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吳不偷襲,關羽和蜀漢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時間 2021-05-09 04:00:04

1樓:ender wiggin

在徐晃救援樊城前,關羽的兵力就已經捉襟見肘了。

擊敗於禁後,關羽大部分兵力都在圍攻襄陽樊城,是沒法動用的,真正可以用的兵力很少

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徐晃都打到眼前了,關羽只能拿出五千人抵擋,而曹操能救援襄樊的不止徐晃一支軍隊。就算東吳不偷襲,也不可能攻下襄樊。

2樓:長安羽林郎

憑藉二爺水淹七軍的高光時刻,隆中對戰略的構想就無限接近的。起碼能改變原來時空中諸葛北伐的地緣戰略劣勢,不用在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探尋北伐的出路。

但是曹魏集團在北方的雄厚實力沒有那麼容易讓蜀漢北進,所以僅憑這一點不足以讓蜀漢得以成就霸業。

但是奪不會荊北地區,孫吳就會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本。

二爺在蜀漢的地位肯定是大司馬大將軍。

3樓:

現代人讀歷史往往帶有上帝視角。官渡之戰爆發前,有哪個人會覺得劉備的老闆袁紹會輸???張郃高覽這些一線將領,都和曹操軍隊正面PK了幾個回合,發現打不過,投降了。

證明了此時此刻曹操軍隊野戰能力高於袁紹軍隊。

我們把視角拉回襄樊之戰,關羽直接打漰了曹仁,3萬變2千!曹仁自己都準備放棄樊城跑路了。如果不是滿寵說了句,如果此刻跑路,河南之地不復為國家所有了。

感覺到事態嚴重性,曹仁決定堅守到底,畢竟是曹操族弟啊。于禁的3萬人投降後,曹操雖然組織了徐晃帶3萬人去就曹仁。但是這3萬人不是一到戰場就突破了防守和曹仁匯合。

說明關羽軍隊整個進攻和防守都很嚴密。而且,徐晃所帶部隊大概率有很多新兵!曹操此刻都動了遷都想法就是他自己也不肯定,徐晃帶的兵一定能解襄陽之圍!

曹老闆自己都沒有自信了,曹操自己帶兵打了幾十年仗,臨危處變,我們這些後代讀歷史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和曹操專業判斷能力能比嗎?襄陽和樊城都只剩下千把人了,原來駐紮在比軍隊應該有3萬人吧。反正不會比關羽的人少。

於禁帶的3萬人投降了,而且是兵不血刃就投降了。都沒有給關羽軍帶來多大損失。曹仁看著于禁投降,內心奔潰了,直接準備跑路了。

關羽一次性乾掉曹操3+3=6萬人,這些可都是野戰部隊。曹操最後雖然調動了徐晃張遼組織援軍支援曹仁。但是誰可以保證,曹仁不會成為下乙個于禁?

孫權偷襲關羽大概率發生在徐晃解圍之前。所以,關羽才會退走。關羽退走應該是後方訊息傳來了,孫權背盟偷襲占領了江陵城。

然後就是訊息被證實,全軍都知道,接著關羽軍潰散,權殺羽。整個襄陽之戰,關羽是水路並用,水軍和陸軍都表現了超級強大戰鬥力。無堅不摧的曹操野戰部隊報銷了6萬人以上!

如果孫權帶兵10萬去打合肥打淮南,張遼能不能再一次守住?

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孫權不背盟,關羽不會死,最差結果是戰爭態勢回到開戰前。但是曹操損失了帝國近1/3野戰部隊,實力大減。關羽因為此戰被劉備進大將軍。

戰爭形式對孫劉聯盟大大有利。

4樓:jamesme

關羽為啥打襄樊之戰,三國志沒記載,但是從廖立的話來看,應該是關羽頭腦發熱,自作主張……

「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三國志廖立傳》

漢中之戰5月就結束了,所以你說關羽是為了牽制,那就很搞笑……關羽不是天氣預報,所以于禁龐德被自然災害水淹了,只是關羽運氣好罷了……

5樓:

