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魏而言,蜀漢和東吳誰的威脅更大一些?或者說蜀漢和東吳誰對曹魏造成的實質性打擊更大一些?

時間 2021-05-06 14:55:14

1樓:虛實百出連環火神

從曹魏兵力配置上看肯定是東吳。

從大趨勢看,他們對曹魏都構不成致命威脅,真正能威脅北方政權的是內部。

實質性打擊是什麼意思?殺傷曹魏有生力量?奪取曹魏地盤?這樣算還是東吳。

2樓:八潮Rui

孫權把抬腿邁過合肥才有機會給曹魏帶來威脅。

我大魏吳王還是很穩的……

演義裡快遞二爺頭顱給孟德,這算實質性打擊吧。 嚇壞曹老闆了……

3樓:村頭種田大戶棗祗

這還用問嗎,東吳啊,雖然孫權被黑的無下限,但赤壁孫權態度是主降,曹魏一統了,還談什麼威脅啊。詳情請回顧初中歷史,赤壁之戰的意義。

4樓:「已登出」

對曹魏而言,是東吳。

赤壁之戰導致了乙個很恐怖的結果,當時再也沒有一支海上力量可以對線東吳。

所以哪怕關羽威震華夏,是不是小道訊息說的曹操要遷都,蜀漢也不會對曹魏產生致命打擊。靠著正常發展,曹魏只要幸運一次抓到大漏洞就可以憑著國力去對蜀漢造成致命影響。

蜀國之所以可以造成巨大壓力,全靠關羽諸葛亮這些強人在死撐。這些強人能不能源源不斷,是乙個很嚴峻的問題。諸葛亮一死,北伐就變成了民有菜色的窮兵黷武。

諸葛瞻願意和政敵黃皓聯手對抗姜維的背後是,劉備到諸葛亮的軍政一體開始分散,而且他們之後的,是對蜀的合理性產生懷疑的能力也不強的下一代。

所以對曹魏來說,哪怕沒有鄧艾這些人,羊枯杜預也不調動理會蜀的情況,只要有乙個又乙個郝昭,剩下的留給時間就行。

但有意思的是,東吳最怕的不是曹魏是蜀。

不管山洪是不是關羽放的,關羽有船,還沒有士兵出現怕水的情況。這就意味著曹魏不可能發展出的水面力量在蜀國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孫權背刺關羽。因為他比曹操更怕關羽。他害怕可能存在的水上力量,也害怕甘寧不能當大都督的東吳根本對抗不了發育起來的蜀。

5樓:風雨者再戰

從兵力上來說是東吳,淮南防線那麼多部隊,第三次淮南之戰更是整個三國投入兵力最多的戰役。

但是從戰略上看,還是蜀漢,畢竟曹操被關羽打的要遷都了,最後連吳伐漢,司馬懿面對諸葛亮只能避戰。

6樓:袁了凡

從戰略層面上來說,劉備身為大漢皇叔,和曹操一樣,都是舉起扶漢大旗的英雄。而孫權只是軍閥。所以劉備威脅更大。

諸葛亮隆中對裡說的很清楚,天下有變,如果曹魏廢皇帝自立的話,那就可以舉起漢旗繼續和東吳抗曹。然而曹操到死,也只是被獻帝封了魏王,沒有走那最後一步,然而劉備確自己進了漢中王,放棄了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布局。從而導致東吳的聯盟破裂,白衣渡江,丟了荊州戰略要地。

最後困死益州。

請問是不是相對於東吳,曹魏對蜀漢的戰爭更激烈,更殘酷,因為感覺相對於曹劉,孫家是不是太安靜了一點?

HK君 1.不是曹魏對蜀漢的戰爭更激烈,更殘酷,而是蜀漢經常北伐,收復關中地區,所以曹魏對於蜀漢這邊是以防守為主,蜀漢是進攻狀態,但是蜀漢勢力最弱,一直也沒有收復關中 2.曹魏的主力部隊都在淮南這邊,防止孫吳北伐。淮南地區是曹魏的主力防禦區,因為從湖北 安徽 江蘇這一帶,都是曹魏與東吳的邊界線。淮南...

三國的東吳為什麼是壽命比蜀漢曹魏還要長?

只從地理和戰爭角度去想的話,先滅蜀,再滅吳會簡單很多。只要滅蜀,那麼長江以北,夷陵以西全都是晉。這就重演了當年夷陵之戰時,曹丕和孫權隔江對峙,劉備和陸遜在夷陵僵持的局面。但因為此時魏蜀已經是一家了,也就是晉,所以不會出現當年曹丕貓在江北看戲,劉備和陸遜在夷陵磨磨唧唧大半年的情況,而是出現了長江中下游...

為什麼天下十三州佔其九的魏國和蜀漢東吳的領土面積看起來差不多?

一直在明代之前南方勢力都要據江淮以爭天下,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只有據江淮的南唐稱皇帝,其餘都是王國,吳越國每次都還要向開封請求冊封,你說有多弱 你要看州與州實力光看地方是沒有的,要說地盤很多蜀漢東吳很多都是末開發區 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和魯國乃至吳國分治乙個山東省,可為什麼齊國多少年卻是赫赫有名的大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