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怎麼斷句?

時間 2021-05-06 23:04:55

1樓:tzihou

「奉天承運(讀音fèng tiān chéng yùn),指君權神授。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源於秦朝,從明朝開始正式使用。」

「【釋義】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2樓:你的小盒子

從這八個字起源上說,最早有可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麼來的。

網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八個字來自於朱元璋,然而這八個字很有可能起源於自于元代。

我來當一下搬運工,原文是社科院的李鳴飛博士撰寫的,她是北大的元史博士。我經過她同意,搬運一下。

原文:大部分答案都說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最早是朱元璋開始用的。

朱元璋為什麼要把這八個字放在聖旨前面呢?其他答案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玄幻地解釋。

我覺得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明代聖旨前的這八個字是從元代來的。

元代的蒙文聖旨翻譯而成的硬譯公牘文體聖旨中,一般前面有這樣一句套語: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裡、皇帝聖旨(裡)」

其中長生天氣力里,譯成漢語就是「奉天」,大福蔭護助裡,譯成漢語就是「承運」,皇帝聖旨裡,譯成漢語就是「皇帝詔曰」。

這句套語也並不是蒙語聖旨一開始就有的。從成吉思汗頒給長春真人丘處機的諸篇聖旨來看,最初只是很樸素地說「皇帝聖旨(裡)」。到窩闊台之後、蒙哥之前,在不同的聖旨裡分別出現了「天地底(「底」相當於「的」)氣力裡」、 「大福蔭護助裡」、「長生天底氣力裡」等說法。

如果是親王令旨,則會使用「「皇帝福蔭裡」之類的套語。

忽必烈即位後,聖旨套話的格式正式統一為「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裡、皇帝聖旨(裡)」,公文格式的統一是為了對公文翻譯進行規範,這就不細說了。

有著這種套語的元代硬譯公牘文體聖旨非常常見,除了在《元典章》有保留了一部分之外,很多寺廟的聖旨碑中也能看到。

蔡美彪先生曾經專門研究聖旨碑,有《元代白話碑輯錄》和《八思巴字文物碑刻集釋》,裡面有很多以「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裡」開頭的聖旨。蒙文直譯的話,其實如下圖所示:

合璧的漢文聖旨是這樣的:

這就是當時的翻譯規範。

日本學者船田善之對山東濟南長清區的靈巖寺聖旨碑做過錄文,正好在手邊,也截個圖給你們看

總之「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裡、皇帝聖旨裡」是對蒙文聖旨套語的直譯,後來翻譯成正經八百的漢文,就成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從元代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該是這麼斷句的,但是,明代是否翻譯過來發生了改變,這我就不清楚了。

3樓:

簡單來說,怎麼斷句都行。

北京國子監的展品中有某年科舉進士的皇榜,上面的斷句是「奉天/(另起一行)承運皇帝詔曰」

鄧小南老師說,這玩意本來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是清中期以後皇家也不太講究這個,為了韻律好讀,也統統讀寫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既然皇家都在瞎搞,那我們就隨心情讀就好了。

所以諸位老鐵,瞎讀沒毛病。

4樓:李一

學習外語有助於理解母語。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 -- Max Muller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底怎麼斷句,無非就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我用英語的語法給你們翻譯一下就好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皇帝(who 奉天承運)詔曰

第一種是「奉天承運」做「皇帝」的定語,後面的「詔」是謂語動詞。但是這樣斷句,有個bug,沒見過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還用個逗號隔開的——這裡也沒什麼插入語,所以如果認為「奉天承運」是「皇帝」的定語,也應該是一口氣讀完,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類似於「美麗的你說:」,而不是「美麗的你,說:

」。當然如果要說「奉天承運皇帝」這個主語太長,所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個停頓,倒是也可以理解,就類似於上面的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奉ing天 and 承ing 運,皇帝詔曰

第二種是「奉天承運」做「皇帝詔曰」這個主句或者說動詞「詔」這個謂語動詞的狀語,其中「奉天承運」是非謂語動詞,可以還原為:「皇帝 is 奉ing天 and 承ing運」+ 「皇帝詔曰」——合併的時候省略相同的主語和be動詞。參考:

怎樣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非謂語動詞?

上面這兩種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大同小異。我曾經在乙個回答裡面(與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相比,中文在語法上是不是有失「嚴謹」?)講過英語語法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謹:

I saw a man on the road.

請問「on the road」的是誰,「I」還是「a man」,還是可以兩個都「on the road」?要翻譯的話,是「我在路上看見乙個男的」還是「我看見乙個男的在路上」呢?有沒有可能是「我(站在樓上)看見乙個男的在(樓下的)路上」呢?

從語法上說,「on the road」這個介賓短語結構是「a man」的後置定語,還是謂語動詞「saw」的地點狀語?從形式上是無法判斷的。

上面有許多回答截了詔書的圖,比如:

以及:這兩張圖當然可以說明「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怎麼寫,「天」「皇帝」要頂格,或者「天」比「皇帝」還要再高一格,也就是所謂「抬格」,類似於英文裡面的indentation(要反過來理解,「天」和「皇帝」抬格,也就相當於其他文字縮排嘛)。或者我簡單一點理解,這不就是Word裡面的首字下沉或者首字懸掛嘛,哈哈: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明顯是「奉天」and「承運」,總不能分開吧?

