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異族侵略中原之後會「漢化」?

時間 2021-05-05 16:13:16

1樓:石舟齋

英法美德俄都沒有入主過中原,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衣冠是西歐式的、zz體制是俄式的,如果有個人從300年前穿越過來,一定會認為現在的中國……

古代的異族會漢化,現在的世界各國歐化,本質上都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的文化選擇。入主中原的鮮卑契丹女真,要統治廣大的農耕土地、人口,就要有適應農耕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而儒家思想就是現成的成熟產品,直接拿過來用就可以了。同理,漢民族進入了草原也要轉化為游牧民族,例如李陵和他的三千漢軍。

2樓:秦能補拙

我是乙個唯地理論者,因為中國相對封閉的地緣環境,導致工業革命之前能入侵的外來者體量不大,我們甚至可以同化猶太人(據說回到應許之地,這幫中國猶太人最愛的是燴麵)。但工業時代以後,體量就不一樣了

3樓:長風

在沒有敵意的前提下,相異的「文化」,必然會互相交流,必然會互相影響、互相滲透。

非漢族的「異族」跟漢族只要物理距離足夠近,就必然會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不僅他們會漢化,漢族也會「異族」化,最終趨向混為一體。

互相的滲透和影響,是有既定方向的,就是趨向於「學習」更有效率、更有趣、更有用的東西。而華夏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造詣,獨步天下,這方面,只能別人學華夏,沒法華夏學別人。

而混為一體的最終結果,其「命名」,大多是基於最顯著的「政治體系」。

就是說,是最高效的政治體系之下,不斷在更大範圍內實現了混而為一的越來越大的族群,始終以政治體系實體來命名為「華夏」,而不是乙個既定的「華夏」實體不斷「吞食」周邊其它政治實體的屍體以實現「壯大」。

記住乙個事實,吞食,不可能實現自身體量的無止境擴張!進食,只能維繫既有的存在形式,而不可能「成長壯大」、特別是如華夏這種無止境的成長壯大!

名,為實之副!而不是反過來!名,不可能固化乙個「實」!「華夏」這個名所指的具體物件,從來都沒有乙個固化邊界!

4樓:George Ban

因為所謂「漢文化」,其實是非常實用主義的,不依託於固定宗教世界觀、固有血統等等基礎的一整套治理方案,其適用目標就是超大規模的農業人口。

那麼好了,只要你需要面對這樣乙個治理物件,除非你能拿出一整套更優的替代方案,否則只剩下一條路可走,就是繼承、學習這樣乙個方案,頂多在上面打點補丁——進而又強化了這套方案的生命力……

這樣乙個整套方案真不是那麼好拿出來的~~~特別是千錘百鍊了這麼漫長的時間之後,越來越難徹底顛覆了~~不止是之前的異族啊,現在的異族照樣天天在琢磨這個事兒啊,但是有成果麼?不還是沒抓撓嘛

5樓:羅蘭心

少數民族的大汗的權力有限,重大的事情需要各部落的酋長商量決定。漢人皇帝的權力則是至高無上的。漢化後大汗的權力大了,各部酋長之間的權力縮小了,所以異族的大汗會積極的推動漢化

6樓:軍光龍王

有的漢化有的鬍化,繼承融合吧。如火鍋店是草原民族帶來的,造船業就是繼承江南的。

歷代君王從商周,秦漢,唐元清到現代,各個朝代中國統治集團目標都是治理好國家。就像一家企業一樣。

各種行業都是一代一代發展,大體向前偶爾有退步。

中原文明生產力要高於周邊文明,這也就導致了產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而後來的工業文明生產力又高於農業文明。

為啥總稱為「漢化」呢,因為中原有些行業周邊文明壓根沒有,但這行業的確對發展有益,那就學過來,從漢地學來的就叫「漢化」。

同理,中國建國後大力學習西方進行工業化,也就是「西化」,畢竟這代表更高的生產力。也出現西餐,西方的足球,籃球。西方的一些思想,進步的部分也會被吸納。

整體就是人類社會發展,本能的學習進步文明中的要素以適應競爭。

7樓:漢族人漢族魂

你先搞清楚什麼是漢化,漢化的定義是什麼先。

漢化是指某民族群體或個人放棄原有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文化,改為認同自己是漢人,並認同漢文化。

8樓:彼得FM

中原人太多,文化相對先進,作為少數派,少數民族要統治漢人多數派,只能向中原文化妥協,隨之帶來的是同化。統治時間越長,同化程度就越高。同時,少數民族政權的覆滅,對於少數民族來說,帶來的往往也是滅族(漢人皇朝的覆滅頂多帶來乙個家族姓氏的覆滅)。

除了殺戮式的滅族,還有潛式的滅族——滿洲民族幾近消亡,正是這種隱性滅族。

9樓:就叫我幾鵬吧

其實不是漢化,而是互相影響了。只不過我們這個民族(漢族)有乙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不在乎」。因為這個民族是因為同一種文化(漢文化)而形成的,而漢文化發展過程中又恰恰吸收了各種文化。

這就導致在這種文化影響下的民族,不怕被改變。他們可以適應任何文化,依據不同情況而做出不同改變。這是其他民族很難,甚至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想說,這才叫強大。

10樓:

先弄明白誰吃虧。

主動被好的文化同化,是佔了便宜。

征服者擊敗被征服者,被征服者的土地、人口、文化全部成為征服者的,失敗者還好意思自誇文化。

11樓:黑筆記

因為他們不學漢文化,我們就更加不愛跟他們講話,也不聽他們講話,他們愛誰誰,大不了給他磕個頭走人就是,更好私底下大搞特搞什麼反清復明的。他們想想,要實現統治,還得管住我們,拉攏我們。所以,他們就學漢語。

好不容易說上話了,我們又說,我們講話,得這樣這樣,不能那樣那樣,他們又只能照著來,結果就被漢文化綁架俘虜了。

我猜,那些在中國的老外高管,應該也是這樣無奈的吧?除了閉目塞聽,等著盼著早點到時間可以調動回國,或者下班回去"說人話",他們又能怎樣呢?

