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不寫南明而只寫到2023年?

時間 2021-05-06 17:17:28

1樓:森森森

這段歷史太絕望了,以作者當時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身邊的領導同事都不待見他,本來就過得非常壓抑,他不想寫下去,寫下去他會崩潰的,所以他沒寫,最後寫徐霞客,就是強烈的表達了他當時鬱鬱不得志的一種心理狀態,為了生活,為了五斗公尺而折腰

2樓:對方正在輸入

一是顧誠的南明史已經寫的太好了,沒必要續貂。

二是當面明月用徐霞客結尾已經為書寫的歷史做了一次昇華了,再寫痛史情感基調都變了。

三是甲申痛史太痛了,對讀者傷害太深,對作者輕鬆講歷史的態度也不利。

3樓:Captain Flint

因為如果把南明也歸到明朝歷史,那明朝的這些事兒就太沒眼看了,就遠遠沒那麼有趣了,也不會有現在那麼多的明朝粉了。

參考一下《明事》最後一本崇禎朝那段,盧象公升和孫傳庭等末日名將的隕落史,把那個憋屈勁兒強化十倍,大概就是看南明歷史的感覺了。

《明事》裡孫傳庭所部被李自成全殲,當年明月都沒敢詳細寫出來,只是一筆帶過。

南明那段歷史,充滿了屠城,背叛,內訌,自私,屈服,你讓他怎麼寫,

不是說南明時期就沒有英雄,沒有氣節,沒有堅持,沒有反抗,只是在那段不長的時間裡,負面的東西是佔據了絕大多數的,

否則南明至少也能像南宋一樣再續命百餘年,

4樓:沒有未來的胖豬頭

作為乙個早熟的文明,華夏民族對周邊其他文明幾乎從文明初期就存在先發優勢,這就導致只要以華夏族為主體的政權只要不發生內亂,基本就不會被其他政權採用正面方式征服。沒有秦末農民起義就不會有漢初對匈奴的納貢和親,沒有八王之亂就導致不了五胡亂華,沒有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就不會有殘唐五代,沒有明末黨爭內鬥激起民變也就不會有八旗入關。而南明史幾乎把歷朝歷代內亂內鬥的爛事反反覆覆折騰了無數遍。

雖然我極其不喜歡清朝,但面對南明朝堂那群爛人的折騰,只想說一聲:毀滅吧,趕緊的,活該。

5樓:鹿克思

因為編不下去了。全書其中乙個基調就是給他的朱家皇帝洗地,連朱祁鎮都能洗。然而南明?

《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珠玉在前,再想夾帶私貨也不可能了。因為顧誠先生的力作,大家都知道明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了!

6樓:

研究南明史吃力不討好,而且爭議頗多,從南明的角度來寫這段歷史更是有種欲把千言萬語細想後反被堵在喉中不知如何說起的無力感!不寫為上,寫了反而不美!

7樓:小侃樂園

我覺得大家是不是想的太複雜了,,清朝欽定的明史就是結束在2023年,,畢竟清朝延續了200多年也算是正統王朝,,他們定的明朝終結於2023年,,畢竟我們現在繼承的很大一部分清的領土,當然要承認他們的注書立史的東西嗎???

8樓:龍膽草

因為當年明月非常清楚,心腦血管疾病是很危險滴!!!

都是為了廣大讀者的身體健康著想啊

你想想,看著南明那些破事,萬一被氣出個好歹來,你是找南明那幫子憨貨要說法,還是找當年明月這個作者要賠償?

都說不過去嘛

當然啦,對於南明那幫憨貨,我只能說

9樓:易凡

人家是寫爽文的,你讓人家寫虐主文?人家不擅長啊。

中國歷史教科書裡面南明史都僅限於鄭成功。這可是連太平天國和黃巢起義都要跟你扯上幾百字的書。也就是說連官方都把南明開除中國歷史籍直接承認滿清的法統了,你就說這段歷史有多混亂吧。

10樓:今宵月色

不知道有多少人玩過LOL?