那到底怎麼讀呢?我個人覺得吧,怎麼寫歸怎麼寫,讀起來嘛,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比較舒服——這裡的逗號表示讀的時候的停頓,而不是寫的時候寫個逗號上去。理由嘛, @Joubor 寫的很清楚了,我就引用一下吧: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如此,才符合中文的文法,以及中國的歷史傳統、以及邏輯。

也許這些都符合,但是不符合中文語音特點。

中文在熟語成語上有一種追求對稱美的趨向,這是一種對語言節奏的把握,這種追求來自語言本身,可能來自詩詞和韻。如果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好像要斷氣一般。影響語言的不只有語義,還有韻律。

語言的追求也不僅僅是邏輯正確而已。

總結一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該

寫作:皇天

帝承奉詔運

曰或者:天皇承

帝運奉詔

曰讀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再次說明:空格只是代表停頓,這樣讀比較舒服,不代表文法/寫法的邏輯)

或者一口氣讀作:

5樓:

奉:敬語,七月半給祖宗匯款,會有這樣的字。就是通知接旨的人,「你要跪了」。

天:也就是大。

奉天殿,就是大殿。

承運皇帝:承指的是繼承大寶,運指的是天命(皇極經世書,一運三十年),皇帝執政三十年的很少,承運算是奉承話。承運皇帝就是現任皇帝。

詔:發布政令

曰: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實際讀法「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6樓:

宣讀詔書的人的文化程度是遠遠不及知乎諸位的,能花心思去斷句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們怎麼讀呢?大概是看著念吧。

奉(跳到第二行,停了一下)

天承運(又跳,停了一下)

皇帝詔曰。。。。。。

由於問題問的是怎麼斷句而不是廣大知識分子覺得應該怎麼斷句,所以我覺得應該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7樓:

我以為「制」、「詔」應讀作動詞,非名詞,所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毋需斷句。至於「奉」字使用方法,旨在表達權力之授受而已,與正文無關。另古人似乎無斷一句為多段之習慣。

尚書中史官(後代記錄敕書者亦多為史官)常用「王若曰」起首記錄天子所言,誥臣僚百工庶人,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異曲同工之妙。故若必要斷句,應斷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至於「曰」則在天子口述誥命時沒有,只是史官為表示此為口述,加註而已。

8樓:培雲

劉洋的字面解釋比較靠譜。

我來豐富一下,陰陽家的重要代表鄒衍認為,可以用五德(五行)轉移解釋歷史的發展變化,從四季變換到朝代更替,都是符合這個規律的。

這個理論剛出來的時候很是流行,一般意義上,認為週是火德,秦是水德,漢是土德,不過漢代之後這個接龍遊戲不流行了,皇帝們沒繼續玩下去。

但是「奉天承運皇帝」卻成為標準頭銜保留下來,一直到辛亥革命。這個頭銜有兩個意思:

1. 我是天子,是上天派下來帶領你們丫意氣風發走向新時代的唯一官方指定代言人。

2. 我是承五德轉移之運來的,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的,是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

所以認為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參考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9樓:葉晚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答案這麼多種多樣-_-||……好吧,我就說說我在書裡看到的一種吧~

正確的應該是

意思就是說:奉著天意的皇帝發話了~

10樓:

我認為主語是皇帝,所以詔應為動詞,即下詔書說。至於奉天承運到底是副詞還是形容詞,我認為應為副詞修飾動詞。故斷句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11樓:劉洋

翻譯過來看,就明白了。

奉天:奉天之命。承運:承五德輪轉之運。詔:發表講話。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應天命承五德之運的皇帝,發表講話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應上天之命,承合五行輪轉之運,皇帝發表講話說。

個人覺得第二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斷法更靠譜。自古從周天子起,皇帝統治的合法性都是來自於天,上天,皇帝是上天之子,皇帝代表上天統治人民。所以皇帝對眾民下詔,要表明不是他個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思,是天意,皇帝是上應天意,承合五行之運,才下達此詔的

不是皇帝大吃大喝之後,一拍腦門想出來的主意。第乙個斷法,主要強調皇帝是奉應天命承合五行之運的皇帝,這樣的斷法恐怕不合禮制。

12樓:挖土不挖坑

我一直在想,公公手捧詔書大聲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事本來就不太靠譜(中國產宮廷劇都這樣表現的)。公公們只是跑個腿,把嘉勉詔書、賞賜品送到府上,大人,皇上的意思都在這,過目吧您內!

若是問罪抄家的活兒,直接就上御林軍,還囉嗦個啥啊!

是「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還是「奉 天承運 皇帝 詔曰」?

可以試著把這句話分解一下 奉詔,曰 誰下的詔書?皇帝。所以是 奉,皇帝詔,曰 什麼皇帝?皇帝自稱天子,自然是承天運的,加個尊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沒乙個答案對 這是朱元璋效仿蒙古皇帝的詔書創造的一種開頭。讀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寫法不影響讀法 那我們熟悉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呢?這麼讀也不算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翻譯英文怎麼翻?

Sain 機翻結果 By the power of the eternal sky,by the grace of the Almighty 圖源 勃列日涅夫在勃林 數桃花一千遍 一般聖旨的開頭和結尾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欽此。封贈南京廣西道監察御使王欽父母的敕令 先小小的科普解釋下。這個說法是從明...

從古代宮廷禮制上,是太后詔制大還是皇帝聖旨大?

實夢閣 在制度上是皇帝聖旨大,太后一般只能管後宮,不能干政。但是,有時候太后被先帝要求輔政,或者太后權勢很大,例如慈禧,那就看大臣聽誰的了。 白天 文臣武將聽誰的,誰就大,看誰能把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梳理得更好吧。皇帝在這個事情上是有優勢的,因為天天能和百官見面。太后在後宮稍不方便,但是太后的優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