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人為什麼不去草原游牧?

時間 2021-05-06 07:57:36

1樓:星雲

把漢人放到草原游牧,幾百年後朝代更迭又是個新的游牧民族,繼續南下劫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族主義對人的影響遠不及生產關係來得實在。

2樓:燕趙義士

居然還有這樣的問題???好了,就拿河北省內的壩上草原來說吧,壩上草原是內蒙古草原最南端,冬季最低溫度零下三十度以下,極端最低溫度零下三十七度,冬季最怕的是暴風雪,俗稱白毛風,白毛風一來,瞬間風力8級以上,體感溫度會達到零下五十度以下,牲畜和人凍死無數。這地方,到了改開後,還有被凍死的,更別提更靠北的蒙古草原,要知道到了明代,棉花才在北方普及,你讓缺乏冬裝的古代農民去放牧??????

3樓:信様

往者從軍多所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戚,六也。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

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

4樓:保哥哥

有啊,在中原混不下去的窮苦百姓就去草原討生活。另外還有蘇武這樣在貝加爾湖畔牧羊,而且還在當地娶妻生子了。塞外苦寒,家裡條件好的自然不必去。

5樓:薛丁格的貓

不是漢人不去游牧。而是漢人去游牧了,你就得騎馬喝馬奶住帳篷,風沙大又冷要天天戴帽子,不適宜經常洗頭,梳頭的工具都難搞,這樣不能留太多的頭髮。草原上紙張等等的教育資源稀少,沒過兩代你的後代就忘了漢字怎麼寫,漢語怎麼說,慢慢的就只會當地的語言。

做不到這些的漢人在草原上活不下來,做到了的這就是游牧民族嘛。

肉類保質期短比糧食短,而且游牧民族其實是以奶製品為主要食物的,草原上的人煙稀少組織度低經濟也差,所以游牧民族對於天災的抵抗能力很差。而且游牧經濟的單一導致很多生活材料內部無法滿足,難以形成自給自足的閉環,對外部的需求極大,明朝時候蒙古人就經常跑來搶漢人的鐵鍋。你又經常殺牛羊,打獵射箭習以為常。

到了草原上遭了災,你活不下去,發現南方的漢人只會種地,殺只雞都下不了手,普遍還有糧食,這玩意兒搞幾袋子回去就夠一家人吃一年。那就拿起弓箭搶他們吧,這時候你發現你的後代不願意也不會說自己是漢人了。

所以800公釐等降水線是游牧跟農耕民族的分界線,這是物質條件決定的。古代漢人無力改變的事實。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就是這個現象的寫照。

秦漢唐時代漢人尚武,來中原打草穀是風險回報率高的事情,這時候草原上有了需求最先考慮的是搶其他部落。只有少數時候草原上出現統一的政權,自己不好再搶自己人了,或者是遇到了普遍的災荒搶自己人也沒用的時候才會來搶漢人。到了宋明以後,漢人越來越懦弱,漢人慢慢就成了搶掠的首選目標。

到了清朝的時候,滿族同時統治了草原與農耕區,歷史上的漢唐也曾經做到過。而這個時候土豆番薯玉公尺的傳入,使得農耕區擴大,甘肅新疆內蒙古東北都出現了大批的農耕區,進一步壓縮了游牧民族得活動區域,而且使農業人口第一次達到了四億。中國的農業人口實力的擴張在這一時期遠超過了游牧民族,而清朝又沒有遇到特別大的自然災害,這樣的條件給了清朝滅絕準格爾部,推行改土歸流等等的政策提供了保障,而改土歸流其實明朝就已經開始了。

所以清朝長時間保持了較大的統治區域。到了清末工業革命的影響,農耕民族的實力完全壓制了游牧民族。而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影響,中國可能會回到歷史上的老路,王朝末期災害頻起,邊境不寧,邊疆地區脫離統治。

但是最終,我認為農耕民族還是會佔據上風,因為生產力在發展,而農業無疑更加適合知識的傳承。而且農耕地區的生產力是可以累加的,西南開墾的梯田,都江堰,京杭運河,都是開發了以後幾千年內都可以一直使用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即使沒有外來入侵者中國也會慢慢的發展到資本主義發生中國革命,而這些肯定不可能由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來完成。