我真是服了某些人了……

乙個西南方向的割據政權被意淫成這樣……

《鹿鼎記》裡沐王府跟天地會也沒說出沒李自成吳三桂大明朝就一定能擋住韃子啊……

6樓:

蜀漢大概率會一統。

關羽此次出擊,其實非常成功,很多人都看不清局勢。襄樊戰役,關羽直接消滅大量曹魏軍隊,更重要的是威震華夏,曹魏必須投入足夠的力量防備關羽。整個局勢都逆轉了,後續關羽退守荊州,伺機而動,曹魏全面限於守勢。

漢中方向,諸葛亮三國最強微操,徐圖涼州、長安,待曹魏有變,天下可定。

東吳偷襲,其實不是關羽失敗的主要原因。關羽一代名將,難道會看不到風險?關羽,是被自己人出賣而亡的。

襄樊戰役,好比,超神上單關羽,41分推,準備越塔強殺敵方守塔上單曹仁。敵方輔助于禁先行支援,關羽瞬間回首,秒殺輔助。隨後敵方ad徐晃支援到場,半血上單關羽,伺機待動,對局僵持。

這個時候,河道真眼突然熄滅,原先的迅捷蟹竟然是打野厄加特(呂蒙)偽裝的,準備強推己方防禦塔。這種局面下,上單關羽只要回守防禦塔,依託自身微操,無懼敵方包抄,更為己方隊友,爭取寶貴時間。但是,但是,但是,誰能想到,己方滿血防禦塔竟然自爆了!

這算什麼事?這能是上單的錯嗎?

7樓:淵亭

關羽的情況和劉備只有一點不同

劉備得地而失人

關羽地都沒打下來

共同點是強弩之末。

如果不發生東吳背刺的情況,最理想的結果是關羽在樊城接連受挫之後徐徐退軍,然後劉備基本上是跨有荊益,等曹老闆一掛可以聯合孫權出來搞事情。

8樓:寸君

有可能。

但,劉備、關羽依然有極大的概率看不見。

白衣渡江之後,最大的變化是關羽被殺,劉備失去了荊州。

對於蜀漢來說,進攻魏國只剩下了益州一條路,而且這條路還很險,糧道的重要性被提高了無數倍。

從荊州出兵的話,取了襄樊,就可直接威脅洛陽、許都,關羽也是這麼幹的。

也就是說,蜀漢從原先的可以兩路作戰,相互照應變成了只能一路出擊。

那麼,荊州在孫權手上之後,是不是東吳也能從荊州和合肥兩路夾擊呢?

當然可以這麼幹了,然而東吳以水軍之利,長江天險,陸軍基本上除了陸遜之外,就沒有太出彩的表現啊……

如果當時孫權沒有偷襲關羽,那麼以關羽兵鋒之盛,是有極大可能逼迫曹操遷都的。

一旦遷都,在加上曹操的壽命,遷都和去世兩件事疊加在一起,是符合天下有變這個定義的。

變,未必是諸曹爭位,而是漢臣反曹,荀彧雖然自殺了,但漢末世族還在,曹魏的內政是最有可能亂的。

只要關羽別妄自尊大,盲目擴大戰果,而是據襄樊以待劉備恢復軍力,兩師盡出,孫權再在合肥拉個偏手,滅魏雖然不太可能,但打下涼州,在長安與魏國東西對峙還是很有希望的。

在失去荊州之後,諸葛亮一直是以益州偏師面對魏國。

如果在劉關張等名將去世之前,能把涼州留給諸葛亮,那麼以諸葛亮後期的內政、統兵之才,攜三州之力,是有可能興復漢室的。

9樓:復漢有望姜伯約

孫柯基不偷襲二爺還是要退回江陵,但是這次威震華夏的襄樊之戰會逼的曹操加強對荊州方面的重視。那麼東吳在合肥,先帝在關中就有機可乘。接下來曹操病死,曹丕上位曹氏內部需要時間進行穩定,這個時候就符合諸葛丞相所說的天下有變,我季漢和東吳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北伐良機的。