12樓:黃春平

個人覺得漢族、漢文化本身就是個偽概念,所謂異族入侵被同化什麼的,其本質就是一代一代的游牧民族從自然條件不佳的草原走向農耕文明而已。在適合農耕的地方,只有採用農耕文明,這就是自發的選擇,蒙古迷戀祖先的游牧,所以失敗了。滿清適應了則成功了。

話說誰又能說自己沒點這些所謂異族的血統呢,純粹的漢族又是什麼呢?

13樓:黃葉飛

契丹、黨項、女真、蒙古一旦征服中國領土後,最終都採用中國機構,走後也沒留下重要的政治遺產。只有歐洲先進「野蠻人」前來征服,方才刺激中國政治制度醞釀更為根本的改革。——福山

14樓:高傑克

很簡單,中國文化方面實力強,入侵者文化方面實力弱。建議閱讀斯塔夫裡阿諾斯名著,全球通史,文明國家被侵占,入侵者都是軍事強者文化弱者這一點你要清楚的明白,軍事強的侵占軍事力量弱的,在文化上的弱者當然要被強者同化嘍。

15樓:韓誠

樓上那位叫來飯的……來玩知乎的話能不能稍微帶點文化再說話?竟然還有倆人贊同……難道說知乎也快要玩完了嗎?

原諒我愛指名道姓。

至於說大家普遍愛強調的少數民族來到中原之後為了統治遼闊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我認為也不盡然,因為少數民族之所以進來肯定也是為了追求更美好富足的生活,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嘛。

況且漢人文化和經濟模式對於周邊地區的先進性這是個客觀事實。農業生產相對於牧業生產具有高效性和可控性,農業人口相較於牧業人口更加可控,使得人口更易繁衍家族更易存續。對於統治者來說,可控制的人口和傳承體系好的文化無疑是保證權力的最好方法。

更何況還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和確實很美的精神文化產品。

既然來了漢人的地盤,過著漢人的生活,吃著漢人的飯菜,穿著漢人的衣衫,用著漢人的工具,享受漢人的文化產品,依賴漢人的醫療體系,最重要的是周圍的其他地區和民族也基本上都能以漢語交流,即便是隔著廣袤的中原大地。

,非要發揚鑽研的精神自己整一套文化,然後再努力發展它,爭取在200年內能消滅已經在這片土地、這些人民和這種生活方式中扎根數百、數千年的原有土著文化?

有這種以蛋疼為民族共性的民族麼?沒有的話那麼為什麼漢文化總是能保持對周邊文化的強勢甚至是同化這個事也就不難理解了吧。

16樓:鄭偉凡

一國之民族,不宜過雜,亦不宜過純。過雜則統理為難,過純則改進不易。惟我中華,合極錯雜之族以成國。

而其中之漢族,人口最多,開明最早,文化最高,自然為立國之主體,而為他族所仰望。他族雖或憑恃武力,陵轢漢族,究不能不屈於其文化之高,捨其故俗而從之。而漢族以文化根柢之深,不必藉武力以自衛,而其民族性自不虞澌滅,用克相容幷包,同仁一視;所吸合之民族愈眾,斯國家之疆域愈恢;載祀數千,巍然以大國立於東亞。

斯固並世之所無,抑亦往史之所獨也。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

為什麼漫畫(動畫)漢化之後還要製作繁體版本?

用簡體字的人能認繁體,用繁體字的人就不能認簡體了?為什麼會有這種自信 絕大部分人都自帶簡繁識別技能的。按比例來說,用簡體不認繁體的人數還比較多。就我追的字幕組,如無慣用繁體的人繁化,都優先發布簡體。因為動畫沒有漫畫的煩惱 字元居中。如果簡體字有方便的字型,那我也不想用繁體。繁化也很煩。前面有人說什麼...

為什麼畢業之後會失去方向?

V18877651964 可能是太過於心切了吧!沒畢業的時候想去的地方太多了,才導致畢業了不知道去哪,因為畢業了才知道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緩緩就好了,會找到的 青才網 東海人才網 這是很正常的,在學校裡面自己做什麼都是不用思考,有人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現在出了校園,一切都看自己。要錢沒錢,要人...

為什麼手在用力之後會抖?

解智博 基礎 肌肉是受神經控制的,每乙個神經衝動都引起一小束骨骼肌 肌束 的收縮,神經衝動的頻率是受你的腦控制的。前提1 在乙個範圍內,發出神經衝動的頻率越高,肌肉收縮力越強。前提2 各個肌束最大收縮能力不同。當神經衝動的頻率足夠高時,各個肌肉都到了收縮力的最大值,但是由於這些最大值之間有差異,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