所以發展到了最後,農耕民族去草原放牧是可能的,但是不會是游牧這種形態。

6樓:顧憶辰

刷到這個問題我很開心。

生態環境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表現為它在生產力中的作用。整個自然環境並不包括在生產力之中,但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在人類勞動中又可成為勞動物件和勞動資料而構成生產力的因素。

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開始得很早,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速度很慢。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開始年代與華南地區大致一致。但經濟和文化發展速度卻快的多。至於北方寒帶乾脆就一直游牧了。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華南地區環境比黃河流域優越,人不需要通過製作發明更複雜的生產工具來適應生活。而北方寒帶的自然環境人類無法戰勝。所以黃河流域的文明一枝獨秀了。

而在中原地區種田獲得相對穩定收入的漢人為啥要去北邊過不穩定的游牧生活?

7樓:武裝保衛瘋人院

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漢人北遷出長城,最終適應游牧生活,逐漸脫離漢族融入當地游牧民族這個過程,叫做「漢人鬍化」。

「胡人漢化」和「漢人鬍化」,都是大量發生過的。

南北朝時,宿敵北周北齊兩國皇族就恰好如此。北周皇族宇文氏是「漢化胡人」,北齊皇族高氏是「鬍化漢人」。

明代名將李成梁,祖上曾經歸化成北韓人,到明朝從北韓回大明的。

「漢族」這是近代才有的概念,古代稱「華夏」。這個概念更多體現在文化角度而非血統角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完全與「華夏」完全格格不入。

所以從你離開農耕文明,改為游牧生活那一刻起,你就已經不是「華夏」了。

8樓:林幕

問題在於,漢人去游牧了,時間長了,還是漢人嗎?

游牧民族可以三綱五常嗎?可以建立稅收體系支撐下的官僚體系嗎?可以皇權一統嗎?

能建立良好的文書系統嗎?都很困難,在早期尤其困難。而這些就形成了中原和草原兩種文化,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難以維持大規模持續性移民以瞬間改變某地區主流文化的情況下,幾代之後,這種文化就定型了,漢人就不是漢人了,而是草原人了。

9樓:

你以為游牧民族是按血緣來劃分的呀。

那不就是放著放著就游牧了嗎。

放著放著就覺得絲綢的衣服不好使,還是皮毛保暖,放著放著就開始覺得帶個冠真麻煩,紮個辮子或者乾脆披著得了。

10樓:江潭漁翁

人類最早都是農牧結合的,無論是不是中原最古老的華夏民族。游牧最大的缺點是產量不如定居農業。但是,越發達的民族越傾向於定居農業這個事實,其實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很簡單,因為固定農業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根據發過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對近代以前歐洲農業狀況的研究,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分別從事畜牧業、小麥種植或者水稻種植,所能獲得的熱量比分別是1:4.4:

21.6。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如果一塊土地上有且只能有一家3口人以放牧為生,那麼如果在同樣的這塊土地上選擇種植小麥的話,則可以養活13個人,種植水稻的話,則可以養活超過64個人!

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剩餘勞動力才有可能從生產中解放出來,才可能產生發達的社會分工,文明才有可能演進。

那麼為什麼古代北方還有那麼少數民族以游牧為生呢?那是因為在「胡煥庸線」——其實也就是400mm等量降水線——以西以北地區,由於降水量不足,無法從事定居農業。這也就是歷史上很多游牧民族不斷內附、漢化的原因所在——人們都有著對美好、穩定生活的嚮往,無論他是什麼民族。

然而事實上,由於各種原因,漢人選擇去北方游牧,並且逐漸鬍化的現象其實也一直存在。蒙元時期,甚至蒙古族有乙個專有名詞來形容這部分人——「板公升」。

11樓:漢唐傳人

自古至今都有很多漢人去草原游牧只是後來同化到少數民族中去了。

就拿最近的蒙古族中的 」庄頭蒙古」 就是漢族人去草原給蒙古人放牧逐漸融化到蒙古族的乙個族群部落。

即使現在內蒙古的70多萬牧民中漢族也有有35萬之多佔到一半以上,而且漢族人頭腦靈活更善於經營實際使用的草場也更多, 但是由於所有人的刻板映像包括國內遊客和城市居民國家倡導的民族風情把牧業和蒙古等同導致他們逐漸被迫「蒙古化」。