如果打的好就是2分天下,我季漢和東吳爭霸,打的一般就是曹氏佔據河北,我季漢佔據虎牢關以西,東吳占領虎牢關以東。

10樓:馮兄

首先描述一下關羽北伐的背景,劉備在漢中與曹操正面對決,雖然取得了漢中的大部分領土,但也損失比較大,後勤補給比較困難,迫於曹魏的持續壓力無法對漢中進行修整建設,此時尤其需要修整和糧草補給,孫吳雖然正在合肥對曹魏進行進攻,但進展不利,沒有起到牽制大批曹魏主力的作用,所以需要關羽集中攻襄樊,來吸引曹魏主力回援;

但是問題也出現了,關羽當時荊州留守的部隊並不多,隨著益州漢中戰役的持續,荊州留守部隊防守足矣,進攻不足,在上庸按兵不動之時,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成功攻下襄陽,進逼樊城,但樊城久攻不下,曹魏于禁龐德大批援軍到達,此時雖然水淹七軍取得對曹魏援軍的勝利,但是也對關羽後期部隊的展開和快速進攻樊城造成了阻礙,只能持續抽調荊州守軍支援,讓本已不足的守軍更加不足,大水過後必有大疫,對於襄樊且攻不下,蜀漢士氣必然低迷,後期面對徐晃時可見一般;

與此同時東吳的戰略開始轉移,聯合曹魏襲取荊州的計畫開始啟動,同時又有二五仔傅士仁等的叛變,導致荊州防線快速崩盤,假如荊州守軍充足,傅士仁等人也許不會輕易叛變;

歷史沒有如果啊,本來是希望二爺佯攻吸引曹魏主力,沒有下命令讓上庸新城支援就是明證,沒想到二爺誤解了戰略,拼了老本真上,也怪軍師沒有說清楚,外交又出了問題,所以

11樓:莫二先生

這是幾年前的問題了。不過估計會有大神關注。簡單寫一下,畢竟自己認知也一般。

東吳方面按照呂蒙的分析在徐州方面沒什麼機會。這結論倒是很理智。不過如果出現題主這種理想情況。

孫權不偷襲荊州那應該也不會放過淮南一帶。那麼這時有乙個關鍵點是曹老闆命不久矣,這就很危險了,出現了比呂蒙想象的情況好了一萬倍。。。而且按照廖立的說法,此時劉備在漢中,那麼曹操將面臨三面進攻,再加上曹操的死。

這是比軍事危機嚴重的多的政治危機。額,所以我理想一點吧,我覺得最少魏國就變成定都鄴城了

12樓:李夢陽轉世

先說結論吧,即使東吳不偷襲,關羽也很難在正面戰場抗衡曹魏

歷史上,東吳對襄樊正面戰場前中期影響其實很小,只是到了尾聲也就是關羽被徐晃擊敗後,才發揮作用,迫使關羽迅速撤退。

在關羽還沒被徐晃擊敗前,東吳對正面戰場唯一影響也僅僅是一封書信而已。

但關羽作為大將統兵有方,自然不會因為從敵軍手上射來的一封真假不明的信就使軍心動搖。實際上史書也只是記載「羽果猶豫」,關羽本人有所猶豫,但並沒有影響關羽軍軍心,理應是關羽進行了資訊管制的因素。

之後便是徐晃和關羽一戰,這一戰徐晃利用計策先是擊敗了關羽親自率領的五千人,然後長驅直入配合曹仁,裡外夾擊大敗關羽北岸陸軍,於是解了樊城之圍。

【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於是局勢就變成了,北岸樊城之圍已解,可是關羽雖然陸軍潰敗,但水軍尚存,故而【軍既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關羽退回了漢江南岸,依然包圍著襄陽。

不過即使這樣,關羽也沒有繼續和曹魏對峙的本錢了,理由如下:

一、雖然曹仁這邊無法和襄陽那邊取得聯絡,可是襄陽守將呂常論抗揍指數一點都不比曹仁差。關羽包圍襄陽的時間比包圍樊城的時間還早,而呂常一直死守襄陽,關羽打不下來,只好先包圍襄陽,又去進攻樊城,結果樊城也沒打下來,之後便被徐晃擊敗。