又有多少人被翻盤過,就是那種,我方六神裝,人頭99-0,隨時可以平推了對方基地。

但是每當我方隊友中路集結的時候,就開始互相罵架,賣隊友,你是他的父親,他睡了你母親。

緊接著你家被推了。

然後這種情況的話還不止一次,就每次開啟LOL,你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每一把你都只差一步推了對面基地,每一把你都遇到要當你父親的隊友,每一把你都是前期大優勢感覺要贏後期直接崩盤。

而且這種局,一直持續到你從鑽石掉到黑鐵5.

11樓:又下大雨了啊

看了南明歷史之後,我甚至覺得趙構還不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各種作,那些人爛的已經突破我的想象了的!最後成功的把自己給作死了的!

12樓:示申山人

這是一本雜談類的歷史書,戲劇性和故事性更重要。我們都不是作者,給出的答案只能是推測,所以答案都見仁見智。只要有自己的依據,答案都無可厚非。

如果後來作者哪天冒出來一句:「我就是忽然不想寫」或者「和出版商沒談攏,所以就撂筆了。」哪怕再不能接受,那也真就是這麼一回事。

廢話說完了,現在開始我認為……

接著開頭第一句,主體是明朝的事兒,那麼這個事兒就要講得很精彩。正如我們身邊流傳下來很久的故事一樣,一百單八將再如何如何,也抵不過徵方臘後的人去樓空。因為我們用和作者一樣的視角現在了草莽英雄這一邊,那麼當年多輝煌,朝廷就有多難受。

如果你站在統治者角度,後期那簡直一箭雙鵰,這一招招安借刀殺人簡直妙~~~啊!

所以我們既然和當年明月一樣站在了明朝這邊,南明就成了地方政權了,儘管最開始也有半壁江山,但大勢已去……明朝最好的開頭和壯烈的結局已經齊了「當年天子守國門,最後君王死社稷」故事講到這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了。

這是故事,不是史料,精彩最重要,難道非要寫南明小朝廷爾虞我詐,君王遁國外也是明朝的精彩故事嗎?我是明月我也不寫,因為作者打一開始就有個人歷史傾向。不會真有人把這本書當歷史史料一樣嚴謹得對待吧?

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認為這本故事書必須很客觀,得寫出所有史料才算好嘛?(史料也都不客觀,更何況故事呢。

)如果作者寫清朝那些事,那主體是清朝,講清朝的雄起,那別說南明了,從萬曆年就可以罵起。

但是作者一開始寫這段故事就是有歷史傾向的,作者很喜歡明朝。恰巧喜歡這本書的受眾也喜歡,那麼講這個故事何必給自己和讀者找不痛快呢。所以你會看到最後一部書裡的氣氛也是相當活躍,作者也說最後一本書他不想寫的那麼沉重,在最好的時間段裡愉快的恰完這這頓飯他不香麼?

13樓:

因為當年明月還想自己多活幾年,也希望買他書的讀者也多活幾年。

他要是真寫上南明那些事兒,估計這書還沒寫完當年明月就得去住院,讀者看到一半就是把書,撕掉,打罵這是一幫什麼玩意,再看估計連讀者都會說自己。。。

這樣說吧,南明那幫人,說豬隊友,都是抬舉他們

14樓:lvjjing

不堪回首的南明,其實也是明中期留下來的坑,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武勳死了大半,文官自此得勢,並且對武官趕盡殺絕,不是殺死他,而是讓武官們再也沒有任何政治地位,乙個三四品的武官對七品縣令都得恭恭敬敬,武官在政治地位上一落千丈,那就只能撈錢享受了,什麼喝兵血、吃空餉、養賊自重,反正什麼來錢幹什麼,滿清一來,他們就是第乙個倒戈的。