本質上是從古至今大多數漢族人包括精英知識分子的思想侷限,沒有把草原游牧文化當做自己的文化, 而使得在草原生活的漢族人被異化成他族,如果漢族人能像雅利安人族群那樣有包容性,把海洋游牧農耕都視為自己文化的重要部分, 那麼我們的中華文明也許真的就可以到西邊直到多瑙河畔了,南邊到達澳洲。。。

12樓:馬藍藍

去了就變成胡人了唄,中原王朝還是難以統治……北魏六鎮造反的時候,高歡這種六鎮的漢人比洛陽的鮮卑貴族像胡人多了

古人還覺得匈奴是夏的後裔呢,雖然不知道靠不靠譜,但中原肯定一直有人去草原的,不可能是單向交流,無非去了以後過上了游牧的日子,和胡人沒啥區別了

環境和生產方式決定文化

13樓:稀奇

當然有,而且一直有。

《河湟有感》裡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況: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有的是躲避戰亂,有的是逃亡,有的是無法回去,留在草原,就得習慣放牧,就得學習他們的語言,還要遵從他們的風俗,幾代人下來,就是胡人了,有機會就會南下劫掠,否則難以生存。

同樣的,胡人有的躲避戰亂,有的是逃亡,有的是無法回去,留在中原,就得習慣耕讀,得學習漢語,遵從中原風俗,幾代人下來,就是漢人了,遇到南下劫掠的胡人,照以往死裡打,否則東西被搶光。

什麼民族大融合,那是瞎扯,但這樣出於利益的小規模互相融合,一直沒有斷過。

14樓:

當然有去的,從秦朝那時候就有人到草原上生活。

《漢書·匈奴傳》:

單于年少初立,母閼氏不正,國內乖離,常恐漢兵襲之。於是衛律為單于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

漢兵至,無奈我何。」即穿井數百,伐材數千。或曰胡人不能守城,是遺漢糧也,衛律於是止。

顏師古注:「秦時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孫尚號秦人。

衛律提議築城防漢兵,還讓秦人一起守城,後頭又說胡人不能守城。

顯然秦人是生長於定居農耕地帶,居於城池的族群,擅長守城。

加上顏師古的批註,可以很肯定說秦人就是逃亡到匈奴,在草原生活的平民(軍戶)。

而且很多人太低估邊境地區人群混雜的情況,很多人都是點了雙重特性。

比如明朝就有明軍去幫蒙古人放牧,蒙古人幫明軍守邊的情況。

《從大都到上都》

長城一線的明朝守邊軍人與長城外的蒙古各部之間,即使在烽火不絕的緊張時期,也保持了一種非常複雜的關係,有時是一種今人難以理解的互依共存的關係。比如,有些邊堡將士為了騰出時間照料他們開墾的農田,就請邊外的蒙古人替他們巡守邊牆和墩台。有時則相反,塞外蒙古人會請明朝軍士替他們放牧。

這就是《明實錄》所說的「房代墩軍暸望,軍代韃虜牧馬」。

古代幕僚為什麼不去自己當官?

題主可能沒有搞清幕僚和謀士兩個區別,我們先看一下幕僚的解釋,幕僚,在古代稱將軍幕府中參謀 書記等,後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員 一般指有官職的 謀士呢,謀士,指設謀獻計的人。古時的謀士 相當一部分 學而優 卻不能 仕 的讀書人,常以 門客 軍師 幕僚 等身份,為自己的 主人 主公 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有...

為什麼古代游牧民族戰爭成本那麼低?

慕容清明 戰爭成本低?輸了的民族,現在基因都斷絕了,這叫成本低?還天生戰士的,還個個騎兵的。很多人至今以為,騎兵就是會騎馬的士兵。衝鋒就是一窩蜂。陣法就是八卦陰陽一頓胡吹。 溪玦 因為裝備差,糧食少,人不多。首先是裝備差,游牧民族除了少數貴族以外一律不佩甲冑,只穿一身沒怎麼處理過的皮衣 不是皮甲,皮...

三體人為什麼不去火星?

寓言月 你以為三體人見過的外星球只有地球嗎!地球是他們迄今發現的最宜居星球,題主說火星水星什麼的,你以為只要是塊地就行嗎,那是需要把星球徹底改造,不說土地水質生態系統等等重新建立,你真以為三體是造物主呢,七天就創世紀。而且題主沒理解暗黑森林麼,兩個不同的文明永遠處於狩獵狀態,既然兩個獵人都察覺對方,...