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吳三桂不學董卓,率軍進京「清君側」

時間 2021-05-07 03:15:07

1樓:狂奔的巨犀

董卓的勝利是一系列偶然因素導致的。吳三桂沒有那個條件。很簡單,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大將軍何進死於嘉德宮,也就是自己的大本營跟前,誰能想到?

要是何進不死,董卓也不可能奪權。何進不死,袁紹袁術不殺了何苗,兵權沒董卓啥事情。董卓之後找到皇帝,下詔書剝奪皇甫嵩的兵權,獲得帝國最精華的關中部隊和三河騎兵,這才成功大權獨攬。

而且董太師當了多少年大漢忠良?涼州叛亂董太師哪次沒剿?吳三桂,他就是個投機分子。

大清傻了給他機會進京。

2樓:斜陽草樹

清個錘子君側,崇禎沒死的話,他的影響力不一定帶的動大軍,崇禎死了,他也打不過李自成。吳三桂能起勢也不過是亂世的機遇罷了。

能有機會清君側的可能是李成梁,袁崇煥,所以他們都被弄死了。

3樓:徐梓幽

董卓在西涼殺出威風鎮守一方,他那邊沒強敵留下大部分軍隊守著西涼出不了亂子。

吳三桂那邊可是滿清虎視眈眈,他一走滿清立刻入關,那時可是兩面夾擊

4樓:jimmywu

明末朝廷這個破帆,誰接手誰就完蛋,除非你敢像李自成高舉核心價值觀,打土豪分田地殺皇親國戚殺官僚,或者大清那樣全部先乾成奴才階下囚隨意擺布,否則誰去接手下場不一定比崇禎好。南明已經印證了這個道理,明朝需要的是乙個革命,不是強人。李自成走偏了,最後的下場一樣是涼涼。

吳三桂還想靠著那一套制度搞下去就是死無葬生之地,最後結局也印證了他的決定是對的,削番之前他可是明末那群人裡面下場最好的,即使削藩他也是唯一乙個還有反抗之力,戰死戰勝這也是看天命的

5樓:詩酒趁年華

我個人的想法是吳三桂這時候硬實力就不足。他手下就只有八千關寧兵而李自成這時候手裡在全國有上百萬大順軍隊(明末農民戰爭史書中有提及)

遠的不說,就說山海關之戰,李自成帶了他北京的大部分軍隊,還不是收攏全國的順軍,在沒有滿洲貴族參與的情況下,就把吳三桂打的半死(當時吳軍已經有一支軍隊向順軍投降,是吳三桂拼死殺出重圍請求多爾袞參戰才逆轉的戰局)

如果他真的攜天子以令諸侯,那也把滿洲貴族得罪了。大順這一關都過不了,更沒有好果子吃

6樓:大漢天子劉病已

吳三桂因為「清君側」導致天下大亂,多爾袞以「討逆」為由南下。吳三桂問錢謙益該當如何,錢謙益道:「將軍莫非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童謠嗎?

『南邊乙個明,北邊乙個明。鹿走應天府,方可無斯難』這南邊乙個明,乃應太祖旺於應天;這北邊乙個明,乃應成祖旺於北京。天運輪迴,明公只有遷回舊都,才有勝算!

」吳三桂曰:「不聽你言,我實在悟不透其中之意啊!傳令,遷都南京,滯留者斬!

」剩下的編不下去了

7樓:務虛

皇上都掛老歪脖子樹了。

王承恩也陪皇上一塊掛樹上了。

皇后都自盡了。

清啥?大明都亡了,快點開關迎睿親王多爾袞。倒戈剃頭,以禮去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啊。

吳三桂降清時關寧軍沒有反清的義士麼?

板兒長大了 過節手頭沒資料,請提問者原諒。記憶中吳三桂在派人到關外聯絡滿清,準備以割地納款為報酬借兵報仇,而多爾袞不許借兵只許投降的訊息傳回山海關,吳三桂態度模糊時。企圖奪取關城迎接義軍。結果兵敗被殺。 李夢陽 其實呢,我想說,所謂的 關寧軍 這個稱謂一直都是乙個錯誤認識。因為真實的稱呼其實是 關,...

吳三桂手握三萬鐵騎,為什麼不救援崇禎?

天淏 吳三桂的軍隊都是拖家帶口的,離開居住的家園,全部撤到關內,很不好弄的。他手下的軍隊都是松錦之戰殘留下的軍隊,估計自己都沒有信心戰勝闖軍 後來一片石也證實了這一點 所以走的非常慢。 赤阪亭 接到勤王令就燒了整個寧遠城及周邊衛星堡壘,帶領50萬遼東百姓南下,有清和李朝檔案為證,所有人喪失全部家園財...

吳三桂反清時聲稱有水陸大軍360萬,是不是吹牛?

晶鹿百科 關於吳三桂的兵馬,我們先看看其反叛前在冊的正規軍。吳三桂有所屬53佐領及在冊的綠營兵4鎮10營6按。一佐領200人,53佐領為10600人 一鎮有2400人,一營有1200人,加上各按其餘,在冊綠營兵在3萬上下。也就是說,吳三桂賬面部隊在40000人上下。但其實,這資料沒有太大意義。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