還有文官,在南明仍然延續了看不起武官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那就是那時代的文人典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其實眼高手低、無能至極,總結下來就是「幹啥啥不行,搗亂第一名」,幾次在南明軍(當時大西、大順餘部都已經歸順南明,算是南明軍了)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攻擊友軍後路,讓友軍功敗垂成。自己帶兵去打仗,以為能勢如破竹,結果一仗就被清軍生擒,然後絕食而死,算是留了點清名。就算是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關鍵時刻,為了自己文人的那一點名聲,不願意和武人有牽扯,不肯認下高傑的兒子為義子,結果原本可以輕鬆掌控在手的明末四大藩鎮之一的高傑部離心離德,四大藩鎮最終全部降清,葬送了南明巨集光朝,也將南明的希望徹底葬送。

現在的抗日神劇的劇本大概也不敢這樣寫反派吧,何況這還是所謂的正義一方呢,你叫作者怎麼寫?

15樓:姚冬

三國演義總共 120回,諸葛丞相死於104回

但是那年離三國統一,也就是三國演義完結,還有40多年,羅貫中也就花了最後15回來寫40年的故事,而前面50多年的故事佔了100多回。

看來古今作者都是不願意寫這種憋屈的歷史,讀者讀起來也鬧心。

16樓:愛麗絲和茶茶

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南明完美體現了士大夫階層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無底線,所以無人願意提起。乙個已經連商女節操都比統治階級高的政權,不倒才是天理難容

17樓:

寫它幹嘛? 南宋好歹有高宗和岳飛那些人而且高宗只要有活下去的機會哪怕地盤少一半都無所謂,並且他會在岳飛用完之後再扔。南明有這樣的人都分散在各處沒有辦法好好利用,你讓作者去寫只會越寫越哭。

18樓:韋伯

因為讀完南明史你就覺得滿清八旗集團的勝利絕非偶然,南明如果能翻身才是沒天理。所有說老天站在滿清那邊的絕對是沒良心,皇太極多爾袞,多鐸,阿濟格這一批優秀的將帥都是四十五十多就病死的,尤其是皇太極和多爾袞 。南明這麼自相殘殺,後期大西和大順殘部還站在他們一邊,加上李成棟等人反正,居然形勢又扭轉了過來。

但是爛泥就是爛泥,對他們有一文錢的指望就是你蠢。明末活下來的唯一出路就是堅決不要站南明這邊,否則就會被坑死。

19樓:單字名南

如果寫南明,書名就得改,改成《明朝那些窩心事兒》。

書的結構要變,崇禎不是結束,而是轉折。

好處是文官這條線能寫的比較全面,從之前讚揚文官系統在皇帝不管事的時期撐起大明王朝,到後期文官系統為了各自利益,怎麼內鬥,怎麼錯失一次次復國的機會。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會那麼成功?

九段道場 寫得好肯定是基礎,但更重要的是祖墳放光。易中天一開始就寫得很好,祖墳放光後才大紅大紫的。菜九段的屠刀集肯定毫不遜色,祖墳沒放光,就不行。菜九段關注的問題,相關問題參見菜子學院。九段道場.菜子學院 知乎九段道場.菜子學院九段道場.菜子學院 知乎 九段道場.菜子學院 黃巍 其實明月只是後來者,...

如何評價《明朝那些事兒》和它的作者當年明月?

已登出 洗白英宗這件事是明朝那些事最大汙點,注定了它無法成為經典,明朝最不該洗白的皇帝就是英宗它。當年明月說,英宗就打了一次敗仗,錯殺了乙個人,雖然不是個好皇帝卻是個好人。這句話是大大錯,英宗不僅不是好皇帝,更不是個好人,至於乙個敗仗,差點葬送了整個明朝。英宗錯都被當年明月春秋筆法美化了 殺於謙,殺...

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之時,夾帶了哪些私貨 與史料不符的bug?

滬通大橋 其實關於朱祁鎮那一段,講他被俘虜後展示的氣節,以及與跟著他的大臣的情感,更多的是把他做為乙個常人看。然而,他本來就是一國之君,囂張任性地葬送明朝精銳時,怎麼不說他是常人了。後面的結論說朱祁鎮如果生在尋常百姓家,那就是乙個好人。講道理,這本書寫得確實不錯,不過但凡有一點思考能力的人,都難以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