【會蜀將關羽猖獗為寇,常御之,羽不能克。】

雖然關羽靠水軍阻斷了徐晃曹仁的追擊,但他也沒辦法打下襄陽,呂常沒有什麼破綻。

二、拼後勤拼不過,關羽一共就三分之一個荊州拼什麼和曹魏耗?關羽那時候已經十分缺糧了,也正是因為這個關係,關羽決定去搶湘關公尺。

【魏使於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湘關公尺。】

本身的戰爭消耗,加上三萬俘虜就是個三萬個飯桶,這讓關羽的糧草不足以久持。

也有人推測這是孫吳故意設套,主動叫關羽派人來取公尺,然後扣帽子。

不過即使如此,心高氣傲的關羽這時候卻接受了孫權的「援助」,說明後勤補給方面確實不容樂觀。

三、即使關羽能擋住徐晃和曹仁,可是他……能擋得住曹操嗎?曹操一直在集結軍馬,夏侯惇,張遼,裴潛等人全來,如果徐晃和關羽相持不下,曹操會派一波又一波的軍馬,關羽頂得住嗎?

反觀關羽,向上庸請求援軍得到的又是什麼回應呢?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四、關羽的水軍真的是無敵的嗎?這不見得

文聘就和關羽打過,也沒落下風【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

而且曹魏最擅長水戰的將領,當時也應該在曹操召集的各路援軍中【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

至於船,曹軍自然也是有船的,畢竟如果曹魏荊州一條船都沒有,後面曹丕伐吳總不會三年間就能造出一大堆船吧?

襄樊之戰曹仁沒有多加防範,不代表曹操連戰船都調集不到。

不過水軍,戰船啊,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曹軍其實可以靠著壓倒性的陸軍突破漢江。

是的,你並沒有看錯,和長江不同,漢江這種支流是一旦進入枯水期就會出現大問題。

水經注:沔水又東,偏淺,冬月可涉渡,謂之交湖。兵戎之交,多自此濟。

【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王自洛陽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王軍摩陂。】

可以說即使東吳不偷襲,關羽時間也不多。

【胡三省曰:「使呂蒙不襲取江陵,羽亦必為操所破,而操假手於蒙者,欲使兩寇自弊,而坐收漁人、田父之功也。」】

因此如果關羽不想全軍潰敗,最好的判斷就是見好就收撤回江陵,這樣雖然沒攻下襄樊,但抓了於禁和三萬俘虜也是戰功赫赫了。

接著就是把曹操熬死,和劉備兵分兩路北伐,看著打。那時候涼州動亂,而曹丕又會因決策失誤棄守襄樊,可以說對蜀漢局面會非常之好。

蜀漢和東吳誰對魏戰績最好?

陌上煙雨遙 蜀漢 漢中之戰,陣斬夏侯淵,取漢中。襄樊之戰,水淹七軍,生擒于禁,中原叛亂,曹操想遷都。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東吳 赤壁之戰,周郎指揮。十萬圍合肥,八百破十萬。石亭之戰,破曹休。諸葛恪圍合肥,大敗而還。救援諸葛誕,失利。 炎海飛雪 如果對魏的戰功可以按負值計算,那麼東吳和曹魏結盟並力偷關...

如果劉封出兵救了關羽,關羽沒死,蜀漢可能統一三國嗎?

不好說,劉備時期的士氣陣容,士兵質量是比曹操和東吳強的,如果是遊戲對線我覺得劉備統一的機會大,唯一不好判斷就是就回關羽後的政治走勢。沒有東吳攪屎棍,劉備時期能一波爆發A死曹操,但不能拖下去畢竟曹老闆家大業大 關羽襄樊之戰最後丟失了整個荊州軍團大約三萬人,大批的中層將領諸如趙累等,對蜀漢的國力造成了嚴...

孫權和呂蒙偷襲關羽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時間冰點 把那些天天說荊州之戰的觀點套到夷陵之戰上還不是大部分成立1兩弱內訌,給一強發育時間 2戰略上敗筆,東吳取合肥就可能統一天下 3假如曹丕聽取劉曄意見,東吳夷陵之戰就完了。1和3不用多講,直接套都沒啥區別1反正兩場都是兩弱相爭。3按劉曄的說法劉備也要死。2同樣的方法,我們給蜀漢立乙個新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