡縣制的中世紀歐洲朝廷,對地方的統治力是很薄弱的!所以只能通過授予這些地方武裝力量頭銜以籠絡他們為自己效忠,出征的時候打發他們 抓壯丁 組建僕從軍做炮灰配合國王的正規軍一起打仗。所以他們會不會騎馬並不重要,因為 騎士 一詞的重點就不在 ...

中世紀的騎士頭盔很容易被斧子擊破,為什麼騎士們還爭先恐後的帶頭盔?

幽魂 重灌頭盔扛不住斧頭,換輕的。輕的連箭都擋不住,不戴了還節約成本。不戴了打不過,乾脆投降跪下,連常備軍都省了。大概就是這種思路吧。 魚蛋蛋終結者 因為不帶頭盔不光是斧子,隨便來樣東西都能給你腦袋開瓢。你說為什麼騎士們還爭先恐後的戴頭盔?因為他們長腦子,得用頭盔保護大腦。不像有些人沒這些顧慮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